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梦游周庄

2016-12-05蒋可心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摇橹木屐竹条

蒋可心

全福寺里晨起的和尚用圆木敲起了钟,钟声直穿过数十里的小巷。拂晓时分。下了一夜的雨渐渐停了,天空漏出几丝光线。周庄里的人醒了。周庄也醒了。

因为追随三毛的情怀,我从沉睡中早起,想着去看周庄初醒的模样。幸运的是,我脚踩着三毛未曾买到的木屐,在青石上“哒哒”地踏出声响。伴着雨后的清新,古桥下那贤良的女子,拿着捣衣杵。在岸边敲出声响。她们扎着红绒头绳的乌黑亮丽的辫子斜躺在肩上,好一副江南佳人的模样!妇女们咬着吴侬软语。乡音在她们口中也如这雨后一般清新。

我踏着木屐,走过一个个微敞着的门,在砖雕门楼下,碧玉一般的年轻女子正清着嗓子,唱着昆曲。伴着昆曲,我仿佛看见古时的佳人。正穿着古服,对过往的行人唱着宣卷。在昆曲的间歇中,不急不慢的流水声在耳边萦绕。那水流载着数条摇橹船,船橹在水上扬起的不是波纹,而是粼粼的波光。船头摇着船橹的并不是男子。而是穿着大襟短袄的妇女。她们戴着编帽,可帽子却遮不住辫子那灵动的活力。船上并没有游客,只有一条看着十分温顺的黄狗,静静地看着远方。那古船似乎是在流水中看遍了周庄风光的老者,慢慢地在水中踱着步子,优哉游哉,有时还伴着船娘的吴歌小唱,慢慢前行。

刚刚洒在水面上的阳光,此刻似乎又躲到云里去了,与之而来的是细雨。我本着急地要去屋檐下躲雨,但前面的周庄小姑娘却并不急切,不紧不慢地撑开了一把油纸伞。脚踩着绣花绲边的布鞋,在雨中踱起步来。我停住脚步,望着那小姑娘的背影,望着那油纸伞,伴着这白壁青瓦,我竟觉得戴望舒笔下的丁香姑娘似乎从纸里走了出来。但并没有那种忧伤,而只有俏丽和芬芳。

周庄的雨是很容易失去热情的,只要一小会儿便停止了。周庄里的人似乎也习惯了这雨的淘气,不一会儿就在宅院里摆起了阿婆茶,伴着茶香,谈起了永远都不会让人感到厌烦的茶道。门槛上坐着许多老年男子,他们用满是老茧的手,将一根根竹条编成有趣的形状,本是长、直的竹条,在他们的手里却形成了完美的弧度。青、白相间的竹编成品,再着上各式色彩,就成了小摊上独特的竹编制品。

夜里,摇橹船上一片灯笼火影。游人们的啧啧称赞,双桥下的流水,还有那砖雕楼阁上的昆曲艺子,一切的美好都融合在了这烟雨江南的夜里。

从黑夜到拂晓,是长长的梦。清晨,周庄再一次睁开惺忪的睡眼。木屐、昆曲、流水,所有的声音再次飘来,周庄的碧玉淡雅,依旧停在眼前。

(指导老师:陈军)

点评

青春有梦,梦游周庄。全文字里行间尽是少女的优雅、少女的娴静、少女美好的生活画卷。周庄实也?虚也?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本文作者那淡雅的情怀,善于观察事物的玲珑心,以及含蓄隽永、婉转曲折的文风(见文中画线处的句子)。这三者,成就了这篇优美的抒情散文。

猜你喜欢

摇橹木屐竹条
传统风筝制作工艺(上)
两岸青年横泾摇橹共赴水乡之约
颜色空间直方图相交法的竹条色差分类检测系统研究*
母亲是那摇橹人
风醉了
木屐声声忆往昔
制作风筝
农桑之心
木屐
木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