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讨论

2016-12-08苏贺玲

散文百家 2016年4期
关键词:思维语文课堂教学

苏贺玲

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第一小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讨论

苏贺玲

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第一小学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讨论是一种重要方式,合理有效的讨论,能顺利完成教师所设计的任务,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它能突出学生之间的互动,也能体现师生之间的互动。因此,讨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值得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讨的。

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是一种重要的合作学习方式,能为学生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相互启发,调动积极思维,更加主动地学习,养成敢于表达的习惯,也有利于教师把握学生认知水平,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灵活施教。

一、讨论的形式要多样化

讨论应根据教学实际变化采取多种形式,并力求生动活泼,让学生既感到新鲜有趣,又能形成有条不紊的秩序。一是指导式讨论。教师结合教学目的、内容提出一些问题,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问题各抒己见,教师则不时地参与讨论,或作一些提示、引导、释疑,以确保讨论沿着正确的方法前进。二是自主式讨论。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后,让学生自学教材,列出问题提纲,小组进行自由式的讨论,寻找答案。三是辩论式讨论。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各自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就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四是相互提问式讨论。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互相提问题,因为学生往往想提出难住对方的问题,在阅读时就格外认真,从而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营造自由的讨论氛围

不同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智力水平是不同的,他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和角度也是不同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为学生创设较为自由的讨论氛围,让小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中充分发表自身的意见和想法,并阐述观点。营造教学氛围,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没有氛围做支持的教学活动是无法成功的。因此,语文教师需要重视课堂氛围的营造,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课堂讨论思想,让学生在讨论中增进彼此间的感情,并收获知识。

首先,教师需要鼓励学生之间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关系,并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意愿结成小组,以小组的形式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还需要提倡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让小组成员通过讨论的形式得出最终的意见,反馈给教师,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其次,教师需要让学生在讨论中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从教材中归纳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在深入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寻找答案。例如,在教学《王二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评价王二小,并提问学生“如果你是王二小你会怎么做?”教师设计问题可以调动学生思考和回答的兴趣,既能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能加深小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印象,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还需要表扬发言的学生,及时给予学生赞扬和肯定,增强小学生回答问题的信心,帮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三、善于把握讨论的最佳时机

我们要随时思考这样两个问题:什么时候需要安排讨论和什么时候不宜安排讨论。对于清楚明白的问题,安排讨论那是为讨论而讨论,是在浪费时间;而发现学生产生了争论,有一定迷惑,容易产生错误的时候就要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以便他们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对学生在课堂上萌发的“随即话题”,教师要估量其价值性,择其要者组织学生讨论,切不可为了赶进度而将其抛置一旁。因为不闻不问的话,那很可能出错过最佳的讨论时机。

四、激活学生讨论质疑的思维

疑问是思维的动力和发现的钥匙。学生生性好动,求知欲强,在讨论质疑的过程中会不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疑问,这样疑问的解决直接影响到学生对问题本质的认识和新知识结构的建立,而且有新意的疑问是学生积级探索的内部动力,是学生信知水平的体现。因此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把质疑、解疑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诱导学生讨论质疑。

五、正确引导和适当介入策略

课堂讨论是同学们合作探究成果的展现,由于学生的知识能力有差别,对问题的认识有深浅,因此在讨论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如人所愿之处,老师就要善于引导、调控、带领学生走出误区。当讨论离题时,老师应及时加以提醒和纠正,示意他们围绕论题,展开讨论。当少数同学控制讨论时,教师要做好调控工作。在课堂讨论中,我们常常发现一些思维活跃、知识面广、表现欲强的学生往往会成为主角,几乎控制整个讨论过程,胆小的同学却一言不发。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要一方面肯定、赞扬同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要关注、鼓励其他同学,给他们发言的机会,让同学们获得均衡的学习锻炼机会,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当学生的思维模糊时,教师可提出一些进一步澄清的问题,如“你能为你讲的举一个事例吗?”,“你能换另一种说法吗?”,当学生的思维一直停留在事物的表层时,老师可提出进一步深入的问题,如“为什么”“怎样才能”,当学生的思维不是建立在之前发言的基础上时,老师可提出要求辨认发言相关性的问题,“你讲的内容与刚才的内容有联系吗?”,当学生不能对自己和小组进行概括和总结时,教师可提出进行概括总结的问题。

课堂讨论的应用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确定。在教材的重难点处、在理解的疑惑处、在学生能够有“发现处”、在学生可能发生争论处等具体教学中难度较大,需要大家共同解决的地方可以设置讨论的环节。谨记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教学方法的选择是为解决具体的教学问题服务的,不可滥用。

[1]黄显.浅谈关于课堂讨论的一些想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5)

[2]李玉婷.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提问策略初探[J].大观周刊,2011(28)

猜你喜欢

思维语文课堂教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