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2016-12-08张国莉

散文百家 2016年4期
关键词:美育美的课文

张国莉

河北省永清县龙虎庄乡中心校



美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张国莉

河北省永清县龙虎庄乡中心校

小学语文学科是向学生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多媒体CAI以及表演情景剧等多种形式,小学生不仅能够形象直观的发现美,而且也能亲身体验美的存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育健全的有力源泉。”在教学中,我们应努力挖掘美的因素,对学生实施美育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小学语文;美育教育;感知美;发现美;创造美

美是人们所欣赏的,表达美是人们情感交流的需要。现代社会中处处提供着欣赏美的条件。如美丽的校园;高大雄伟的建筑物;美好的电视节目、影片;悦耳动听的音乐;优秀的文章等等。而美的形式各有不相同,有雄壮美、悲壮美,对称美、和谐美、奇秀美等等。人们在欣赏美的时候,情感上得到快意。为了与别人分享美好的东西,人们需要进行体验交流,而在这些交流过程中需要美的语言来支持,要不然就往往出现一些言不达意的现象。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来看,他们正处于语言发展的黄金阶段(6—12岁)。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师要注重培养小学生正确、得体、流畅、优美的语言。在这一年龄阶段里,他们的性格表现为天真、乐观、好奇、好动、什么都想知,什么都感到新鲜。这就决定他们认识事物的时候都愿意感知美好的、积极的一面。他们有表达美的需要。因此,必须对学生进行表达美的语言的培养。

一、借助多媒体课件感受美的内涵,发展美的语言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学生认识事物是通过表象的认识慢慢过渡到内在的认识。他们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过渡。如:对苹果的认识,是通过实实在在的苹果的感知,再到画像苹果的认识,进而形成文字符号的“苹果”这一抽象的概念。因此,我们培养学生美的语言,应从学生感知美的事物,美的形象以及美的对象与美的语言之间的关系入手。文学作品是通过一些抽象的符号(文字)来表达意境。小学生一般不容易体验出来,再说有些事物学生根本没有见过又如何去感知呢?因此,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思维特征,借助多媒体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具体化、感情化、生动化以展现作品的形象美。这样学生就能由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从而进入意境中去感受美。

例如教《桂林山水》中桂林的山那一段,我先通过电脑软件把桂林一座座形状不一、各不相连的山的景象展现在学生面前,然后再通过局部动画展示山的姿态万千,在声象并茂的课堂中,学生如身临其境,有的说山像老人在望着远方,盼着未归的儿子,有的说山像老人在思考,在沉思?当课件演示很陡很高的山时每个同学似乎站在山顶上恐惧不安,惊讶了一声“好险呀!”学生的感受正如文中所说:“好象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学生理解了课文,在感受了作品美的同时产生交流美感的需要。这时教师要抓住这个机会,让学生口述内容去发展他们的语言。在口述内容的过程中,难免出现用词不准确或言不达意的现象,教师要给予纠正、辅导。这样学生表达美的语言就会在正确的捷径中得到发展。

二、借助音乐渲染气氛,增强美的感受,发展美的语言

音乐能陶冶人的性情、渲染环境气氛。在一些抒情性较强的课文中,教师在教学时可根据内容需要借助音乐渲染气氛,增强作品的感染力,让学生感受作品的美。例如:《鸟的天堂》这课篇课文,教师可配合节奏明快的音乐,使学生更加容易感受到鸟儿欢乐的情景,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月光曲》这篇课文可播放钢琴曲《月光曲》把学生带入那宁静的夜晚,感受在清幽的月光照射下的童话般的世界。感受到皮鞋匠兄妹俩互相关心、互相安慰,贝多芬同情穷人,把音乐献给劳动人民的人性美。《穷人》要用一些悲凉的音乐,如:《江河水》,这样渲染出一种即苍凉,又温馨的境界,从而展现出桑娜那勤劳、善良别人的美好心灵。音乐就是这样以其独特魅力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震撼着学生的心灵,使学生与作品产生共鸣,形成心灵上的沟通,感受到作品的美。学生在感受美的时候,会调动一切情感因素,把课文中的优美词句(抽象符号)通过在头脑中的情境再现与环境气氛相结合,使之形象化、具体化,这样就使作品中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从而使美的语言得到发展。

三、借助课文剧的表演,让学生体验美,发展美的语言

儿童是天生的表演者,因为他们具有极强的模仿力。因此,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小学生这一特长,让它很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为发展学生美的语言服务。教师在指导学生表演课文剧时,不要简单地把课文的内容照搬,把人物的语言照套,而是要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结合自己的想象去再塑造人物形象,典型环境。学生在再创作的过程中,作品美的形象会植根于学生的头脑之中,使学生亲身体验到人物的个性美、环境的典型美。表演时又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人物的语言。这样就使学生美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如我要在教学《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时,通过指导阅读,学生对晏子的机智勇敢,对维护自己与国家的尊严而不畏强的形象深深地刻入心中。但是课文中对晏子的语言,楚王的语言的描写是极其精炼的,与生活中的语言是有区别的。人物形象也是文学形象而不是生活形象。所以我在指导学进生表演时,就极力让学生展出生活中的晏子形象、楚王形象。结果学生在表演时完全摆脱了课文的束缚。以新的形象出现在表演台上,把晏子、楚王以及楚国的大臣、侍卫等的动作、神态、语言都丰富来了。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渗透美育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他们的想象空间,促进知识内容的理解。因此教师应积极尝试,勇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具有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1]杨翠琴.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9期.

[2]戴婧.小学语文美育教学及其有效策略[J].语文学刊.2014年18期.

[3]王虹.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实施策略探析[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5期.

猜你喜欢

美育美的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背课文的小偷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背课文
美育教师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