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死教育的困境及突破

2016-12-06王子利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3期
关键词:生命教育

王子利

(聊城大学 山东 聊城 252000)

生死教育的困境及突破

王子利

(聊城大学 山东 聊城 252000)

长期以来,受我国文化的影响,一提及死亡,就觉得是很不吉利的事情,而成为国人言谈中的忌讳,教育中的缺失。死亡教育以死亡学等相关学科为理论基础,注重向人们传授死亡学的基本知识。现代教育不能忽视死亡教育,死亡教育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死亡教育不仅可以使我们真正地认识和了解死亡,树立正确的死亡态度,还能使我们更加珍惜和热爱生命。

死亡教育现状;内容;意义;措施

1 死亡教育的现状

在我国,死亡是一件很隐晦的事情。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极少会提到有关死亡的事情,认为常把死亡挂在嘴边是不吉利的。由此我们无意当中给死亡穿上了一件神秘的外衣。所以在我国很少可以说几乎没有学校会开展死亡教育。在许多孩子的模糊意识里,死亡就是“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了”,死亡就是“上天堂去了”,死亡就是“去另一个世界享福去了“。这些片段式的模糊理解并不能帮助他们理解死亡的含义。由于这些外在的客观因素导致孩子们不能得到相关的教育,而死亡教育对青少年又尤为重要。不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并不代表他们已经了解该领域的知识。孩子们通过不正当、不合理的渠道和途径在潜意识里获得的“死亡教育”,注定是不全面的、偏激的,甚至是畸形的。针对青少年屡见不鲜的轻视生命、曲解死亡和恐惧死亡的现实,死亡教育的实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死亡教育的内容

对死亡教育的目标不同学者作了不同的阐述,其中最为详细的要属学者科尔的阐述。他把死亡教育的目标分为认知的、情感的、行为的和价值的四个层面,并指出根据不同的情况侧重点有所不同。(1)认知层面上的目标:为学习者提供各种有关死亡的信息,并帮助其体验这些信息,通过提供实例以及案例讨论,帮助学生了解并能整合这些信息。(2)情感层面目标:使学生学会如何面对死亡、濒死和丧恸的情感与情绪,重点在于教导他们正确处理自己在面对丧恸时的哀伤情绪,分享并讨论哀伤的情绪体验是重要的方法。(3)行为层面上的目标:使学生知道什么样的反应是正常的,自己应该如何或帮助别人正确表现哀伤的情绪。(4)价值层面上的目标:帮助人们澄清、培养、肯定生命中的基本目标与价值,通过死亡的必然性来反思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3 死亡教育的意义

在中小学开展死亡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米尔斯等人(1976)的研究中指出,在中小学实施死亡教育的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儿童的心理健康有赖于他们对悲剧事件的了解;第二,死亡教育可以帮助降低已经习得的恐惧和错误的概念;第三,先前对死亡的教育和讨论有助于提高儿童应对未来死亡事件的能力。

4 措施

4.1 转变传统思想,重视中小学生的死亡教育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必然要面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亲人或朋友的死亡,经历由死亡所带来的痛苦,而且这种痛苦并不是短时间就可以消除的,严重的还会给人绝望之感。美国十分重视对儿童的死亡教育,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死亡,面对死亡,走出痛苦的阴影,走上健康的道路。

目前,我国大陆只有辽宁省、上海市等地区和学校进行了有关死亡教育的尝试,但仅仅处于起步阶段。鉴于此,笔者认为,政府应重视死亡教育,在中小学校园和课堂中开展死亡教育和生命教育,加强这方面的师资建设、课程设置和内容规划,加强政策干预。

4.2 深入开展生命教育的理论研究

美国的生命教育之所以能顺利开展并取得显著成效,与美国积极开展生命教育研究、重视理论指导是分不开的。我国对生命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理论研究多是从生命伦理学、医学伦理学等角度探讨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或者是停留在对西方国家和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生命教育的引进和诠释方面,还没有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理论、具有影响的著作和学派。在课程和教学领域,我国对生命教育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缺乏系统完整的构架思路和方法。我国中小学教师对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目标、操作模式、评价方式等还比较陌生。

4.3 扩大生命教育实施主体的力量

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发展也离不开国家和社会的重视与积极配合。中小学生除了接受学校提供的正规生命教育外,社会组织、民间团体、社区、新闻媒体、家庭等各种政府机构和非政府组织也是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重要力量,它们以多种途径和方式参与死亡教育、品格教育和生计教育。

进入21世纪,我国一些省市也开始开展生命教育。但是,生命教育的实施渠道还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由中小学自行组织实施。广大的社会机构和团体的参与程度不够,社会组织和家庭的教育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未能扮演好中小学生命教育辅助力量的角色。借鉴美国的做法,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第一,全国有条件的中小学,除在学校开展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以外,还应争取与社区、医院、企事业等单位合作,开展青少年课外生命教育活动;第二,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要增加面向青少年的生命教育节目;第三,鼓励社会组织募集生命教育基金,将其用于中小学生命教育,并建立专门的生命教育中心和基地;第四,引导家长帮助青少年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珍惜生命,使父母对儿童自发的、无意识的生命关爱成为自觉的、有意识的心灵引导,让儿童以完满的精神准备去追求未来的幸福人生。

4.4 完善生命教育的法律法规

制订法律、法规是实施生命教育的必要保障,这是美国及其他许多国家实施生命教育的一条基本经验。美国政府历来重视生命教育相关法规、法令的颁布,保证了生命教育的顺利实施。

我国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开展生命教育作为国家教育和发展的战略主题之一,从国家意志层面明确了生命教育的地位。这对促进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是,健全生命教育的法律、法规,使我国生命教育走上法治轨道,仍然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生命教育立法应着眼长远,将生命教育全面纳入基础教育的体系之中,对生命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及各项保障以及政府、学校、企业和社区等责任予以界定,使我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开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生命关怀的理念还应贯穿于所有立法、执法和法律监督的全过程。

[1] 肖川,陈黎明.生命教育:内涵与旨趣[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12(4)

[2] 唐若水.美国: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J].幼儿教育导读,2005,12:47

王子利(1992-),女,汉族,山东省临清市,在读研究生,聊城大学,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R318

A

1672-5832(2016)01-0248-01

猜你喜欢

生命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生命之树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从地里冒出来的生命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