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界到学界:成功转型仍需“洪荒之力”
2016-12-05郝红霞
郝红霞
内容提要 作者认为,从记者转行学者,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稳定、轻松和悠闲。相反,它需要具备搞科研坐冷板凳的定力,需要有过硬的“嘴皮子”,需要有不断满足学生求知欲望的创新能力。尤其在当前媒介变革的大环境下,既有的采编经验可能远远不能满足现有新闻教育的需要,转型者必须具备互联网基因,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未来传媒人才培养的需要。
关键词 业界 学界 转型 人才培养
我当年的转行和当前众多传媒同行离职的原因不同。
2010年,在传统媒体尚处于黄金期,我对所从事的新闻事业仍意犹未尽之时,因为“孩子陪读”的缘故,我离开了心爱的新闻岗位,选择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并踏进了教育的大门。当时之所以选择到高校任教,想法也比较单纯,因为高校工作相对轻松、稳定,我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照顾家庭和孩子。
但是,6年半的时间倏忽而过,高校任教的经历与我所设想的情境却大相径庭—忙碌、压力,不断地充电、再充电。不断变革的媒介环境,对高校新闻教育带来的新挑战,都使我像卯足了劲儿的发条,不敢有片刻懈怠。
当然,有付出就会有收获。6年半下来,我从一名“青椒”(青年教师的昵称)速成为一名“学者”,不仅承担了8门新闻专业课程的教学,还申请到了S项上海市教委的科研课题和1门上海市级精品课程。更重要的是,我先后送走的几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96,部分毕业生签约SMG、新民网等媒体单位——我似乎已经嗅到了“桃李满天下”的芬芳。
一、媒体经验的积累终身受益
上世纪90年代,是中国传统媒体发展的黄金期,早报、晚报、都市报等多种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街头报摊上,迅速壮大的传媒行业需要大批采编人员。1998年,我有幸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通过公开招考,成为了开封日报社的一名记者。
到报社报到后的第一件事情,是参加为期一周的集训。社长、总编、采编部门主任、资深记者,逐个轮流授课,什么是消息,什么是通讯,如何选题,怎样增强新闻敏感,每一次课都是满堂灌,每一堂课也都是精华。7天之后,当一大堆的新闻知识还在脑海中纠缠不清时,我们同批招聘的30名新人,便被安排在《汴梁晚报》采访岗位,开始了自己的记者生涯。
起初的日子是战战兢兢的。不知道什么是新闻,哪里有新闻;也不知道如何采访,如何下笔写稿。常常是一个人骑自行车、坐公交车到街头、公园寻找新闻,也常常是因为直到天黑也没有找到一条新闻而沮丧不已。直到有一天,我花了一周的时间,采写了一个专题报道,被老总手把手地教,又被编辑几顿“臭骂”之后,终于,稿子以一个整版的版面被署名为“见习记者×××”发表。当别人向我道贺的时候,我还难以置信:这就是新闻?
新闻是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只要你足够勤奋,只要你有一定的文字基础,只要你的脑子好使,你一定能够把它做好!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新闻从业的经历给我带来了激情、快乐、充实以及满满的成就感。每天到不同的地方采访,与不同的人和事打交道,看自己写的文章在报纸上发表,内心就有说不出的满足和快乐。当然,写好的稿子被编辑“毙”掉,找不到采访线索时的抓狂,发表了批评报道被人“警告”,也让自己每天面对着不同的压力。当记者最大的感受是: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媒体是个特殊的行业,媒体经验的积累会终身受益。尤其转行到高校从事新闻教育,生动的采访案例,丰富的从业经验,对新闻事件独到的见解,对社会问题深刻的洞察,总能吸引学生仰慕的目光。尤其在当前高校传媒院系大的软环境下,你在实践教学方面所表现的娴熟和专业、你对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所独有的优势,都将受到同仁的关注和学生的喜爱。
二、成功仍需付出“洪荒之力”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未来的转行就一定一帆风顺。借用时下流行的一句话,成功转行仍需付出“洪荒之力”。
2010年3月,新学期开学,我通过投递简历、面试、试讲等一系列招聘程序之后,终于来到上海电影艺术学院报到上岗,并被任命为刚刚成立的新闻采编专业负责人。对这个任命,我有些勉为其难,因为当时我只想平平稳稳做一名普通教师。但初来乍到,不便说什么,就这样应承了下来。
开始的日子是闲散的。我按照理想中的模式。教完课夹起书本回家,然后悠闲地看看书做做家务。但很快,我发现方向标不对。我感觉到学生对所选报的新闻专业并没有多少兴趣,他们不知道这个专业应该学什么,将来毕业之后能够干什么。作为一个刚刚组建的新专业,应该有什么样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将来能够培养什么样的传媒人才,这将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我不得不面对和思考。调查研究、查阅资料、阅读新闻学著作、研究教育学方法论……需要填补的功课真多呀,我就这样深深地陷了进去而无法自拔。
为了提高学生采编能力,我模拟媒体真实的运营环境,先后创办了校报、学院网络电视台、电子杂志、专业网站、学院手机报,之后又开通学院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与此同时,成立了全媒体实训中心,将专业内所有教师纳入进来,全方位开展媒体实践教学。实训的方式是定员定岗,首先按照学校的行政及教学岗位,将学生分成不同采访战线;然后按照采编岗位,将学生分为文字记者、摄影记者、摄像记者、剪辑、校报编辑、手机报编辑、新媒体编辑等;教学的形式是将课堂变成新闻采编例会。为了实施有效的管理,我借鉴媒体对记者的评价模式,采取“以件计绩”的考核方式,如采写1篇新闻稿件计10分,拍摄1张新闻照片计5分,拍摄剪辑一条视频新闻计20分等等。这样的实践教学方式,不仅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增,而且因为真刀真枪的考核机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
不过,这种教学方法,需要教师付出巨大的精力,这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一篇新闻稿件从前期的策划、中期的采访,到逐字逐句的修改,再到编辑的版式设计,每一关每一环都离不开任课教师的跟踪指导。任课教师的电脑里装着全部同学的电话号码,同时任课教师手机也24小时对学生开放,学生遇到采访问题随时随地可以和老师沟通。为了不影响白天正常的教学任务,教师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几年下来,我们带领学生完成校报32期,手机报20期,视频新闻上百条,微信发表稿件上百篇。学生动手操作的媒体采编技能也得到明显提高,2014年,新闻采编专业的一名学生荣获“人民网最具潜质新闻人”称号。
对于这种超常规的教学方法,我也曾经怀疑过。但查阅资料发现,以“实践教学”闻名的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就创办了广播、电视、杂志和网站等多个商业性媒体。密苏里新闻学院KOMU电视台的新闻采访、写作,以及编辑、制作和播出就主要是由新闻学院的教授和学生承担的。《哥伦比亚密苏里人报》也仅有少数全职人员,该报是新闻专业学生在此学习报业采访、写作、编辑、管理和广告发行的好课堂。一般老师任编辑,学生当记者。这些发现,使我对自己创立的教学模式有了信心。
在这样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我申请到了一些与之相关的科研课题,对我的探索起到了很大的帮助。2011年,我获得了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资助,到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师从严三九院长学习深造;2012年,我申请到了上海市民办高校骨干教师科研课题《全媒体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13年,我申请到了上海市民办高校重点(重大内涵建设)科研课题(第一期)《基于云计算的全媒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资助金额20万人民币);2014年,我所开发并负责的课程《手机报编辑与制作》,被授予上海市级精品课程;2015年,我所撰写的《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被评为上海市高职高专院校“优秀人才培养方案”。目前,我所承担的上海市民办高校重点(重大内涵建设)科研课题(第二期)(资助金额40万)也正在进行中。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由此品尝到了由任教而带来的职业成就感。特别是我的学生,当他们活跃在大大小小各种场所,身背摄像机,手持采访本,像模像样地进行采访,并不断向我反馈他们的所思、所想、所获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三、扪心自问:转型,你准备好了吗?
在一篇探讨记者转型的文章中,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针对媒体人转型这个问题,提过这样一个问题:“传统媒体出现了离职潮,不禁使我想起当年党政机关人员离职下海的情景。离职下海不乏成功之士,但也有败下阵来的。正准备转型的媒体人需有心理准备,转型可能付出较大代价,问你一句:底气足吗?”
在此,我也想问一句:转型,你准备好了吗?从记者转行学者,并非想象的那么稳定、轻松,也并非想象的每年拥有两个法定假期的悠闲。相反,它需要你具备搞科研坐冷板凳的定力,需要你有过硬的“嘴皮子”,需要有不断满足学生求知欲望的创新能力。尤其在当前媒介变革的大环境下,你既有的采编经验可能远远不能满足现有新闻教育的需要,你必须具备互联网的基因,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未来传媒人才培养的需要。
编辑 张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