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12名学生带手机被劝退

2016-12-05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校规沧州义务

2016年3月初,因在校携带和使用手机,河北省沧州市第一中学(简称“沧州一中”)12名高中生陆续被劝退,这一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3月27日,沧州一中就劝退学生一事发布声明,维持对12名违纪学生的处理决定。声明还说,此次处理12名违纪学生,并非是“不教而诛”的突然之举,而是在多次告知、教育无效的情况下,为维护大多数学生的利益而做出的无奈之举。

对于禁止学生使用手机的原因,沧州一中相关负责人表示,是因为学校曾多次发现因手机而引发的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问题,如有学生利用手机登陆不良网站,个别学生甚至利用手机偷拍他人隐私或下载不雅图片、视频;有学生利用手机在考试中作弊;很多学生晚休后用手机上网、聊天、听音乐等,严重影响了自己和他人的休息。3月31日,沧州市教育局发布处理意见称,已通知12名学生在接受批评教育的基础上立即返校学习。

学生带手机被劝退是学校管理蛮横

学校若想依法依理服人,就应该在三个方面有所作为:第一,证明自己的行为是合法的,而不仅仅是符合校规,校规不能大于国法;第二,证明在这个问题上对这12名学生确实尽到了教育义务,但学生坚决不服管理;第三,与家长沟通之后,家长有没有尽到或放弃教育孩子的义务。当然,做到这几点,也只表明学校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受教育权利,但并不意味着学校可以剥夺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学校相对于学生,居于绝对的优势和强势地位,在剥夺学生的受教育权利时,要经得起法律考验。也要经得起教育良心的拷问。

教育是个无止境的工作,伸缩的空间很大,比如,针对同一个学生,教育一次还是教育十次,都可以说尽到了教育义务;再如,不论声色俱厉的教育,还是和风细雨的教育,也都可算是尽到了教育职责。因此,学校劝退或开除学生这种剥夺受教育者权利的做法,要合法合理,更要极为谨慎,不能仅仅作为杀一儆百的管理思维与管理方式。

学生带手机被劝退,舆论板子要理性

众所周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加上智能手机的普及,青少年教育问题就越发成为社会难点问题,一些不良信息会通过互联网影响着孩子的思想,无形中左右着孩子的行为。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和思想的发育、完善期,他们对于外界传递的信息的并没有一个理性的判断,加上自控力不强,懵懵懂懂间很容易被一些不良信息左右,也容易对一些网络游戏痴迷。对这个群体进行教育和引导,不仅关系着家庭的未来,更关系着整个国家的未来。从这个角度来说,学校严禁学生携带手机或使用手机很有必要,更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青少年的教育,除了学校之外,更多的还是需要家长配合、全社会的关心,不能等到孩子出了事,才来捶胸顿足地后悔。

因此,学校因手机劝退学生,舆论的板子需要理性,要理清楚学校是否对劝退的学生进行过多次教育,是否多次与家长取得联系,是否在屡教不改、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况下才做出的决定。而家长呢?也应该反思一下,对于学校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有没有尽到配合的义务,是否对于孩子患上“手机依赖症”起了推波助澜作用。

猜你喜欢

校规沧州义务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沧州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沧州分行
幸福的人,有一项独特的义务
校有校规
校规之战:“严”与“爱”何以平衡
沧州鸿发包装技术研究所
三十载义务普法情
跟踪导练(一)(4)
“雷人校规”“雷人”的原因及思考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沧州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