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仿说”的起源与发展

2016-12-06陆珂珂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3期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哲学家柏拉图

陆珂珂

(河南大学 河南 开封 475000)

“模仿说”的起源与发展

陆珂珂

(河南大学 河南 开封 475000)

模仿说起源于古希腊,是西方最早的文艺理论,并对整个西方文艺理论史的演变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从苏格拉底延续到他的弟子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弟子亚里士多德,模仿说正式在古希腊的哲学家们手中形成了一个体例完整、自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本文通过对艺术模仿说的起源和发展发展的梳理,以及比较分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来梳理“模仿说”在不同时期和的起源和发展。

起源;发展;模仿;自然

1 “模仿说”的萌芽时期

关于艺术的起源,艺术史上出现过很多种学说,而模仿说是一种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最古老的理论,这一学说始于古希腊哲学家,其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模仿。模仿说作为西方文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丰富的发展和变化,西方艺术理论史上很多理论家和艺术家对“模仿说”都有阐述和继承发展,或者是补充修改,甚至是质疑,但是无论对这一学说给予肯定或否定,这些阐述都丰富了“模仿说”,并使它以发展变化的形态存在于理论史中的各个部分。虽然不同的理论家在各自的理论学说中对“模仿说”的论述和侧重点都不尽相同,但有一点基本一致,那就是包含了“艺术模仿自然”这一思想。

之所以说“模仿说”是艺术起源的最古老的理论之一,是因为虽然艺术起源于人类模仿本能的说法始于古希腊哲学,而现实中模仿与艺术的联系早在原始社会中就逐步形成,因此在历史意义上它所关注的是从人类原始生活开始以来人类与外部世界接触过程中模仿行为对艺术产生所起到的作用。而研究中,成为艺术萌芽的人类早期巫术思维中,也隐现了模仿的作用。

在古希腊哲学家看来,所有艺术都是模仿自然的产物。古希腊的哲学家们零散地提出对模仿论的认识之后,模仿论已经有了基本的轮廓,并且在不断地向系统性的模仿论靠近。原始时期,在巫术的驱使下,人们模仿自己的形象造出了神。赫拉克利特进一步论及了艺术与模仿的关系,而模仿这一行动最初的概念也已经清晰起来:所有艺术都是模仿的产物。再后来,人们更主要地在人对事物形象的模拟上来立论,认为文艺源于人对“自然”的模仿。此时模仿伦已经具有了基本的轮廓。

2 “模仿说”的理论系统时期

2.1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理论

公元前4世纪,从苏格拉底延续到他的弟子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弟子亚里士多德,模仿说正式在古希腊的哲学家们手中形成了一个体例完整、自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对后世文艺理论影响最大的关于模仿的理论,莫过于柏拉图的模仿说。柏拉图认为,相对于现实世界,存在一个真实的世界—理式世界。而艺术家的工作,则是模仿现实世界,比如画家模仿个别的床画出一张床。柏拉图认为,艺术作品由于模仿的对象就是模仿物,因而它只得到了事物的某一部分品质,并且比现实一世界更远远未及真实。由于人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理智化的过程。柏拉图认为,欲念会驱赶理性,支配人们的行动,给人的行为造成坏的影响,阻碍人们求知,是引人退步的。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也将艺术视为对自然的模仿,但他又对模仿的一种更加积极的看法,对亚里士多德来说,模仿是一种天然的本能和认识的模式。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模仿的对象是实实在在的现实世界,艺术不仅反映事物的外观形态,而且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艺术创作靠模仿能力,而模仿能力是人从孩提时就有的天性和本能。”通过模仿成人,孩子得以学习,作为成人,我们乐于为了模仿而模仿,我们的乐趣依赖于我们将模仿与学习相联系起来的事实,学习总是快乐的。

2.2 比较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的异同

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和亚里土多德,“模仿说”己渐于完整。亚里土多德的“模仿说”是在继承和发展老师柏拉图观点基础上形成的,更具有唯物主义的性质,但他们关于“模仿说”的观点是有区别的。首先他们的哲学基础不同:柏拉图的“模仿说”是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他认为文艺的源泉不是社会生活而是神的精神。和柏拉图以“理念”为基础的唯心哲学体系相反,亚里士多德肯定具体存在的事物是“第一实体”肯定了艺术的真实性,并且艺术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改正了柏拉图的艺术是虚构的理念观点,而且他第一个提出模仿是创造性的,是对人生的模仿。

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也将艺术视为对自然的模仿,但他又对模仿的一种更加积极的看法,亚里士多德关于知识的理论与柏拉图的不同,柏拉图强调外表与本质的截然不同,柏拉图似乎主要凭着完成作品与自然物之间的相似之处来对模仿进行思考,亚里士多德更多地是把艺术视为一个制作的过程。

3 “模仿说”的影响和演变

继古希腊哲学家之后,模仿说长久占据了西方艺术理论的中心视野,这种理论直到19世纪末仍然具有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对现实主义。西塞罗提出了艺术模仿现实的镜子说。后来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也将艺术视为镜子,认为自然与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对象。从中世纪的束缚中挣脱出来的艺术家们,努力使自己恢复到对生活本质的辨认和创造中来。直至19世纪的现实主义思潮,艺术依然是现实的摹本。典型的取向决定了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区别,现实主义更近似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艺术反映一般的要求,它是对现实有取舍的再现,作者的倾向性隐藏在叙事中,因而现实主义作品又是极大地反映作者个人的社会批判的成果。再现并不是狭隘的模仿,而是对生活主动的把握。

我认为,艺术模仿论关注的是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或者说是自然,现实世界。我们总能从现实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影响来去进行艺术活动,哪怕是再抽象的一件艺术品,总是有它的现实依据的,不可能不根据任何关于现实世界的意识去进行艺术创作,因此要辩证地去对待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合理地从现实中去汲取营养。

[1] 阿多诺,王柯平译《美学理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2] 李秀云,尹传兰著.《丈艺理论塞本问题研究》[M].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11.

[3] 伍氢甫,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4] 格罗塞.《艺术的起源》[M].商务印书馆.1984.

陆珂珂(1992-),女,汉族,河南省周口市,研究生在读,河南大学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

B502

A

1672-5832(2016)01-0194-01

猜你喜欢

亚里士多德哲学家柏拉图
船夫和哲学家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与哲学家的一天》(组诗)
柏拉图的椅子
解析亚里士多德的“修辞术是辩证法的对应物”
柏拉图《法律篇》土地与农业法条译注
让大脑绕个弯儿
哲学家的回答
重大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