APP下载

浅谈中中茶花丈化

2016-12-10广东张佩霞

花卉 2016年12期
关键词:山茶茶花栽种

广东张佩霞

浅谈中中茶花丈化

广东张佩霞

茶花,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当我们谈到茶花时,一股自然亲切之感油然而生,貌美典雅的茶花图已悄然在内心勾勒;长期旅居国外的友人,看到盛开的茶花时,也会激起思乡之情。见茶思故乡,这些都归根于中国悠久的茶花文化。

中国茶花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狭义上仅指茶花创造的精神财富;广义上的茶花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所创造的茶花物质和精神财富。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茶花物种资源,是山茶属植物的世界分布中心,这也造就了我国茶花文化丰富的内涵。早在三国蜀汉时期,张翊的《花经》中已有茶花栽种的记载。北朝魏代的《魏王花木志》,唐代的《平泉山居草木记》,宋代的《洛阳花木记》,明代的《群芳谱》《滇中茶花记》《云南茶花谱》,清代的《花镜》《广群芳谱》等文献,都记录了茶花有关的诗词、绘画、工艺美术及栽种方法等内容。

中国茶花文化萌发于三国至隋代时期。当时茶花栽种已较为普遍,茶花也开始进入民俗和文化艺术领域。南朝的“花信风”,诗词《山庭春日》《宴东堂》等已提到茶花,彼时称茶花为“海石榴”或“海榴”。唐及五代是中国茶花文化的形成时期,唐代经济文化的繁荣,为茶花文化传播创造了条件。唐代出现了茶花品种的名称,以及重瓣的茶花。茶花不仅在园林、庭院种植,伴随佛教道教的兴盛,也植于寺庙宫观内外。这一时期,不但出现许多茶花诗,还出现了茶花画,诗人白居易在其《留题天竺、灵隐两寺》的诗中多次提及茶花。

茶花文化的鼎盛时期出现在宋元明时期。宋代不仅出现了茶花盆景,插花也较为盛行,《岁朝图》就画有茶花的瓶供。茶花还被作为时序代表物,宋代《岁时杂记》、明代《花历》有记载。不仅如此,茶花也融入酒令,尊为吉祥物。中国传统文化中茶花常用来表示春意,寓意生机勃勃、葱郁长青,所以画稿、服饰、家具上常出现茶花吉祥图案。茶花食用最早见于明代,《救荒本草》有记载。李时珍《本草纲目》则记载了茶花的药用价值。明代还出现了茶花专注《滇中茶花记》和《云南茶花谱》,该时期茶花韵文、绘画、雕刻和工艺作品大量涌现,并形成了文人、宫廷、释道、大众茶花文化圈。

清代至近现代为中国茶花文化发展时期。这个时期茶花文化发展虽有波折,但最终还是在向前发展。清代初期与中期,出现许多茶花新品种,如“十八学士”“大白”“绿牡丹”“九曲”等,朴静子的《茶花谱》诗文并茂地记载了茶花品种谱。在文学艺术上,茶花涉及的内容也更加多样化,有茶花诗《山茶》及茶花画传世之作《山茶腊梅图》等。不仅如此,茶花相关的工艺美术也有新发展。

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茶花发展缓慢,在近代中国困难时期仍有研究者潜心钻研茶花,如吴其濬的《植物名实图考》提高了茶花分类水平;云南学者编著《滇南茶花小志》;无锡园艺学家沈渊如对山茶进行杂交、扦插和嫁接研究,并制作盆景等。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茶花蓬勃发展,茶花产业逐渐壮大。20世纪80年代,中国茶花协会成立,1984年开始,国内举办了多次国际茶花学术会议,有关茶花的研究与日俱增。植物学家俞浚德发表的《云南山茶及其园艺品种》、《云南山茶花图志》推动了中国茶花研究;张宏达教授专著《山茶属植物的系统研究》具较高学术价值;梁盛业出版的《金花茶》专著,引起茶花界轰动;高继银等出版的《世界名贵山茶》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茶花风采。以茶花为题材的文艺作品也不断涌现,诗人学者郭沫若写过八首茶花诗和一篇散文《山茶花》;杨朔的《茶花赋》也被选入中学和大学课本。

茶花从野外生长到人工栽种,从食药用到观赏,再融入文学、艺术、民俗,不断丰富着中国茶花文化的内涵,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并将不断发展、壮大。

猜你喜欢

山茶茶花栽种
北方落叶果树最佳栽种时间及栽植技术要点
我眼中的茶花
“凭空”栽种的绿色宠儿
杜鹃叶山茶Camellia azalea与红山茶组10个物种间的杂交亲和性研究*
茶花
红山茶
美丽的茶花
《山茶梅花图》
栽种了一个长在心尖尖上的花园
茶花泉探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