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兰亭集序》的艺术特色

2016-12-06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3期
关键词:兰亭集序情感文章

弯 山

(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四川 成都 610041)

浅谈《兰亭集序》的艺术特色

弯 山

(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四川 成都 610041)

被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常被书法家们捧为书法的瑰宝而进行模仿。它在书法艺术上的价值已流传于世,而在文学艺术上的价值却从来都被忽视。没有文学艺术价值的作品就不会有书法艺术的价值,《兰亭集序》中语言叙事含蓄深沉,情真意切等都是它所表现出来的文学艺术的价值,更具艺术特色。

兰亭集序;艺术特色;艺术表达

《兰亭集序》是一篇王羲之记叙文人宴会的序文。通篇文思深远,文辞优美,手法多样,文质兼美,赢得千古流传。下面笔者就这部作品的艺术特色作一探讨。

1 简约的笔调,淡雅的格调,描画了一幅简明的山水画

文章一开篇,作者就简约而直接地叙述了兰亭盛会的情景。无论是描写山水,还是描画树木,作品都都用极简省的笔墨进行了恰当的描述。真是惜墨如金,简约至极。盛会是在暮春之初的江南,而此时的美丽江南,该有多少鲜花吐芳争艳,真所谓“姹紫嫣红开遍”,需要详细去描写,而作者却只简单地写了山、水、林、竹、天、风。即使是写竹子,也只写它的修长而不写它的翠绿;写水,也只写它的清澈而不写它的碧绿。在文中,作者用简练的笔调极力创设了一种素雅的格调: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竹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流水急湍,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纯亮丽,晶莹明朗,生机盎然,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流连山水的惬意心情。兰亭盛会本是良辰美景、赏心悦目的乐事,然而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却没有过分流露,心中的兴奋之情也没有轻易表露。只简单地抒写饮酒赋诗,畅叙幽情,陶醉于自然之美的舒爽优雅。即使在结尾处,也只是用“信可乐也”四字简洁的总结,呈现了笔势的从容与沉稳,体现了清丽淡雅的格调。

2 多样的手法,无穷的情趣,展现了一个丰富的内心世界

作为一篇书序,文章就显得短小,仅有325字,但全文运用的表现手法却多样,它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环环相扣,波澜迭起,情趣无限。文章第一段,先从兰亭集会写起。作者首先用简洁的文字记叙了集会的时间、地点、缘由和与会人物,接着用抒情的笔调描绘了清雅优美的山、水、林、竹等自然景物,然后用这些自然风光引出与会者饮酒取乐、临流赋诗的雅兴,自然地转入叙写文人聚会的雅事,叙写与会者“一觞一咏”、“游目骋怀”的种种欢乐情景。作者在段末则以“乐”字作结,表达了与会者沉浸在美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得到审美愉悦而暂时忘却烦恼的情趣。文章第二、三段则紧承第一段的“仰观”、“俯察”抒写感怀,生发议论,由欢聚想到离散,再想到人生,深刻地阐发了生命短暂,欢乐有尽的感慨。最后作者又叙述了作序之意,强调了“生”与“死”的问题,强调了古今同慨。作者巧妙地将写景、叙事、抒情、议论有机地融合起来,使文章跌宕起伏,真切自然,极有情致,内容充实,充满无限的情趣。

3 清晰的脉络,深沉的感情,揭示了一段复杂的情感历程

《兰亭集序》不仅立意深远,文笔流畅,文辞朴素,而且感情脉络十分清晰,曲折深沉。全文共三段,每一段都突出一种情感,思路清晰:第一段写“乐”,第二段写“痛”,第三段写“悲”。情感发展的脉络简练而明晰,情感的生发深沉而多变。首先,在文章第一段作者写了五种乐:名士济济,聚首兰亭,这是一乐;山环水绕,境界清幽,这是二乐;饮酒赋诗,畅叙幽情,这是三乐;天朗气清,日暖风和,这是四乐;仰观俯察,游目骋怀,这是五乐。段末则用“信可乐也”一句作结,突出了面对自然和人文之美,作者欢乐的心情。

然而作者面对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却没有沉浸其中,而是从中引出了对生死的思考。人生在世,不管是“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还是“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人们都会为一时的顺达而满足,甚至忘记了死亡。等到对所追求的事物产生厌倦之后,自己的感情也就随着事态的变化而变化,又会想到死亡,就会生出感慨。于是作者在第二段从现实的角度深沉地抒发人生短暂、不能自主的感叹,用深沉的笔触突出了一个“痛”字。

接下来,作者考察古人的感情,发现古人也是如此,对生命的感慨是那么一致。不论古今,人们普遍看重的是生,厌恶的是死。人生代代相传,欢乐和痛苦也代代相传,没有休止。这真是可“悲”啊!第三段作者突出了人类悲凉的情感。全文分段写了“乐、痛、悲”的情感,但它们遥相照应,因果相生,形成了一个整体,环环相扣,深刻地揭示了作者内心一段曲折深沉的情感变化轨迹。

纵观全篇,短短三百字,清逸隽秀,意蕴丰富,情感多变,手法多样,在出色的艺术表达中蕴含着对生死的哲理思辨,对生命的深刻思考,文质兼美,余味悠长,千古流芳。

[1] 汪海峰.从《兰亭集序》看魏晋生命意识[J].甘肃高师学报,2009,06:9-12.

[2] 孙红.试论《兰亭集序》中魏晋风度的体现[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3,01:114-117.

[3] 廖可斌.时空感、山水癖与生命意识——《兰亭集序》赏析[J].名作欣赏,2012,25:17-19.

[4] 王菁.论王羲之及其《兰亭集序》的审美观[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12:141+157.

[5] 王莉.从文学艺术的角度重新审定《兰亭集序》的价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J].文教资料,2007,28:7-8.

[6] 黄朝猛.比较、还原与诵读:贴着作品教学的有效方式——以《兰亭集序》为例[J].语文月刊(学术综合版),2010,06:43-45.

[7] 乔永豪.《兰亭集序》之哲理美与书艺美[J].今日科苑,2008,12:199-200.

[8] 徐瑾.王羲之《兰亭集序》赏析[J].文学教育(上),2008,10:74-75.

[9] 梁玉富.《兰亭集序》的文化解读[J].中学语文,2001,09:46-47.

[10] 苏思涵,袁添翼.王羲之《兰亭集序》的文学之美[J].文学教育(上),2015,05:54-55.

弯山(1993-),男,汉族,青海西宁人,在读研究生,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G63

A

1672-5832(2016)01-0031-01

猜你喜欢

兰亭集序情感文章
爨体兰亭集序(局部)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放屁文章
台上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书画名人汇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