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住院患者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6-12-06郭莉李英棉张秀文刘素波於丽红张俊霞刘月欣蒋彩霞周慧敏王富军

河北医药 2016年22期
关键词:正性负性主观

郭莉 李英棉 张秀文 刘素波 於丽红 张俊霞 刘月欣 蒋彩霞 周慧敏 王富军



·调查研究·

糖尿病住院患者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分析

郭莉 李英棉 张秀文 刘素波 於丽红 张俊霞 刘月欣 蒋彩霞 周慧敏 王富军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主观幸福感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从作者所在城市六所三级甲等医院的内分泌病区抽取2型糖尿病患者270例;以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为工具对样本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糖尿病住院患者主观幸福感得分均数为(26.64±9.37),一般人口学资料对幸福感的影响经均数比较和方差分析,不同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住院患者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不同年龄患者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差异。

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 being)是指个体依据自己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价。主观幸福感由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3个成分构成,涉及个体的经济、健康、人际关系、生活事件、文化差异和个性特征6个维度[1]。国内关于幸福感的研究多集中于成人、在校学生[2,3],近年随着社会老龄化发展,老年人口的增加,关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正在兴起,有学者对慢病群体主观幸福感的调查研究发现不同病种患者幸福感有差别[4-6]。糖尿病作为慢性疾病患病时间长,并发症多,许多急慢性并发症造成患者的残废和早亡,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生理负担,因此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受到广泛关注。通常的生活质量多集中与患者的身体健康和药物应用及生活习惯改变等客观物质方面,而主观的心理精神完满状态较少被关注。该研究通过问卷方式调查糖尿病住院患者的主观幸福感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工作提供些许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总体为石家庄市糖尿病患者,研究样本为2011年7月至2011年10月在石家庄市区六所三级甲等医院内分泌病区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1999年WHO推荐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半年及半年以上患者。排除标准:(1)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2)1型糖尿病患者;(3)有严重急性并发症患者;(4)严重慢性并发症导致的残障,如失明和截肢;(5)糖尿病并发症以外的严重躯体疾病,如外伤患者和肿瘤患者;(6)认知障碍患者,如严重的脑血管意外患者和精神障碍患者;(7)不同意参加该研究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①一般资料调查表:根据研究需要自行设计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和疾病状况调查表;前者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婚姻状态、民族和宗教信仰,工作情况,是否独居,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等10个条目;后者包括糖尿病病程、合并症、住院次数以及目前治疗情况等。②主观幸福感测量量表: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7],该量表用于测量受试者目前所体验到的幸福程度;量表由正性情感(PA)、负性情感(NA)、正性体验(PE)和负性体验(NE)4个分量表组成。正性情感包括诸如愉快、高兴、觉得生活有意义、精神饱满等情感体验,负性情感包括由于、抑郁、悲伤、孤独、厌烦、难受等情感体验。该量表包含24个条目:其中正性情感5条,负性情感5条,正性体验7条,负性体验7条;每个条目是关于情感或体验的一句描述,要求被试根据近期生活感受回答“是”、“否”或“不知道”;无论正性还是负性条目,凡回答“是”记2分、“否”记0分,“不知道”记1分;正性、负性条目得分范围0~24分,主观幸福感总分等于正性条目得分减去负性条目得分,值为-24分至+24分,为避免负分,总分加上一个常数24分,最后得分范围为0至48分。它的理论结构是情感平衡理论,认为正性情感增加一个人的幸福感,负性情感降低一个人的幸福感,总的幸福感是正负性情感平衡的结果。该量表在国内经过文化调适,已经被大家公认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和内部一致性[8]。

1.2.2 问卷调查:该研究为非实验性研究中的描述性研究,全部采用患者自评式量表和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调查者与患者沟通,解释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过程;征得患者同意后,发放调查问卷;患者填写完成,调查者检查问卷填写是否缺项,要求患者补充填全后收回;患者不能亲自填写的,以调查者提问患者回答的形式,由调查者代写问卷。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双工校对适时录入,准确核实数据;初步统计法,发现离群值,针对离群值核查原始调查表数据,以保证数据录入的准确性。对于自变量是二分类变量的资料进行独立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自变量为等级资料且服从正态分布和满足方差齐同条件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自变量为连续性资料的数据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最后以主观幸福感为因变量,以一般资料和疾病情况为自变量,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对和因变量有线性相关性的因子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并对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270份,收回260份,经核查剔除无效问卷55份,问卷回收率为96.3%,有效率为78.8%。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疾病相关资料。见表1、2。

2.2 主观幸福感得分 患者幸福感得分(26.04±9.37)分,正性情感得分(4.72±3.13)分,负性情感(3.50±2.56)分,正性体验(7.58±3.60)分,负性体验(4.90±4.02)分。见表3。

2.3 不同一般人口学资料患者主观幸福感得分比较 不同性别、婚姻、工作状况、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患者主观幸福感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患者主观幸福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4 不同疾病相关资料患者幸福感比较 病程和住院次数作为连续性资料与患者主观幸福感得分进行变量相关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合并症、是否使用胰岛素治疗,采用独立样本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5、6。

3 讨论

3.1 糖尿病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及疾病相关资料分析 本研究中,女性多于男性,这可能与群体中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有关[9],另外在实地调查中发现女性患者的参与程度和热情较男性患者更高一些。调查中大部分患者有配偶,且与家人合住;汉族人占绝大多数并且绝大多数无宗教信仰,这与我国民族的地区分布和国人的宗教信仰状况相符。文化程度中学以上占82.0%,学历层次较高;大多数患者人均月收入在3 000 元以下,中等偏低水平。大多数患者有医疗保险,这与我国城镇医疗保险覆盖率比较相符。多数患者不在岗,原因与研究对象为老年群体,多数患者已经退休在家有关。本次调查对象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这与调查目的有关,本次研究主要针对中老年糖尿病群体,1型糖尿病患者通常年龄偏小,未被纳入调查中。

表1 一般人口学资料 n=205

表2 疾病相关资料

表3 主观幸福感得分及分量表得分 n=205

表4 不同状况患者主观幸福感得分比较 ±s

表4 不同状况患者主观幸福感得分比较 ±s

指标x±st值P值性别 男(n=85)27.68±7.161.4340.153 女(n=120)25.90±10.63婚姻 有配偶(n=181)26.69±9.280.2270.821 无配偶(n=24)26.24±10.18工作 在岗(n=48)27.22±6.850.2980.766 不在岗(n=157)26.84±9.68年龄(岁) ≤50(n=27)25.78±7.262.7120.046 51~60(n=75)24.49±10.58 61~70(n=46)28.26±9.22 ≥71(n=57)28.56±8.17合住人口 独自一人(n=4)26.50±16.980.5090.729 两人(n=80)27.50±8.13 三人(n=63)25.38±9.94 四人(n=28)27.43±9.79 五人及以上(n=30)26.27±10.06文化程度 小学或以下(n=37)28.43±9.531.6510.179 中学(n=87)25.55±10.03 中专及技校(n=41)25.44±8.30 大学及以上(n=40)28.58±8.50月人均收入(元) ≤1000(n=36)25.47±10.780.5350.749 ~2000(n=83)26.72±9.16 ~3000(n=40)26.30±9.91 ~4000(n=31)27.90±7.73 ~5000(n=10)25.20±10.52 >5000(n=5)31.40±5.46医疗费用支付方式 自费(n=34)23.29±11.232.2240.087 公费(n=17)24.82±8.12 医保(n=148)27.61±9.02 其他(n=6)26.83±5.60

表5 病程和住院次数与患者主观幸福感得分的相关分析 n=205

表6 有无合并症是否使用胰岛素治疗患者主观幸福感得分比较

3.2 糖尿病患者主观幸福感现状分析 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不同一般人口学资料患者的主观幸福感没有显著差异,疾病相关资料对主观幸福感无显著影响。按主观幸福感得分高低将患者分为高分组、低分组和中等水平组,大部分患者的集中于中等水平组,但总体水平低于国内学者[10]针对门诊糖尿病患者的研究结果(31.30±10.11),说明住院患者的幸福感得分受病情和住院等因素影响,幸福感得分更低一些;同时也低于国内报道中老年群体的平均值34.6[11]。与国内报道相比,正性情感得分较低,负性情感和负性体验得分较高,故此导致幸福感整体得分偏低。进一步分析发现,低分组患者人均月收入普遍偏低(1.85±1.137),明显低于平均值(2.57±1.221);同时还发现低分组患者平均住院次数(9.19±13.149)明显高于平均值(4.38±6.641)。糖尿病患者主观幸福感各分量表得分差别比较大,与国内报道相比,正性情感得分较低,负性情感和负性体验得分较高,故此导致幸福感整体得分偏低。

3.3 一般人口学资料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中显示主观幸福感不存在性别差异,男女幸福感得分基本一致。不同年龄组患者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差异,两两比较发现51~60岁年龄组患者幸福感最低,低于61岁以上年龄组。从资料中显示,这一年龄组的患者多为已婚有配偶,其他情况与另外两组无差别。该组患者主观幸福感弱的原因考虑主要与社会因素有关,比如他们面临退休、子女就业、子女婚配等等着这些生活事件,使得患者的社会角色发生改变,在角色适应的过程中,出现负性情感和体验,导致幸福感降低。不同合住人口数及有无配偶患者的主观幸福感没有差别,但老年丧偶群体主观幸福感更高一些,这可能与患者拥有更多独立自主空间和乐观知足的情绪有关[12]。在本研究中是否在岗、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对患者的主观幸福感没有显著性影响,主观幸福感与经济收入差距和生活水平没有直接关系;这一结果与国内经济学家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报道[13]一致。主观幸福感的某个情感和体验方面有些存在差异,譬如高学历组和低学历组负性体验得分明显低于中间学历组。不同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各组患者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各组两两比较发现自费患者幸福感明显低于医保患者;对这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更深入分析发现,自费患者往往收入较低,同时又没有医疗保险;公费和医保患者他们收入高,同时有医疗保障,因此他们的幸福感明显高于自费组。这提示我们今后的医疗体制改革过程中考虑低收入人群的就医问题,使他们拥有更多可以利用的医疗和社会资源,如何为这一群体提供有效的社会保障,从而提高这一群体的幸福感;这一问题有待于政府和医疗机构以及社会各部门共同研究和解决。

3.4 疾病相关资料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有学者认为患者长期使用胰岛素治疗会降低幸福感,另外长期饮食控制,使得患者经常忍受饥饿,可能引起患者负性情绪增多。但是在本研究中患者疾病情况对主观幸福感没有显著影响,譬如病程的长短,住院次数多少以及有无合并症等等。这一结果与国内学者对慢性病患者住院患者的研究基本一致。另外该研究中患者采取不同治疗方式对主观幸福感没有显著影响,譬如是否控制饮食,是否使用胰岛素治疗等。这一结果可以用应激与适应理论解释,这些疾病相关情况作为应激源,使患者产生应激反应,其中包括认知改变等,使得患者身心调整,从而接受与适应。国外学者Linda[14]也使用了接受和适应来解释患者遭受长期病痛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持幸福状态的原因。

影响患者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15],包括该人口经济条件、社会因素、家庭环境、心理特质、健康程度等,该研究从一般人口学角度和健康角度分析对患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各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是复合作用的结果,这里只考虑了病程、住院次数、有无合并症及是否使用胰岛素治疗等四个方面的因素,考虑和分析问题还不够全面;另外样本含量不够大,信息收集过程中缺失信息较多。后续的研究中加大样本含量,从住院相关因素的其他方面详尽分析对患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1 Diener E.Subjective well-being.Psychology Bulletin,1984,95:542-575.

2 郭保林,潘玉进,马山利,等.成年市民价值观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184-186.

3 王美锁,李俊杰.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问题研究.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0:245-246.

4 叶建国,肖强,史琼,等.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7,42:108-110.

5 范东,罗阳,丁敏,等.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病人主观幸福感与情绪状态的相关性研究.护理学报,2011,18:70-72.

6 张静平,姚树桥,何国平,等.住院慢性病人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240-242.

7 戴晓阳主编.常用心理评估量表.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226-231.

8 汪文新,王宗福,李贝,等.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感得分量表在农村五保老人幸福感得分调查的信度和效度.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1330-1332.

9 马荣炜,张宏利,姚媛,等.石家庄市5678例成年人健康体检糖尿病患病率调查.临床误诊误治,2007,20:14-15.

10 范玉娟,周连华,姜文娟,等.老年糖尿病患者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060-2061.

11 刘萃侠,肖健,耿晓峰.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测量结果的正向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浅析.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23:204-206.

12 田君叶,刘均娥,岳鹏,等.城市社区空巢老人内心感受探讨.中国护理管理,2008,9:31-34.

13 亓寿伟,周少甫.收入、健康与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公共管理学报,2010,7:100-128.

14 Linda KG.Still happy after all these years: Research frontiers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later life.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Series B.Psychological sciences and social sciences,2010,65B: 331-339.

15 曹希,王秀华,谷灿,等.长沙市老年公寓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201-1203.

10.3969/j.issn.1002-7386.2016.22.040

项目来源: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编号:07270)

050011 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工会(郭莉),内分泌(王富军);河北省直机关第二门诊部(李英棉);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骨科(张秀文),内分泌科(刘素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科(於丽红);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肾内科(张俊霞);河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刘月欣),胸外科(蒋彩霞);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周慧敏)

R 195

A

1002-7386(2016)22-3495-04

2016-04-13)

猜你喜欢

正性负性主观
自我管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正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国学教育理念带给临床护理实习生的正性导向作用的研究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正性情绪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应用研究
希望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主观评述构式“很+x”认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