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死观生
——高校加强大学生死亡教育的初探

2016-12-06高广明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3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生命大学生

高广明

(广西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0)

由死观生
——高校加强大学生死亡教育的初探

高广明

(广西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0)

当前大学生生命意识薄弱,大学校园他杀或者自杀现象经常发生。高校作为大学生成长和教育的基地,有义务加强大学生的死亡教育,预防和减少大学生死亡事件的发生。因此学校应该加强人文关怀,整合传统文化资源,借鉴外国优秀成果,合理设置死亡课程,协调多方面力量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美好的校园。

大学生;死亡教育;生命教育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伤人或者其他漠视生命的现象频频被报纸报道,如震惊全国的药家鑫案件、清华大学学生用硫酸泼熊以及今年刚刚发生的复旦大学林森浩投毒事件等等。据南京危机干预中心对部分高等学校的调查,大学生自杀率约为万分之二,比全国自杀率高出一倍。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国高校在校大学生自杀人数逐年上升,2002年27起,19人死亡,2004年68起,48人死亡,2005年达到116起,截止2006年则增至130起之多[1]。这一些触目惊醒的数据都反应了当今大学生不尊重自己的生命,在感到惋惜不已的同时,我们不禁地就会问起:他们到底怎么?为何如此年纪就想不开,这么轻视生命?我们的教育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为何我们的大学生如此残忍和暴虐?

加强大学生的死亡教育,是适应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同时有利于缓解死亡焦虑和恐惧心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大学生死亡事件的发生。死亡教育有助于消除和缓解人们对死亡的恐惧。下面就如何加强大学生死亡教育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学校应该加强教育中对于人性的关注,贯彻落实以人为本。

教育的核心是人,关怀的应是人的解放、人的发展、人的生成。大学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克服“目中无人”、“见钱不见人”或把人当作无生命的机器附属品的错误做法。就学校对学生的责任来说,不仅要授予学生一种生存的技能,更要注重人的整体生成,赋予学生一种对生命与人生的终极关怀的意识和责任感,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身心全面发展,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自然。

第二,学校应该重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整合,挖掘传统文化中积极的死亡观运用到当代大学生的死亡教育中。

中国传统文化中死亡观的内容主要概括为:死亡是一种归宿、一种令人恐惧、给人威胁的力量、一种痛苦的解脱、一种理想的追求等四种概述[2]。总的而言,国人关于死亡的理解和阐述来自于中国传统宗教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并贯穿于人们的生活、生产活动中。当然,这种思想也深深的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包括现在的90后大学生,他们自小受到的关于死亡的教育,大多是避讳的说“去了”或“走了”,在死亡观教育方面比较匮乏甚至为空白,同时也造成教育的滞后性。死亡教育应该充分结合本土的文化资源,尽管中国传统文化对死亡的回避是一种有缺憾的文化构成,但是在儒家和道家这一文化的主流中,仍然有丰富的死亡教育文化可供挖掘,无论是儒家的“舍生取义”、“杀生成仁”,抑或是道家的“视死如归”,传达的都是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对死亡的正视[3]。

第三,合理设置死亡教育课程。如开设相关的生命科学和人文科学课程,如生理学、心理学、宗教学、死亡学,介绍生命的基本知识,了解生命之谜和心理发展规律。同时应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死亡、感悟死亡从而提高学生对于自身生命价值的重视。大学生的生命教育不仅仅局限于教室里和课堂上,还体现在大学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载体作用,开展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扩展大学生的求知领域,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满足大学生的兴趣爱好,陶冶大学生的思想情操,使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健康向上、充满乐趣。特别是心理健康文化活动,更是向大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倡导珍爱生命理念的最好途径。比如在高校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开展以“感悟生命、快乐生活”为主题的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心理剧创作大赛,组织心理电影赏析、心理测试等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参与热情,为大学生搭建探索自我、发挥智慧、展示才华、激发潜能的广阔舞台。通过丰富多彩的心理文化活动,使大学生获得成长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感悟人生的美好。

第四、协调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为学生营造一个尊重生命的氛围。

家庭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的摇篮,家庭生活中处处蕴藏着关于生命意识教育的因素,所以父母应加强对孩子的关于生命意识的教育。对孩子进行生命意识的教育,应该从他们的幼年时期就开始进行。作为父母,首先要学会珍爱和尊重自己与别人的生命,并教育孩子要尊重自己、尊重他人,让孩子懂得生命的可贵。其次,要为孩子营造一种舒适和温馨的家庭生活的氛围,要使孩子能感受到来自父母亲的对自己的关爱,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和美好,以此唤起他们的愉悦的生命情感,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不怕挫折的精神,使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个性品质。死亡教育是双向的教育,是一种全民性的教育,不仅是大学生本身接受教育,更期待的是大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言行,影响身边的亲友,共同接受死亡的教育。点更是画龙点睛,他认为生命教育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死亡教育则是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4]。

法国作家蒙田亦言:“谁教会人死亡,就是教会人生活。”[5]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说,只有理解了死,才能看清人生的有限性,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生的存在,由此他提出了“向死而生”的价值理念[6]。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死亡教育作为生命教育的一种实践形式,名为论死,实为论生,旨在教育人们树立正确的生老病死观念,以科学的态度和顽强的意志保护生命,追求并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由死观生,实现“向死而生”的核心价值。[7]

[1] 庞振超,曹保印.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关于青少年轻生现象的调查和思考[N].中国教育报,2002-02-01.

[2] 刘衍永,周晓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及其现代意义[J].船山学刊,2008(1).

[3] 陈雅雪,韩跃红.从临终关怀看死亡教育[J].昆明理工大学

[4] 谢云天、徐学俊.国内地近十年来死亡教育研究述评[J].理工高教研究2007.12

[5] 胡宜安.论生死观教育的必要性和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8).

[6] 苗力田.古希腊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647.

[7] 李高峰.生命与死亡的双重变奏:国际视野下的生命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0

高广明(1991-),男,广西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主要从事学生心理健康研究。

B821

A

1672-5832(2016)01-0244-01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生命大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