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紧抓文本秘妙,发展学生体察能力

2016-12-09王艳芹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茉莉言语文字

王艳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针对那些文字优美的教材内容,教师要抓住其中的亮点,带领学生进行品读和体验。最重要的是要能够将作者的情感充分的表现出来,让学生体会文本的精妙之处。根据新课标的理念,教师要在关键之处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的体察能力,增强学生对文本言语的解读和感受。现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体会和思考。

一、引导学生进入特定情境

对于学生而言,要想从课文当中体会到其中的深刻的情感,必须要透过文字这一媒介,经过特定的语言情境的熏染,才能够打开一个有效的通道,反观自己的内心情感,感受文本言语所具有的温度,便由此,形成自己的语言习惯,内化成为自己的言语表达的形式,最终提升学生的语言素质和语文素养,笔者认为,教师需要做到的,就是要将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情境之中,获得阅读的快感。

比如,《爱如茉莉》这篇文章,取材自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截取了父母之间平淡无奇的生活片断,却向人们展示了一副真爱的画卷。在这边课文里所蕴藏的丰富的爱的真意,是一个学习的难点也是重点。如何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深情厚谊?笔者先让学生进入特定的语言情境,从语言的环节进行思考和探索,看看其中蕴藏了什么样的言语力量?比如妈妈说爱如茉莉,这句话虽然非常的平淡,但是却表达了妈妈朴实无华的质朴的爱情观。这么一个质朴的话语,遭到了小作者的不解和晒笑,在小姑娘看来,爱情应该是轰轰烈烈,或者花前月下,或者山盟海誓,最起码应该是浪漫而热烈的,而不应该这样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样平淡而庸常的生活,让作者看不到爱情的存在,然而这正是这篇课文所要表达的:爱就是看不见的,但却在点点滴滴的生活 当中蕴藏着,只有用心去体验,才能够感受到爱情的存在,这种平淡无奇的爱,才是人生的真谛所在。这时候学生再去仔细的观察茉莉,发现茉莉本身跟其他的花比对,显得那么的平淡,一点儿也没有张扬的意思,很快就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了文本所表达的主旨含义。接下来通过解读文本当中一些唯美的语言,包括描写茉莉花的一些段落和句子,学生仔细地去品读,能够感受到生活独有的情韵,从而培养了有效的语文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增强学生对文字的体察和生活的体察能力,有学生说,在文字里面,能够感受到生活当中感受不到的真情厚意,也有学生说,课文里很多的文字非常的美丽,能让自己获得一些从来都感受不到的东西。也就是说生活给予不了的,在课文当中,这些美丽的文字能够给学生提供很多的精神的滋养,能够带领着她们,发现一个未知的世界,感受到更丰沛的情感,由此提升了学生的体察能力。

二、唤醒学生心理共鸣

每一篇课文能够打动人心的就是能够催生人的情感,唤醒读者的心理共鸣点,让人在与文字共赏的过程当中,激活内心的思绪,眼前仿佛出现一些画面,心理也出现一些相同的情绪,感悟到其中深刻的情感纠葛,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实现对语言文字的领悟和理解。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有效巧妙的引导,帮助学生去发现文本世界当中的美丽的秘密,唤醒学生的心理共鸣点。比如说,茉莉在每个人的心目中感受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喜欢她幽静的香味儿,有的人喜欢她毫不张扬的个性,但也有人就不喜欢茉莉,她们喜欢热烈奔放的玫瑰,雍容华贵的牡丹,在这样一个每个人都有独特审美习惯的背景之下,就是要抓住每个学生的不同之处进行引导,唤醒学生对茉莉本身这种特质的同理心,去理解其中的美,也就是说要让课文当中的文本打动学生,拨动学生脆弱的情感之弦。学生会想到自己生活中,受到父母点点滴滴的关注,照顾和爱护,在自己生病的时候,总是嘘寒问暖,照顾的无微不至,当自己学习成绩落下来一大截的时候,爸爸妈妈比自己还要着急,总是不遗余力地帮助自己,不管上班有多忙,都要抽出时间来给自己,讲解,辅导,这些帮助和爱护都是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有时候因为心安理得的享受,却丝毫感受不到其中蕴藏的真爱,在这点点滴滴的爱的暖意里边,我们却获得了成长的动力和滋养,有的学生想到了父母,在无私帮助孩子的同时,却从来没有想过要让孩子去报答,她们所想的只是关注,这多么像茉莉的花开,她们淡淡地散发着馨香,你根本就没有看见过它们的美,却能够闻到它们内在的馨香,这就是爱的真谛。在这样的一个教学的引导过程当中,每一个学生都进入了这个特定的情境当中,仿佛身临其境,回忆到生活的每一点每一滴,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感悟到文本所具有的深情厚谊。由此可见,教师要结合文本语境,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无比畅通的想象空间,获得非常大的课堂教学实效。

三、打动学生情感之弦

对于小学生而言,感性思维的发展先于理性思维的发展,语文素养的提升依靠感性思维的发展,因此这就要引导学生去真切地体验文本的语言情境,再结合生活情境,为学生创设特定的心理感受磁场,从而唤醒学生的情感之弦。比如,《爱如茉莉》这篇课文里的妈妈和爸爸,两个人相濡以沫,互相惦记。妈妈生病了,不忘记给爸爸,煮饺子;爸爸出差回来,不顾劳累,惦记着生病的妈妈;这种彼此的牵挂和守护几乎是两个人的一种本能,成了他们日常生活的自然反应,这就是真情真意。学生一边朗读文字,一边想象这样的场景,从中获得言语技能的提升,另一方面又能够设身处地的感悟人物的内心情感,比如爸爸迫不及待的要到医院去看妈妈,编造了已经吃过饺子的谎言,妈妈却要“我”告诉爸爸先吃饺子,而不告诉他自己生病住院的事儿,这些都是能够朴素的展现出两个人的真挚情感,从而引发读者的共鸣。

总而言之,言语体验贯穿于语文学习的整个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体验言语的秘密,感受文本的美丽,就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带领学生感受,特定的生活情境,融入文本语境,品味汉语言文字所具有的独特魅力,由此才能够深入其中独特的体察能力和自我的语言表达能力,无疑,这是我们教师任重道远的责任。

猜你喜欢

茉莉言语文字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茉莉雨
小茉莉
“反”教语文 破解文本言语形式
梦中的文字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茉莉情
种出来的“逍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