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都名人祠堂楹联的当代价值探析
——以武侯祠为例

2016-12-06何丹丽

长江丛刊 2016年23期
关键词:武侯祠祠堂楹联

何丹丽 刘 敏

成都名人祠堂楹联的当代价值探析
——以武侯祠为例

何丹丽 刘 敏

中国楹联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独有的产物,在我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西蜀天府之国人文荟萃,尤其是天府明珠成都,不仅是吸纳了各路英雄豪杰,更是孕育出了“艺苑奇葩”——楹联。本文以成都名人祠堂的代表武侯祠为研究对象,着重挖掘武侯祠楹联的当代价值,以期使其成为建设“文化成都”的重要载体。

成都 武侯祠 楹联 当代价值

楹联,又称对联,俗称对子,它是从我国的格律诗词中演变而来,融合了各种传统文学的内容与形式及其各种表现手法的精华,是中华文化所独有的一种传统文学体裁,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成都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名人众多,为文化名人所列的祠堂也比较多,如武侯祠、杜甫草堂、关圣庙,双孝祠等,这些祠堂均有丰富的楹联资源。作为成都的“文化名片”[1],古老的楹联聚积了厚重的古蜀文化,显现出了蜀地的风土人情。武侯祠作为成都名人祠堂的代表,楹联文化历史厚重且哲理深厚。

一、名人祠堂与楹联

名人祠堂,也叫“专祠”,即专为祭祀某一著名人物而建的祠堂。《礼记·祭法》云:“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悍大患,则祀之。”[2]就是说,圣王制定祭法,自有其原则:一、有功于民的;二、为公务而死的;三、有安邦定国功劳的;四、为大众防止灾害的;五、保卫民众不使受苦的。凡是这等人死了,都要祭祀。《礼记》这段话指出了应该祭祀的五大类别的明贤圣哲。圣贤崇拜是中国古代人们祖先崇拜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圣贤崇拜的对象不是完全虚构的神灵,而是实有的人物或者有一定的传说根据。这些人物有的因为政绩显著、为官清廉、英勇抗战、为国捐躯等原因而受到人们的崇拜,有的则是因为恪守忠孝、品德高尚、才华横溢、心灵手巧等原因而受到人们的敬仰。他们去世以后,为了能够长期瞻仰圣贤们的光辉形象、弘扬圣贤们的崇高品德,人们选择了一些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的处所建立了各种形式的祭祀和纪念场所,这就是所谓的名人祠堂。在这些名人祠堂中,除了有高大威严的塑像等具象,最能反映圣贤先哲精气神的东西,还是非楹联莫属。

西蜀天府之国人文荟萃,尤其是天府明珠成都,向有“文人自古出西蜀”与“自古诗人例到蜀”的美名。成都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先贤圣哲众多,为先贤圣哲所列的祠堂也比较多,如武侯祠、杜甫草堂、关圣庙等,其中尤以武侯祠最为有名。成都武侯祠,因诸葛亮谥号“忠武侯”而得名,是中国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具有君臣合祀,祠堂与陵园合一的格局。

武侯祠总共有楹联28副,其中最著名的“攻心联”是被学术界讨论与研究的最多一副楹联,其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思想,对当前我国的社会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武侯祠楹联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除了有表达哲理的“攻心联”,还有赞颂诸葛亮的忠义与智慧,刘备的贤仁,君臣间的鱼水之情等内容的楹联,深刻反映了三国巴蜀的历史和人文风貌,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二、武侯祠楹联的当代价值

(一)传承成都的历史文化

成都是楹联的诞生地,后蜀孟昶的“新年纳余庆,嘉节贺长春”[3]是现存最早的春联。成都的楹联与成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紧密相连,成都许多的历史文化因楹联而得以凸现。武侯祠作为一座君臣合祀的祠堂,祠堂楹联也必然是围绕着三国的历史文化而展开。如刘备殿的楹联:“兄弟君臣一时际会,当年金戈铁马,树神旗而开西川大业;祖孙父子千古明良,今日丹楹画栋,崇庙貌而志后汉丕基”[4](后出现楹联皆引自同一本书,故不再注释),上联描绘了西蜀建立的过程,下联则由今日巍峨的祠庙,慨叹了汉室光明恢弘的过去。还有楹联如:“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则是讲述刘备三顾茅庐,才求得孔明与之安邦定国的历史事实,与此类似的楹联还有许多。武侯祠的楹联承载着厚重的西蜀历史文化,对传承成都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二)传播正能量

武侯祠作为成都名人祠堂的代表,楹联文化历史厚重且哲理深厚,继承和弘扬这份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梳理、发掘其中的正能量和闪光点,对服务于当前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价值。武侯祠楹联中蕴涵着丰富的正能量思想,特别是以诸葛亮为中心的蜀国忠臣在建立西川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精神气节,短小精悍的楹联对其进行了高度概括。首先是对为君者贤德的肯定与赞扬,如颂扬刘备贤明的楹联:“唯德与贤,可以服人,三顾频烦天下计;如鱼得水,昭兹来许,一体君臣祭祀同”,“亲贤臣国乃兴,当年三顾频烦,始延得汉家正统;济大事人为本,今日四方靡骋,愿佑兹蜀部遗黎”等。其次是对为臣者尽忠报国的赞颂,如讴歌诸葛亮忠心报国,为民谋福的楹联:“勤王事大好儿孙,三世忠贞,史笔犹褒陈庶子;出师表惊人文字,千秋涕泪,墨痕同溅岳将军”,“公本识字耕田人,为感殊遇驱驰,以三分始,以六出终,统一古今难,效死不渝,遗恨功名存两表;世又陈古冶子,应笑同根煎急,谁开诚心,谁广忠益,安危天下系,先生以往,缅怀风义拂残碑”等。最后是颂扬君臣之间、兄弟之间深厚情义的楹联。在三国历史中,蜀国君主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鱼水之情,刘备、张飞、关羽三人之间的兄弟情,都凝练在武侯祠的楹联中。如“惟此弟兄真性情,血泪洒山河,志在五伦存正轨;纵极王侯非富贵,英灵照天地,身经百战为斯民”,“兄弟君臣一时际会,当年铁马金戈,树神旗而开西川大业;祖孙父子千古明良,今日丹楹画栋,崇庙貌而志后汉丕基”等等。

(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化成都

楹联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诗中之诗”、“艺苑奇葩”。成都的楹联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包含着人文、道德、风俗等多重研究价值,因此,批判的继承、挖掘和弘扬成都的楹联文化,对于传承成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武侯祠的楹联,可以看作是凸显武侯祠文化底蕴的精装“名片”。它仅用一组具有哲理、并高度凝练的对仗句,就对祠内所祭祀名人的丰功伟绩和精神气节进行了概括,使人们在了解成都的历史和文化的同时,也传播了成都文化。

武侯祠诸葛亮殿中有一副非常著名的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清人赵藩撰书,学术界习惯上将之称为“攻心联”。何谓“攻心”,即是要求在上位者,要以人为本,通过自己的良好的行为品质与正确的处事决策,使在下位者信服;何谓“审时”,即是要人懂得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相机行事,才不会犯错。何以建设文化成都?无可争辩的要借助于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何以宣传成都文化?当然还得靠优秀的传统文化,只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代表一个古都的历史。就如一副优秀的“攻心联”,不仅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在其他领域同样受追捧。各地的游客来到武侯祠,也会首先选择瞻仰这副千古名联,感受其蕴含的人生哲理。

一副楹联,其实就是一种“文化符码”,世世代代发挥着传承民族或家族文化基因和精神血脉的作用。正是依托这“数字箴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价值观如“忠孝仁义”、“行善积德”等,被作为家风祖训被传递下来,使中国的传统文化经久不衰,熠熠生辉。因此,充分发挥楹联的文化内涵,如武侯祠楹联,这对我国的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1]肖建春.匾联文化研究——以成都地区匾额、楹联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3):105~119.

[2]王云五主编,王梦欧注译.礼记今注今译[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

[3]梁章钜.楹联丛话[M].上海:上海书店,1981.

[4]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编.成都武侯祠匾额对联注释[M].内部发行,1987.

(作者单位:西华大学)

本文系“西华杯”大学生创新创业登峰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6013。

何丹丽(1990-),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刘敏(1991-),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

猜你喜欢

武侯祠祠堂楹联
过武侯祠
梁家祠堂史话
武侯祠
孔府的年节楹联
城市热门景区周边居民社会心理承载力研究
谒成都武侯祠
祠堂,华夏山水间的独特风景
沈家祠堂
祠堂,祠堂
我与楹联缘不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