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杀死工匠

2016-12-05

珠海 2016年4期
关键词:手表瓷器瑞士

杀死工匠

叶檀

叶檀,知名财经评论家、财经专栏作家。《每日经济新闻》主笔、《解放日报》经济评论员,央视财经频道特约评论员。曾获《南方人物周刊》2008年度青年领袖、中国证券市场20年回顾与展望论坛20年最具影响力财经传媒人奖等奖项。主要从事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金融等领域写作。著有《拿什么拯救中国经济》、《中国房地产战争》。

前些天参加家具行业的会议,在坐的人讨论得非常热烈,业内人士承认有工匠精神存在,一个最明显的案例就是,木匠出身的领导带领的家具企业,质量普遍好一些,而其他营销等出身的会弱一些。

但是,在坐的人都承认,现在工匠精神在削弱,再过两年,工匠精神有可能就没了。今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是“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工匠精神之所以能够维持,是需要给工匠高价的。

我们都说瑞士手表好,瑞士手表是精密机械与工匠精神相结合的典范。当今瑞士制表界大师菲利普·杜佛则是极致,他曾说:“对我而言,做表必须这样,机芯、表盘、表壳甚至每一个螺丝和凹槽都必须是我用一双手亲自打磨的,每一个细节都要完美,哪怕它隐藏在肉眼根本看不见的哪个角落。机器是做不出来这种感觉的。”他从15岁到60岁,一共做了165块表。

他还说,“我做的每一块手表,我都知道它们在哪里。所有买过我的手表的人我都认识。每到圣诞节,他们会给我寄圣诞卡。我到日本的时候,人们会过来看我,和我一起待上10分钟,聊聊他们的表,让我觉得很温暖。”

这上升到对精神层面的极度追求,任何一种奢侈品、工艺品能够传承,都来源于细节上对精神层面的极度追求,但我们不能忘记一件事,这些手表都——很——贵!

香港苏富比2012年珍贵名表春季拍卖会上,杜佛的一块粉红金双轮双置大小自鸣三问腕表以482万港元(含佣金)成交,大家认可杜佛的表艺诚意,并且相信,百年之后杜佛表必然升值。中国沿海曾经有不少红木艺人,曾经用一生的心血,精心制造红木家具,而现在所剩无几,即使剩下的也要被粗糙制造挤出市场。

绝大多数消费者怀着赚便宜的心理,希望以淘宝价买到优质商品。对不起,这种恶性竞争的环境下,是不可能出现工匠精神的,绝大多数未被认可的工匠会饿死。这些消费者只配出现在骗子横行、假冒伪劣盛行的市场,反过来说,正因为假冒伪劣盛行,使中国不可能大规模出现工匠。

有一些消费者会感到委屈,我愿意出高价买工匠产品,但谁知道出了高价买的是地摊货,哭都没地方哭,我还不如直接砍个低价,起码不要当猪头三。

这就是恶性商业土壤。如果工匠注册了自己的商标,费十年功力打造出自己的品牌,结果两年之后被“山寨”烂大街了,工匠会吐血。

我喜欢瓷器,经常在瓷器里面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一款创新产品精细打造,花朵叶片美妙绝伦,花5000元在商店买一个回家,第二年再去那个城市,发现地摊上全是同样的产品,500元就能搞定。要仔细看才会发现,细节部分精致度有所不同,地摊上的东西在叶片、花朵衔接的背后都是毛刺,但你无法对每个花瓶都进行同样的验证,这样的结果,必然导致5000元一个瓷器没多久就绝迹于江湖。

现在所谓苏州的刺绣可能是河南刚到苏州的广场舞大妈绣的,景德镇的名家瓷器很可能是三传的徒弟制造的。由于无法分辨出哪些是工匠产品,因此无法准确定价,有的甚至连工匠本人都在招一堆门徒仿制自己。小野二郎90岁了还在亲力亲为捏寿司,杜佛从1989年开始用他的名字开始制表起,所有的表全部由自己亲自制造,所有制表工作仅有一位助手参与协助。

家具行业、服装行业一些所谓的设计师拿着照相机四处拍,在桌脚和裙边稍微改一改就成为自己的设计,可笑的是,居然没有法律手段阻止这种无耻的行为,你说,中国的工匠干嘛还要辛苦自己去设计呢?

要重视工匠,除了给受到市场认可的工匠以高薪之外,在保护知道产权和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方面,必须再有非常规的手段。除此之外,还有完善的工匠制度。在工匠培养方面,不外乎有两种,传统的学徒制和高效体面的职业技术培训。瑞士有三分之二的学生选择做学徒,学徒制的职业教育是瑞士钟表业成功的一大法宝。在中国大部分人只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背景下,大力发展专业职业教育,让爱做西点的做西点,爱做旗袍的做旗袍,爱做钟表的做钟表,才能避免双鸭山与武钢式的转岗之忧。

我们现在的制度,从教育到薪酬到造假到价格竞争,每一项都是工匠“杀手”,只有彻底颠覆了这种状况,工匠才有脱颖而出,“工匠精神”才会光芒四射。

猜你喜欢

手表瓷器瑞士
是谁拿了手表
谁偷走了手表?
瓷器中的文人雅趣
解析元代瓷器——釉里红瓷器和钧窑瓷器
为什么瑞士巧克力这么出名
手表
嘻嘻猴手表
2008年至2016年4月罐类瓷器成交TOP20
瑞士镇迷阵
“洪州窑”瓷器赏与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