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语文教学中的“错误”

2016-12-08王晓琳

散文百家 2016年4期
关键词:鲁达骚人错误

王晓琳

自贡市汇东实验学校



浅议语文教学中的“错误”

王晓琳

自贡市汇东实验学校

语文教学应该是生动活泼的,情趣盎然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学生心理等许多变项来灵活地选择运用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有时适当来点“故意错误”,不但不影响其科学性,反而会显示一种教学艺术技巧,收到特殊的效果。本文从“故意犯错”的意义和如何引导学生合理“犯错”方面,谈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犯错是每个人都想尽量避免的,但教学中教师适当地来一些故意的“犯错”,鼓励学生合理的“犯错”,有时能有效的提高学习的效率,综合来看有以下几方面用途:

一、“故意错误”的方法可引起重视、加深印象

一些现代语体文,学生大都能自己看“懂”以为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一些看似平常的字眼,一些看似普通的句子,却往往蕴含着更深的意思和情味,体现着作者的艺术匠心。教师故意在这些地方制造“错误”,可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引导学生往更深处思考,并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我在教学《范进中举》一课时,故意把“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一句说成“屠户把银子握在手里紧紧的”,有学生指出错误,我仍坚持己见,认为“握”字和“攥”字表达效果差不多,但学生门却议论纷纷,认为两个词效果不同。有学生认为,用“攥”字效果肯定更好,因为“攥”字表现出胡屠户极度的贪财、小器,银子到手后生怕失去的紧张、喜悦、保护等等心理活动都可从这个“攥”字揭示出来,内涵丰富,而用“握”字显得普通。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对作者贴切的遣词,精确的炼字,人物极富个性化的动作描写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对学生今后的文章阅读和理解能力,作文的语言能力提高等方面均有有益的影响。

二、“故意错误”可活跃课堂、调节气氛

良好的课堂气氛应该是生动活泼的,充满欢乐和笑声。“故意错误”常常能打破死气沉沉的气氛,使课堂变得轻松而活泼。如我在教学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时,故意将“最喜小儿无赖”一句讲为“最喜欢的小儿子是个无赖”,学生一下就笑了,都说我讲错了,于是我问学生应该怎么解释这个词更为恰当,学生展开讨论,认为“无赖”一词应理解为“顽皮、可爱”,最后教师总结这个句子里,“无赖”应是褒义,此处的用法是褒义贬用。这样既活跃了课堂,学生对此类特殊的用法又印象深刻。

三、“故意错误”可唤起注意,集中精力

课堂上,由于各种因素,学生的注意力不易持久,精力容易分散,教师的“故意错误”往往给学生一种非正常的强刺激,从而在学生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使其它区域处于抑制状态,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会专心致志。

四、“故意错误”还可激疑促思,发扬民主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须教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故意错误”首先会引起学生的疑问,继而激发他们为解决疑难而积极思考。特别是当他们认为老师也会“出错”时,就会解决心理压力,畅所欲言,敢于争辩。这往往比常规的讨论法或问答法更有利于发扬教学民主。

笔者认为要收到“犯错”的特殊效果,应做到:

1.让学生树立合理“犯错”的观念。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渗透给学生如下观念:别人说的无依无据都是错的,自己想的没证明错之前都是对的,这样是希望学生养成怀疑一切,相信自我,任何人都会犯错,因先有犯错才会后有收获的意识,这样也是希望学生能减少盲从,挑战权威。有了以上理念,学生就会认为教师的犯错不丢脸,自己的合理“犯错”不光不倒霉,相反正是具有科学精神的体现。

2.创设合理“犯错”的环境。

(1)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改变以往的高高在上、惟我独尊的观念,给学生创设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探究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热烈讨论,勇于怀疑,不唯书、不唯上,在实实在在的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老师不是绝对的权威,而是他们平等的指导者、参与者。学习是一个可以不断“犯错”,不断怀疑的完全在自己把握之中的自信的轻松之旅。

(2)鼓励勇于“质疑”的行为。学生只要在能动地学习,他就总要提出一些合理的关于“犯错”的各种问题,对学生提出的质疑的行为不光不能训斥,相反要肯定。如学生对书本,对老师“错误”的质疑更是要大加肯定,特别表扬,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只认“心中的一个理”,而不管“犯错”不“犯错”,不断的提出自己的问题,相应也会不断的有所收获。

3.提供合理“犯错”的机会。

学生有了能合理“犯错”的理念,也有了这样的环境,作为教师就必须为学生创下大量的能合理“犯错”的各种机会。

(1)利用问题,故意引导学生“犯错”。如我教学《岳阳楼记》中“迁客骚人,多会于此”时,我故意问“骚人”可解释为“故做风雅的人”吗?一部分学生赞成,一部分学生认为不对,两派学生各执己见,此时教师只需做壁上观,通过争论学生明白了“骚人”一词有典故,“因战国时屈原被放逐,作《离骚》,故后世称诗人为骚人”。

(2)教师“使诈”,故意引导学生“犯错”。如我教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在引导学生分析鲁达性格时,有意抛出观点“鲁达是个大老粗,性格暴躁不能成大事,具体表现在他在酒楼骂酒保、丢东西,几拳就打死镇关西等情节”。大部分学生认同这个观点,掉入了陷阱,而小部分学生则置疑,认为“鲁达表面粗鲁,实则细心、聪明,表现在保护金氏父女逃走,打死镇关西前三戏等情节就很有智谋”,课堂上就有了争议,通过争论,学生们最后统一认为“鲁达是个粗中有细、智勇双全的英雄”。

(3)提出质疑,故意引导学生“犯错”。如在教授《桃花源记》时,教师有意对“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一句的理解表示疑问:为什么桃花源中人的祖先要带老婆到个山穷水尽,没有出路的地方?大部分学生按今天的习惯理解,也如我一样将“妻子”理解为“男性的配偶”,将“绝境”理解为“山穷水尽,没有出路的地方”,同时有学生置疑:按以上理解,如果“桃花源”是“没有出路的地方”,与文章开头所描写的源中美景有出入,源中人又如何生存,渔人又如何进入其中?经过争论,学生们明白了此句两个词均是古今异义词。

“犯错”的方式很多,但是必须注意:第一,要有一定的目的,并根据课文特点,抓好时机;第二,最好偶一为之,不宜常用,更不能滥用;第三一定要使学生识破“错误”,并知道这是老师的有意设计,而不是师生真的“错误”。

总之,师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犯错”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能利用好,这样的“犯错”会很有价值,只有在民主、平等,学生能享受到学习自由的课堂中,允许教师、学生不断的合理“犯错”,这样我们的学生才更加自信,课堂效率得以提高。

猜你喜欢

鲁达骚人错误
在错误中成长
他举刀刺向前姐夫
咏红枫
卖肉郑屠惨死街头 鲁达提辖“义”救民女
卢华
陈何兰
姜大同
浅谈中学生小说阅读习惯爱好的培养策略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
可爱的错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