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微”世界中民警的媒介素养

2016-12-05姚晓莉

现代世界警察 2016年2期
关键词:汕头公安舆情

文/姚晓莉

提高“微”世界中民警的媒介素养

文/姚晓莉

为确保新媒体时代公安机关的服务工作科学、规范、有效地开展,提高民警媒介素养迫在眉睫。

转变理念,以积极的姿态在网络上发声

当代公安是服务型公安,公安微博、微信应通过主动分析公众需求,提供公众需要的信息,实现与公众的互动。领导层面要重视网络舆情,积极推进网络事件的解决。民警要树立“人人都是警方网络发言人”的思想,重视与网民在线沟通与交流,做“网络群众”的熟人。对于群众的合理诉求和期待要作出快速反应,对暂时做不到或不能做的事,也要坦诚、恳切地说明原因,以最大限度获取群众的认同。

提升能力,以专业素养面对公众

要做好新媒体舆论应对工作,民警的能力素质至关重要。一是民警的法律素养要过硬。对网民的质疑能够进行有理有据的权威回应。二是提升专门人员危机管理和议程设置能力。这是当前普遍欠缺的能力,重点要提升对网络舆情预警能力、议题设置能力、网民心态了解能力以及时机把握能力,能够在舆情应对中掌握话语主动权。三是要加强网络语言运用能力。要善用“网言网语”,学会平等交流,做到睿智幽默,构建没有隔阂的沟通环境。四是要提升网络舆论辨析能力。在海量信息中掌握“网络群众”的主流民意,特别是“意见领袖”关注的热点、焦点,对有可能引发“网络舆情事件”的信息要及时介入,提前引导,防患于未然。五要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做到善待媒体和善用媒体,不断提升应对媒体的能力水平。

整合宣传资源,开创公安群众工作新局面

互联网正在改变社会生活形态,微警务正在改变中国公安机关和百万民警的工作和生活,同时也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提供了新的平台。充分利用新媒体等方式方法已成为开展公安群众工作的主要途径和必然选择。公安机关的宣传工作者要以“接地气”的态度扎根基层,注意发现典型、发现闪光点,对于身边好的事迹要注意及时发现、及时宣传。要适应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特点,扩大信息发布的主体,在依托专业化公安宣传力量的同时,进一步拓展宣传队伍,深度整合宣传资源,实现公安宣传专群结合、力量统筹、协调联动,确保效应最大化。2014年,《汕头警视》栏目组以因公牺牲的汕头交警陈文航同志真实事迹为蓝本,自编自导自演微电影《职责》,通过典型形象塑造反映队伍廉洁奉公、恪尽职守的精神风尚。该节目在优酷网等网站播出后,受到网友的高度关注和点赞好评,并在汕头市“清风正气,廉洁汕头”微电影作品征集评选活动中荣获银奖。《职责》的编导人员表示,在制作《职责》过程中既传播了正能量,自身也收获到满满的正能量。这样的作品之所以引起警队内外广泛关注,重要原因是作品内容来源于生活、不矫揉造作,呈现了真实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像微电影这样真实、“接地气”的微表达、微释放,既能引起社会共鸣,又能提振警队士气,获得价值认同。(作者系汕头市公安局宣传科副股长)■

猜你喜欢

汕头公安舆情
博物馆:上海公安史图片展
汕头牛肉丸
汕头17岁少年“娶”13岁女孩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从汕头到上海:国民政府的“废两改元”之路(1925—1933)
诗画汕头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数字舆情
数字舆情
消费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