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纯电动物流车能否挺过刺骨寒冬

2016-12-07撰文王涛

新能源汽车新闻 2016年11期
关键词:电动补贴物流

撰文/N.E.S 王涛

纯电动物流车能否挺过刺骨寒冬

撰文/N.E.S 王涛

去年,我国纯电动物流车市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近4.5万辆的纯电动货车年产量较往年有了质的提升,而281款纯电动物流车车型被赫赫写入工信部目录中,也创下了史无前例的新高。就在业内期待纯电动物流车的大规模推广能为“十三五”新能源汽车的销量目标添砖加瓦时,一场行业“骗补”清查工作却揭露了这个“优秀生”的作弊端倪。

由此,一向发展势头良好的纯电动物流车市场一时间陷入寒冬。对政府而言,这是继续清查骗补乱象,并调整下一步政策的反思期;对从事纯电动物流车相关业务的企业来说,这更是对以往运营模式与市场化发展是否契合的检验期。事实上,在这不到一年的闭关时间里,已经有一些企业熬不过饥荒而另谋出路,也有一部分企业一边维持运营一边观望。这说明,市场是检验企业运营模式的试金石,唯有符合市场需求、摆脱政策依赖的企业才能够挺过这段刺骨的寒冬。

“骗补”风波未退 企业陷入“饥荒”

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电动物流车产量接近4.5万辆,较2015年的2178辆增长超过20倍之多,而今年上半年,纯电动物流车的产量却远远不及市场预期。“今年上半年,整个行业的纯电动物流车销量非常少,主要是受政策的影响。”业内人士表示。

去年,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出现爆发式增长,纯电动物流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力量,其市场也呈现火热发展的态势,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电池企业、运营公司等在此布局。由于政策补贴门槛低、监管不到位,给了企业联合实施行业性“骗补”事件留了“空子”,原本一路平坦的纯电动物流车市场从此陷入低谷。

2015年底,政策采取“急刹车”的措施,暂停了补贴的发放,并对整车厂、电池企业进行调查和整顿。今年9月8日,整顿调查结果公示,对违规企业进行了严厉处罚。截至目前,仍有一些涉世企业尚未被公示,骗补的清查工作还在进行中,这是政策迟迟未出台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关于最终补贴政策该补给汽车厂商、电池企业、运营企业还是最终用户的问题,也是政策出台缓慢的又一重要原因。

由于在各地方补贴政策的不落地,以及纯电动物流车推广目录尚未公布,使得各大纯电动物流车厂商难以对其产品进行定价,企业陷入了观望状态。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各整车企业接到纯电动物流车订单总数已经超过7万辆,但并未披露开始生产出货。而对于纯电动物流车运营企业来说,要么守着此前购买的车辆维持运营,不敢盲目扩大规模,要么则是熬不过“饥荒”而选择退出市场。

退出或为明智之举

云杉智慧副总裁、物流车事业部总经理崔长安在接受《新能源汽车新闻》采访时表示,坊间传闻,原计划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和车型目录将于今年11月相继出台,如果消息属实,在今年年底之前,留给企业购置车辆、上牌的时间最多只有一个月,而开展运营则需等到明年。“如果企业单纯只做纯电动物流车运营这一项业务,那么,很可能到今年年底前就无事可做。”崔长安说。

事实上,受各地补贴政策和车型推广目录迟迟未出台的影响,目前很多纯电动物流车运营企业已经退出了市场。正如崔长安所说,选择退出的企业多是因为业务形式单一,在没有车辆运营和充足的资金作支撑的寒冬期,退出无疑是上上策。

另外,据记者了解,也有一些运营企业拥有较为雄厚的资金、稳定的市场需求和坚固的运营团队,目前仍在维持运作。这些企业中,有的企业仅仅就现有的车辆进行运营,不再扩大车辆规模,如地上铁租车公司。据该公司副总经理王颖介绍,“地上铁现有约800辆纯电动物流车,目前车辆的出租率为85%,今年不再考虑购置车辆。”另外,也有一些企业曾依靠重资产购车,对车辆进行租赁服务,或者自运营纯电动物流车,而如今也已经开始转战互联网运营平台,通过为物流车司机提供寻找配送服务的方式来支撑企业的发展。

企业如何挺过刺骨寒冬?

尽管纯电动物流车市场正经历着史无前例的寒冬时期,但越是在条件恶劣的形势下,也越能够检验企业运营模式是否符合市场发展需求与可持续性。毕竟,补贴终将退坡,未来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势必要走市场化发展的道路。

正所谓适者生存,只有经得起市场检验的运营模式才能够长久发展。尽管纯电动物流车市场将面临一轮全面的洗牌,但当前仍有一些运营企业还维持着各自的业务,甚至还不断调整策略以应对突如其来的市场骤变。

这些企业之所以还能屹立不倒,原因在于,纯电动物流车只是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板块,并不占据过多的市场份额。例如,云杉智慧、沃特玛等较大型企业,将运营业务放在了新能源汽车整体运营上,包括纯电动公交车、通勤车、乘用车等,而纯电动物流车也是其整个运营的一个板块。一旦这个板块倒下,还有其他多个板块作为企业的支撑。而沃特玛的创新联盟通过将纯电动物流车整车制造、电池技术研发、车辆运营等多个环节进行明确分工,最终再进行整合的方式,也是其能够在寒冬期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

单就纯电动物流车的运营模式来看,崔长安介绍,云杉智慧的运营模式有四种,一是纯经营性的车辆租赁,通过重资产购车、建充电桩,为用户提供整体的打包服务;二是以租代售的模式,也就是融资租赁服务,这种模式适用于目前资金短缺,但对纯电动物流车有一定需求,且认可作为车辆未来所有权人的企业;三是自购车辆,自建司机和运营团队,自行做城市的配送服务;四是纯电动物流车的分时租赁模式,主要服务网点在大型农贸市场和物流园区,而这些也是当前纯电动物流车市场的主打运营模式。不过,崔长安向记者透露,同样受到重资产运营的压力,云杉智慧未来还将尝试其他创新模式,以减轻企业的资产投入。

后入局者门槛或更高

尽管眼下是一片苍茫,但随着纯电动物流车续驶里程的不断增加,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电商、邮政等需求方的快速崛起,以及互联网技术在多领域的应用,使得纯电动物流车的市场前景一片向好。

寒冬终将过去,纯电动物流车的春天也并不遥远。如果相关政策出台,那么,纯电动物流车市场或将出现重大调整。一方面,基于骗补事件的清查,政策对于纯电动物流车生产企业的产品出厂门槛设置会更高,检查也会更加严格,一些不符合标准的车辆将会被淘汰;另一方面,随着补贴的逐步退坡,纯电动物流车的采购成本也会大大增加,这对运营企业来说,又将是一笔巨额投资。

崔长安认为,通过这一年寒冬期的思考,后期加入的企业会更加慎重地考虑。而纯电动物流车运营门槛的提高,也使得企业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够在这一领域长久发展。一是企业要拥有大量的客户群体;二是专业的运营团队;三是相关的技术储备,包括车辆和充电设施方面的技术力量;四是充足的资金储备;五是要认清纯电动物流车在没有达到一定规模时不可能盈利的事实。“没有这些作为支撑,企业很难长久发展。”崔长安说。

不过,随着补贴的退坡,运营企业购置车辆的成本大幅增加,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纯电动物流车的推广,特别是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以及车辆续驶里程短的当下。对于汽车厂商来说,当务之急是必须要不断完善纯电动物流车的技术水平,逐步提升车辆的续驶里程,才能够在最终用户的使用上尽可能降低成本,以平衡购车价格上涨带来的供需矛盾,而这也正是企业摆脱政策依赖,向市场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猜你喜欢

电动补贴物流
针对农资价格上涨,中央已累计发放500亿元一次性补贴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韩国智慧物流,为了物流产业的革新
电动自行车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纯电动重卡展会遇冷
MINI 电动概念车
农机购置补贴的绩效分析
基于Cruise的纯电动客车动力系统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