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帕司他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

2016-12-09张青立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22期
关键词:依帕司炎性因子

张青立

河南荥阳市人民医院 荥阳 450100



依帕司他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

张青立

河南荥阳市人民医院 荥阳 450100

目的 研究依帕司他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2-04—2014-02收治的108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甲钴胺片治疗,观察组采用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纤溶酶原抑制剂-1(PAI-1)表达的影响。结果 2组治疗前IL-6、TNF-α、hs-CRP和PAI-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19.7±4.8)ng/L、TNF-α(16.2±5.3)mg/L、hs-CRP(3.2±1.1)mg/L、PAI-1(2.1±0.2)ng/mL较对照组(33.5±5.4)ng/L、(35.4±7.2)、mg/L(5.7±2.4)mg/L、(2.3±0.3)ng/mL显著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对降低炎性因子效果有显著差异,直接影响2组疗效,观察组有效率92.59%较对照组75.93%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帕司他能有效降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炎性因子1L-6、TNF-α、hs-CRP和PAI-1表达水平,有利于提高疗效。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依帕司他;炎性因子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指在排除其他原因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多为2型糖尿病)出现与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或体征,患者临床多表现为肢体感觉异常、神经反应迟钝和疼痛麻木感等症状[1]。目前临床上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了解,但从长期临床治疗和观察中可知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炎性因子表达异常、糖脂代谢紊乱和氧化应激作为发病常见因素已被临床证实[2]。以往常规治疗往往重点在于控制血糖,而忽视了控制炎性因子的水平,炎性因子的异常表达是影响治疗的重要因素,使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易出现应激反应和预后较差[3]。依帕司他是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对控制患者炎性因子表达取得良好临床效果[4]。本次研究选择炎性因子为观察指标,108例DPN患者分组分别行不同药物治疗,研究依帕司他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2-04—2014-02 108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均经临床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并参考WHO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确诊,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感觉异常和疼痛麻木感。采用随机随表分为2组,每组54例。对照组男32例,女22例;观察组男35例,女19例。2组性别、年龄、病程以及血脂、血糖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相关资料指标比较

1.2 方法 2组患者治疗前2周均停止服用可能影响炎性因子表达的药物,做好日常血糖控制和合理作息饮食。对照组采用甲钴胺片(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0.5 mg×20 s,国药准字H20041767)口服治疗,根据年龄、症状急缓酌情增减剂量,0.5~1.0 mg/次,3次/d;观察组在口服甲钴胺片的同时,服用依帕司他片(扬子江药业集团南京海陵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格50 mg×10片,国药准字H20040012)餐前口服,50 mg/次,3次/d。2组用药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症状表现,根据药效酌情增减剂量。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观察2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禁食12 h,空腹取3~5 mL静脉血,不抗凝置于无菌离心管中,室温静置1~2 h后3 000 r/min离心10 min后分离血清,置于低温-70 ℃冰箱中待检测。采用上海恒远生物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的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样本中白介素-6、TNF-α、hs-CRP和PAI-1等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血清检测均由我院2名具有3 a以上经验的医师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操作。(2)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合患者临床症状观察和神经传导速度检测,疗效可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神经传导速度增加≥5 m/s或恢复正常水平;有效: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疼痛麻木程度减轻,发病次数有明显减少,神经传导速度增加<5 m/s;无效:未达到显效和有效的标准可视为无效。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相关炎性因子表达水平比较 由表2可知,2组治疗前IL-6、TNF-α、hs-CRP和PAI-1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TNF-α、hs-CRP和PAI-1较对照组均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IL-6、TNF-α、hs-CRP、PAI-1表达水平比较

2.2 2组疗效比较 由表3可知,观察组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65,P<0.05)。

表3 2组疗效比较 [n(%)]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作为糖尿病临床较为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其中以慢性远端对称性感觉运动多发性神经病变为主要形式,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体,具有发病率高、病情复杂等特点,患者大多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和神经功能损伤。据临床统计,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和人们生活的快节奏,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人群也渐趋年轻化[5]。目前医学上尚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确切疗法,主要以药物控制血糖为主,药物种类繁杂,但控制炎性因子表达却得不到充分重视[6]。医学上许多研究证实炎症反应几乎贯穿糖尿病及周围神经病变始末,对患者病情进展和预后质量息息相关[7]。陈恩福[8]研究认为,由于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升高,刺激IL-6等炎性因子释放,增高醛糖还原酶活性,易导致患者出现神经细胞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等并发症,进一步加重患者炎症反应,因此控制患者炎症反应,降低炎性因子表达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尤为重要。依帕司他是目前临床治疗糖尿病取得较好效果的药物,本次研究通过分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依帕司他对降低炎性因子表达、改善治疗的显著作用。

依帕司他是一种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医学证实依帕司他以可逆地抑制与糖尿病性并发症的发病机制相关的多元醇代谢中葡萄糖转化为山梨醇的醛糖还原酶而发挥作用,并提高神经前纤维密度和髓鞘厚度,改善血流状况和恢复肌醇含量,进而减轻对神经功能和血管的损伤,达到抑制炎性因子释放的效果[9]。结合本次研究结果,2组治疗后IL-6、TNF-α、hs-CRP和PAI-1表达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观察组炎性因子整体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05),其中观察组IL-6和TNF-α下降尤为显著,而对照组治疗后炎性因子仍处于较高的表达水平,和张晓兰等[10]的研究结果基本吻合,可见依帕司他对控制炎症反应,减少炎性因子释放具有显著作用。浦祥玲等[11]研究认为,炎性因子的表达和患者的病情和治疗直接相关,是患者血管和神经功能指标的直接反应。观察组有效率高达92.59%,而对照组由于未能控制炎性因子的水平导致治疗效果明显较差(P<0.05),可见抗炎治疗对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炎性因子是参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影响治疗和病情恢复的重要因素,依帕司他能有效控制炎症反应,降低炎性因子的异常表达,对改善疗效具有重大意义。

[1] 施君,张文川.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2(1):116-119.

[2] 胡宪忠,姚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病理及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0):57-58.

[3] 尤丽.依帕司他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2(9):47-48.

[4] 韩隆元.硫辛酸与依帕司他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2012,7(2):163-165.

[5] 李桃荣,宁尚侠.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0例[J].中国药业,2015,30(15):101-103.

[6] 王杨,刘畅.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机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93-95.

[7] 阮园,马建华,谢晓竞,等.依帕司他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的Meta分析[J].江苏医药,2012,38(3):278-280.

[8] 陈恩福.依帕司他、硫辛酸、前列地尔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4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2 871-2 872.

[9] 傅明捷,何明坤,王艳,等.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2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8):1 892-1 893.

[10] 张晓兰,韩峰,郭晓珍,等.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3,53(25):54-55.

[11] 浦祥玲,沈和荣.依达拉奉与依帕司他序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3,13(1):57-58.

(收稿2015-11-30)

R587.2

A

1673-5110(2016)22-0039-03

猜你喜欢

依帕司炎性因子
我刊2021年影响因子年报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分析依帕司他联合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影响因子
依帕司他联合用药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研究概况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普罗布考联合依帕司他治疗早期糖尿病性肾病的疗效观察
依帕司他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足细胞相关蛋白nephrin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