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 音

2016-12-04赵欣

企业文明 2016年3期
关键词:楼继伟工匠供给



★声 音

厉以宁谈供给侧改革:与其养亏损的企业不如养职工

2016年3月6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会上,人民日报提问称,在提高供给侧、供给系统质量与效益的同时怎样做好加减法?操作过程中可能遇到哪些难点。

厉以宁说,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讲,可以从需求方面发力,也可以从供给侧发力。在当前中国之所以强调从供给侧方面发力,进行结构性改革,主要是形势摆在这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经济发展得更好。困难大体有两个,第一个要调整结构,要关停一些企业,就会遇到一个问题,职工下岗怎么办?所以中央现在的政策是包下来,与其养亏损的企业,不如养职工。因为职工经过培训可以重新到工作岗位。第二个困难在于补短板,补短板必须创新,也必须在结构上做一些调整。但我们有信心可以克服这些困难。

楼继伟:别等站在悬崖边再改革 中国有幸还有改革空间

2016年2月26日上午,在G20上海系列会议间隙举办的OECD经济政策改革“力争增长”报告发布会上,楼继伟进行了简短演讲,他提醒各国,越推迟结构性改革,改革空间越小,别等到站在悬崖边再改革。

在这个简短演讲中,楼继伟表示,中国比较有幸,还比较有改革空间。虽然我们也还有许多问题,但是我要提醒的是,空间是在变化的,越推迟结构性改革,越侵蚀改革空间,就是让自己站在悬崖边上。大家往往更关注短期的问题,这没有错,但是我认为更加需要关注长期的问题。

沈丹阳:外资以并购方式参与国资改革 应予以积极支持

2016年3月2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商务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外资以并购方式参与国企改革,应予以积极支持。在当前我国资源能源承载力有限的情况下,通过鼓励外资并购,有利于盘活供给存量,有利于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引入国际领先的管理经验,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据悉,为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商务部下一步将要把利用外资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区域结构紧密结合起来,发挥引资、引智、引技协同效应。同时,加强外商投资法律体系建设,加快修改“外资三法”,制定外国投资法,争取在2016年报送全国人大审议。

去产能须把握人员安置大局

在供给侧结构改革中,去产能位居五大任务之首,而对于去产能过程中产生的劳动力转移问题也引发了高度关注。妥善解决职工的安置与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化解过剩产能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也关系职工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大局。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2月29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煤炭和钢铁这两个行业作为去产能的切入点,初步统计共有180万职工需要分流安置。中央财政将拿出1 000亿的奖补资金,用于去产能过程中的职工安置,鼓励企业依靠现有的场地、设施、技术开辟新的就业岗位,让分流出来的职工在本企业继续就业;距法定退休年龄五年以内,可以实行内部退养。对不能实行市场就业的困难职工,政府将开辟公益性岗位进行托底安置。

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要补的“精神之钙”

“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出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正摆脱低端竞争格局,中国制造正在向中高端迈进,“工匠精神”正是中国制造亟待补上的“精神之钙”。

工匠精神,是生产者、设计者在技艺和流程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以质量和品质赢得行业领先和消费者信赖的精神。工匠精神体现了一种踏实专注的气质,在切磋、琢磨的钻劲背后,是对品牌和口碑的敬畏之心。

当前,中国经济正在深度结构调整,这为那些在品质、创新上有远大追求的市场主体创造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形成崇尚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需要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战略眼光,持之以恒地“补钙”,从职业精神的培养,到职业教育的改革,再到荣誉体系的激励以及文化土壤的培育,多管齐下形成合力,才能让中国制造的筋骨更强健、品牌更响亮。

猜你喜欢

楼继伟工匠供给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工匠神形
楼继伟卸任财政部长,那些“思考与梦想”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工匠赞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