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项目课程的《室内公共空间设计课程》教学改革设计与实践——以“陶”主题餐饮空间设计为个案切入

2016-12-07范青青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214206

大众文艺 2016年18期
关键词:室内空间空间设计室内设计

范青青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214206)

基于项目课程的《室内公共空间设计课程》教学改革设计与实践——以“陶”主题餐饮空间设计为个案切入

范青青(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214206)

项目化教学在高职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中取得了不少实效性成果,但同样的,出现的问题也不少。针对此类问题,本文尝试以“陶”主题餐饮空间设计个案为切入点,通过对“陶”元素在室内空间中多种表现形式的研究,探索室内公共空间设计中项目式教学改革,并就提高学生原创设计能力、增加学习兴趣和设计思维能力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建议。

陶元素;餐饮空间;室内设计

注: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基于项目课程的 室内公共空间设计课程 教学改革设计与实践——以“陶”主题餐饮空间设计为个案切入”(编号:15KT103)的研究成果

高职教育的发展,历来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与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教高2006年16号文)发布以来,各职业院校纷纷“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开始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多方面探索。在这样的背景下,从国外引进了一种新的教育方法,即项目式课程教学法。

此后几年,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中项目化教学方法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得到师生双方及职业教育界的共同认可。但随着这种教育方式的不断深化及实施,其难点与矛盾也开始日益突出。下面我们尝试以室内设计专业中的室内公共空间设计课程为例,进行探讨:

一、高职室内公共空间设计项目式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室内公共空间设计课程,是室内设计专业培养计划中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无论在专业体系还是教学内容上,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衔接作用。项目化教学实施的背景下,该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样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学生原创能力的缺失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室内设计课程项目式教学改革后的课程体系,大多建立在企业与市场的职业岗位需求上,以职业岗位工作任务来论证项目课程体系的开发,在培养对口岗位人才方面职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高端室内设计行业中,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就稍嫌不足。

同时,随着网络信息传达的越来越广泛,加上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便利,设计大都互相投影和抄袭。若碰到创作时间有限的情况,这种行为就变得更加“理所当然”。造成此类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对专业课程整体性把握能力的缺失。

2.课程教学内容上相对“独立”,缺乏相互贯通

由于这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前导课程往往是一些专业基础课,如设计制图、造型设计基础、设计鉴赏等,而这些课程的教学实施往往以各自大背景为主,较少甚至缺乏对目标专业的全局性考虑。这样一来,后续性课程便难以满足专业教学实际的需求,学生也会对某些课程产生理解上的偏差,对专业知识的系统性把握缺乏相互贯通。当然,这也与项目化课程实施的主体——教师有关,课程开发与实施离不开教师的积极投入。

二、“陶”主题餐饮空间设计的研究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下面通过“陶”主题餐饮空间设计个案的切入,以限定具体设计问题的形式,将学生的兴趣导向对室内空间形态的创新设计方面。具体而言,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通过增加一个小的环节(“陶”主题),使学生能够在室内空间设计思维的拓展方面起到一些作用。如图1。

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几点:

(1)“陶”元素材料的不同颜色、光泽度等对空间特殊效果的影响;

材料光泽由外部光线照射到材料表面反射所引起,光线照射角度不同,材料表面形成的质感表现也就不同。这一点在室内空间营造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材料不同的表面组织肌理造就不同空间变化的可能性研究;

“陶”,本身是一种高可塑性材料,装饰表现技法多种多样,在工具的辅助下,可制作不同的表面肌理和组织结构,如线条、刻画、印纹、泥绘、堆花、捏塑、绞泥、釉彩、镶嵌、浮雕等。在此基础上,甚至可以结合模数制作规格尺度各异的块状表面,以组合拼贴的形式呈现出各种纹理图案,如山水风景、人物花鸟画等,从而获得不同的装饰效果,形成不同室内空间创作的可能性。

(3)“陶”元素材料构成不同空间质感的研究;

质感,是材料在表面组织肌理、图案、颜色、光泽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下,给人的一种感觉,能引起人的心理的反应和联想,烘托情感上的氛围。在室内环境中,人对物体的反应,主要通过触觉和视觉来感知。陶元素材料,借助丰富的装饰表现手段,呈现出不同的质感,能对室内空间环境营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较常用的手法是,利用陶材料在不同空间界面中的质感表现来调节室内空间比例,形成特定的气氛和意境。

(4)借由“陶”主题餐饮空间设计个案分析,引申到室内公共空间设计课程教学改革设计与实施的解决方案和改进建议。

总之,在室内公共空间设计课程项目式教学中,以“陶”材质肌理变化引入设计构思,引导学生对材质不同层面的理解,并对其进行概念上的拆分、组合与再界定。以这种根据材料不同性能而运用不同处理方法的手段来拓展室内设计创作手法,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实践也证明,通过转换视角的思考方法,往往能发现材料被赋予的另一种美,从而创作出个性化的空间设计作品。

三、“陶”主题餐饮空间设计的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

指在课题研究的调研实践过程中,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师,甚至校外可涉及到的研究对象,以问卷、访谈等多种形式收集尽可能丰富的原始数据,并进行归类、整理,为设计实践提供参考。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带有一定的主观偏向性,要求被测者尽量处于自然状态下,以便获得材质质感的真实情境。

具体操作而言,常与其他的研究方法配合使用:

①时间抽样观察,专门观察和记录在特定的时间、光线明暗角度下“陶”材质的不同表面组织肌理造就的不同空间变化;

②空间抽样观察,观察者有意识地选择代表性的“陶”材质试样,在不同自然空间场景下,观察研究对象造就不同空间感的可能性。

2.分组讨论法

这是项目化教学较为常用的一种模式。教师在全面掌握班级基本情况的前提下,将全班学生进行有机地、合理地分组,5人左右为宜。每组学生内部,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分派适当任务,并安排一位责任人进行讨论过程的记录、分析和总结。

3.个案研究法

这是本次教学改革设计与实践的重点。普适性的理论知识点讲解后,以个案操作引入,将学生置于真实情境下的设计实践。不同于传统项目式教学,这里借助“陶”这一具象元素作为媒价,以餐饮空间设计为载体进行教学实践,有两个出发点:一、利用我院“陶”材质的资源优势,学生在亲身感受下,更易于理解和接受;二、由于学生们用语言陈述设计方案常常受到局限,所以想出这样一个对策。

4.对比研究法

通过对“陶”主题餐饮空间若干设计方案之间的比较,结合调查研究法,修正设计前期的论证偏差,并总结设计方法和规律。

四、结语

室内公共空间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课程,集实用、艺术、经济和技术等多方面因素于一体。因此,高职院校在实施项目化教学过程中,除了要达到培养目标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强调培养学生的原创设计能力。从这一出发点,进行项目化教学设计,兼顾学生在学习目标、技能目标、社会目标方面的需求,能够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室内设计师。

[1]王伟红.从领悟课程观谈室内设计专业项目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J].价值工程,2013(32):227-229.

[2]夏云杉.宜兴紫砂设计创新和文化传承的相关性研究[D].江南大学,2004.

[3]郎维宏.试论室内设计中装饰材料的质感运用[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6):66-69.

猜你喜欢

室内空间空间设计室内设计
幼儿园室内空间色彩设计研究
《室内空间设计》
纺织品织物艺术与室内空间关系的探讨
V&A“源于自然的时尚”展览空间设计
忱意空间设计办公室
多元·开放·激活:公共空间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DOE深业上城店室内设计
室内空间设计之住宅设计
居住空间设计《啁啾》
王菲室内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