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卡维地洛与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对比

2016-12-06张海涛邵辉董秋立王忠明

河北医药 2016年22期
关键词:卡维地洛比索洛尔

张海涛 邵辉 董秋立 王忠明



·论著·

卡维地洛与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对比

张海涛 邵辉 董秋立 王忠明

目的 研究研究卡维地洛与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18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n=94)和比索洛尔组(n=93)。2组患者在常规基础治疗上按照各自给药方案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观察血压、心率、6 min步行试验,进行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前后的心率、血压、6 min步行试验、LVEF、LVESD、LVEDD进行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索洛尔组心率下降较卡维地洛组明显,而卡维地洛组LVEF改善优于比索洛尔组。2组患者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维地洛与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相似,可以有效改善心功能,且耐受性较好。

卡维地洛;比索洛尔;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功能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又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脏不能够提供足够的血液来满足机体需要时,导致重要脏器比如心、脑、肾及肺等严重缺血,从而出现乏力、心慌、少尿、水肿等临床症状[1,2]。该病是冠心病、高血压、风湿性心瓣膜病、扩张性心肌炎等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常见于老年群体,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心力衰竭时,心脏负荷过重可使心脏扩大,心肌肥厚,心脏功能虽得到代偿,但心脏结构的该bain会导致心力衰竭恶化,即心肌重构的双面性。因此,临床上治疗CHF,防止和延缓心肌重塑的发展是重要策略及环节。研究表明β-受体阻滞剂能够治疗CHF,减缓及逆转心肌重构,而卡维地洛与比索洛尔是目前治疗CHF疗效较好的两种药物,因此本研究对卡维地洛与比索洛尔治疗CHF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了对比,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3至2015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CHF患者187例,其中男91例,女96例;平均年龄(56±7)岁。 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n=94)与比索洛尔(n=93),2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心功能分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 NYHA)为Ⅱ~Ⅲ级,超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40%。

1.2.2 排除标准:急性心力衰竭;NYHA心功能分级Ⅳ级;收缩压<100 mm Hg(1 mm Hg=0.133 kPa);慢性阻塞性肺病及支气管哮喘;静息状态下心率<60次/min。

1.3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CHF的标准治疗,包括硝酸酯类、强心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酶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待病情稳定2~7 d。卡维地洛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20020535)治疗,起始剂量3.125 mg,2次/d,每2周后调整使用剂量,达目标靶剂量25 mg,2次/d,或达患者最大耐受剂量。比索洛尔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成都苑东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20083008)治疗,起始剂量1.25 mg,1次/d,每2周后调整使用剂量,达目标靶剂量10 mg,1次/d,或达患者最大耐受剂量。

1.4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改善情况,记录收缩压变化、心率变化,进行6 min步行试验,记录患者6 min内最大步行距离。应用超声多普勒诊断仪进行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同时也观察患者在服用药物期间的不良反应。

1.5 疗效标准 显效:心功能改善2级,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均消失或明显好转;有效:心功能改善1级,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均好转;无效:心功能无改善,病情加重甚至死亡。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6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血压、心率、6 min步行试验变化 2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2组治疗后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心率明显较治疗前减慢(P<0.05),6 min步行试验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比索洛尔组心率下降明显(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血压、心率、6 min步行试验变化 ±s

表1 2组患者血压、心率、6 min步行试验变化 ±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卡维地洛组比较,#P<0.05

组别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心率(次/min)6min步行试验(m)卡维地洛组(n=94) 治疗前133±1883±1191±8330±56 治疗后103±16*66±9*70±5*419±70*比索洛尔组(n=93) 治疗前130±15 83±1188±8323±55 治疗后102±17*65±11*62±4*#408±67*

2.2 2组患者超声心动图指标变化 2组患者治疗后LVEF、LVESD、LVEDD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卡维地洛组患者治疗后LVEF改善优于比索洛尔组(P<0.05),LVESD、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指标变化 ±s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指标变化 ±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卡维地洛组比较,#P<0.05

组别LVEF(%)LVESD(mm)LVEDD(mm)卡维地洛组(n=94) 治疗前34±653±762±7 治疗后46±9*35±6*52±6*比索洛尔组(n=93) 治疗前33±653±766±8 治疗后42±8*#38±5*54±6*

2.3 2组患者疗效比较 2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无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 例(%)

2.4 安全性评价 卡维地洛组患者中20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占21.28%,比索洛尔组患者中14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占15.0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咳嗽、血压偏低、肝功能异常及皮疹等。

3 讨论

CHF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近年来,学者们对其发生发展机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其病理生理改变主要为血流动力学异常、心室重塑、神经激素激活及炎性反应,这些因素相互影响与作用,导致病情恶化[1]。大量研究显示CHF时,肾素-血管紧张素(RAS)和交感-肾上腺素能系统(SAS)活性提高,加速CHF低排状态时心肌细胞的死亡及血管收缩增加心脏后负荷,而心脏后负荷的增高也会导致心肌细胞的死亡[2,3]。而神经内分泌紊乱是促进CHF的重要因素,其中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慢性启动及内源性炎性细胞因子的激活,会加重心肌细胞的损伤,导致左心室的重塑,同时会使心肌能量的产生与利用产生障碍,进一步使患者的心脏功能恶化[4,5]。杨广等[6]研究结果提示,心力衰竭大鼠的心钠肽、血管紧张素、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等较正常大鼠明显升高。心钠肽虽大量产生,可扩血管、利尿钠、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但心肌内心钠肽处于耗竭状态,受体敏感性下降,代偿作用不明显;血管紧张素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途径导致心肌细胞肥大或凋亡,使心肌间质纤维化;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可激活某些原癌基因的表达,触发细胞凋亡。

β受体阻滞剂通过对抗儿茶酚胺类肾上腺素能递质毒性尤其是通过β1受体介导的心脏毒性作用成为β受体阻滞剂治疗CHF的主要机制。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可通过减慢心率、延长心室充盈时间和冠状动脉舒张期灌注时间,以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能量代谢,从而有效改善心功能[7]。因此 β受体阻滞剂长期治疗具有改善内源性心肌功能的“生物学”效应。

目前CHF治疗过程中临床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药物有比索洛尔、美托洛尔及卡维洛尔。前两者主要作用于β1肾上腺素受体,能有效调节β1受体的密度,阻断交感神经,抑制交感神经的过度激活,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激活,从而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氧耗量[8]。后者是具有多种附加作用的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已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同时具有非选择性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和选择性α1肾上腺素受体阻滞作用,更完全的阻滞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有研究显示,卡维地洛与肾上腺素受体的亲和力是美托洛尔的11倍,其半衰期也长于美托洛尔,当其达到目标剂量时,可有效对抗心肌细胞的肥大、结构改变及细胞凋亡[9]。卡维地洛可直接清除氧自由基,抑制细胞膜脂质过氧化,防止细胞凋亡,抑制脂质过氧化及胶原沉积,起到抗细胞增殖及保护细胞等作用[10,11]。

本研究比较了卡维地洛与比索洛尔对CHF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显示两种药物治疗后能有效降低血压、心率,改善左心室功能,改善患者症状。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发现比索洛尔减慢心率优于卡维地洛,但卡维地洛改善左心室功能更明显,可能与其降低心脏后负荷有关。且两种药物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在CHF治疗过程中,卡维洛尔与比索洛尔遵循“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适量长期维持”的原则,均能有效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程思远, 张祖峰, 余娟, 等.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专病管理的效果研究. 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946-1948.

2 Petersen M, Andersen JT, Hjelvang BR, et al. Association of beta-adrenergic receptor polymorphisms and mortality in carvedilol-treated chronic heart-failure patients. Br J Clin Pharmacol,2011,71:556-565.

3 Ozova EM,Kiiakbaev GK,ZhD K,et al. Effect of carvedilol and metoprolol R administered with or without atorvastatin on elastic properties of vascular wall and parameters of inflamma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of ischemic origin. Kardiologiia,2011,51:39-46.

4 Bristow MR. Beta-adrenergic receptor blockade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Circulation,2000,101: 558-569.

5 Jabbour A, Macdonald PS, Keogh AM, et al.Differences between beta-blocker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an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 randomized crossover trial. J Am Coll Cardiol,2010,55:1780-1787.

6 杨广, 李小鹰. 卡维地洛、美托洛尔对心衰大鼠心功能及体液因子的影响.山东医药,2006,46:4-6.

7 Ito H,Nagatomo Y, Kohno T, et al.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carvedilol and metoprolol on ren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Circ J,2010,74:1578-1583.

8 陈瑾, 胡大一,张麟,等.卡维地洛对心脏β1、β2和α1受体自身抗体及心功能的影响.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33:498-501.

9 张明德,曹应江, 卜建学. 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血浆脑钠肽、 细胞因子影响的对比研究.重庆医学,2009,38:2603-2605.

10 Nakajima T,Ma J, Iida H, et al. Inhibitory effects of carvedilol on calcium channels in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Jpn Heart J,2003,44:963-978.

11 Sam F,Sawyer DB, Chang DL, et al. Progressive left ventricular remodeling and apoptosis late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mouse heart. 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2000,279:H422-428.

10.3969/j.issn.1002-7386.2016.22.027

项目来源:华北油田矿区医疗卫生临床医学相关研究(编号2015-HB-G11-01)

062552 河北省任丘市,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心内二科(张海涛、董秋立、王忠明),科教科(邵辉)

R 541.61

A

1002-7386(2016)22-3457-03

2016-02-23)

猜你喜欢

卡维地洛比索洛尔
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分析
卡维地洛+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影响分析
卡维地洛与福辛普利联合治疗慢性心衰疗效分析
普萘洛尔与甲巯咪唑对甲亢进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
谁为啤酒买单
比索洛尔联合依达拉奉对PCI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预防及抗氧化作用分析
美托洛尔与卡维地洛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比较
普萘洛尔治疗桥本病伴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果
2014年4月墨西哥米却肯州油梨价格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