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地方工科院校《园林植物学》教学改革思考

2016-12-04刘慧

绿色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植物学园林植物工科

刘慧

(桂林理工大学 旅游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新时期地方工科院校《园林植物学》教学改革思考

刘慧

(桂林理工大学 旅游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摘要:基于地方工科院校风景园林专业《园林植物学》教材选用难、教学课时少、教学条件弱等教学现状,提出了在新时期《园林植物学》教学应充分结合“互联网+”技术的应用,重点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及实践教学模式,以期更好地促进地方工科院校风景园林专业的发展。

关键词:地方院校;园林植物学;教学改革

1引言

据统计,截止2015年全国开设风景园林专业的高校有100余所,其中大部分是地方院校[1]。一方面,风景园林一级学科的设立,对规范学科教学,优化师资队伍,培养合格专业人才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以网络公开课、慕课(MOOC)等为核心的开放、共享教育资源对地方院校风景园林专业一些基础性强的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挑战,同时,由于地方工科院校师资相对薄弱、教学资源相对匮乏、课时设置较少、学生相对忽视等原因,《园林植物学》的教学成效往往不佳。

2《园林植物学》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园林植物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是风景园林专业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2013年发布的《高等学校风景园林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也进一步明确了《园林植物学》作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及其在风景园林专业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2]。作为地方工科院校,桂林理工大学自2007年开设风景园林专业以来,一直重视《园林植物学》及相关课程的教学与专业教育,成效显著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2.1教材选用难

在农林院校园林植物类课程主要由《园林树木学》、《花卉学》组成,北方院校的教材选用主要以陈有民教授主编的《园林树木学》、张天麟教授主编的《园林树木1600种》为佳,南方院校的教材选用主要以庄雪影教授主编的《园林树木学(华南本)》为宜,《花卉学》课程则大都选用包满珠教授主编的《花卉学(第三版)》。这些权威教材主要以讲述园林植物的分类、习性、生长发育及栽培管理等为主,相对地方工科院校学生来讲,其内容多、专业深、涉及面广,对学生的要求甚高,同时《园林植物学》的教学必须密切联系学校所在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园林应用现状[3],目前相关其他教材又或多或少存在较大不足,选用合适的教材比较困难。

2.2教学课时少

对于《园林植物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农林院校大多安排80学时的课时,且农林院校一般开设植物学、园林花卉学、草坪学、园林苗圃学等相关课程[4]。而桂林理工大学将《园林植物学》作为必修课,教学课时只有48学时,严重偏少,且缺少相关课程的支撑。而《园林植物学》教学内容繁多,涉及面广,促使教师的讲课蜻蜓点水,不能深入,学生的学习囫囵吞枣,一知半解,教学效果不理想。

2.3教学条件差

由于一般的地方院校开设风景园林专业时间不长,缺乏相关树木园、花卉温室、苗圃等教学设施,教学条件较差,造成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主要以课堂讲课为主,实践教学普遍不足,学生对园林植物的相关知识掌握也只是停留在书本上,一到实际应用就两眼摸黑。

3 《园林植物学》教学改革探讨

新时期,以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地方工科院校应充分把握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及教学实践等四方面对《园林植物学》等相关课程教学进行全面改革,以克服教材、课时、教学设施等诸多不利因素,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里掌握园林植物学相关专业知识,为未来从事风景园林事业打好坚实的基础。

3.1改革教学内容,强化就业导向

作为地方工科院校,桂林理工大学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风景园林专门人才为目标,在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及教学计划实施中强化以就业导向为理念,因此改革《园林植物学》教学内容应充分突出应用性与适用性。应用性主要体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更多关注园林植物的习性、观赏特性和园林用途等内容,减少对园林植物的分类、分布、生长发育、栽培管理等内容的教学。适应性主要体现在应结合地方高校主要生源属地(广西)和就业去向(上海、广州、深圳等)选择适用性较强的教材以及讲授针对性较强的内容,如选择庄雪影教授主编的《园林树木学(华南本)》为主要参考教材,重点讲授木兰科、山茶科、樟科、木犀科、棕榈科等内容,并以南方园林植物应用景观效果为案例进行实证,以提升学生毕业后适应社会专业需求的能力。

3.2改革教学方式,增强课堂互动

目前,多媒体教学的广泛使用让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更多的知识与信息,使教师的讲授简单易懂,学生的认知更加便捷,特别有助于园林植物类课程的教学。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信息量过大,幻灯片展示速度又快,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往往跟不上节奏,真正掌握知识的效果不佳。因此,在教学中增强课堂互动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十分必要。一方面,教师充分运用声、光、色俱全的多媒体课件把园林植物的花、果、叶及整体形态特征形象直观地讲授给学生听,并通过课堂提问式互动,启发式、参与式教学提升学生对园林植物理论知识的兴趣;另一方面,通过布置相关教学内容让学生课堂讲授与分享心得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把枯燥、生涩的园林植物理论教学内容融入到学生的平时学习、生活中去,既节省课堂教学时间,也能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3改革教学手段,共享网络资源

“互联网+”背景下,随着更多知名高校的网络公开课免费共享以及“慕课”、“微课”等日益盛行,传统的一本教科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或者单纯的PPT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和方法面临挑战,地方高校教师应审时度势,积极适应新技术发展,在《园林植物学》教学过程中主动寻求变革。

3.3.1共享教学资源

教师可通过创建自己的互联网教学空间,与学生共享相关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从学校课堂教学进入“在线导学”模式,实施网络课堂教学,加强两个课堂的教学,以弥补课时不足的矛盾

3.3.2“翻转课堂”

即教师通过制作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把传统的“先教后学”转变为“先学后教”,以节省教学时间,增强课堂对话和讨论,并强化对园林植物相关视频讲座、电子刊物、植物图库等网络资源的学习。

3.3.3“微课”互动

即针对园林植物某些重点、难点、疑点制作“微课”资源,并通过教师个人教学空间、微信、微博、QQ等传播给学生,增强相关知识学习的针对性与目的性,更好地调动学生课外学习的热情。

3.3.4网络资源分享

推荐和引导学生关注有关园林植物网站、微博及微信公众号,如中国植物图像库、中国自然标本馆、中国风景园林网、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等行业知名网站及园林植物识别类APP等优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启发、引导学生自我学习。

3.4改革实践模式,提升教学效力

《园林植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和运用性很强的课程[5],由于地方院校由于园林植物实践教学基地普遍欠缺,应积极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课堂实践与网络实践相结合,以提升《园林植物学》课程的整体教学效力。

(1)对接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在野外进行现场课堂教学。如在春季木兰科、蔷薇科植物盛花期时,可直接选择在课外进行现场教学,便于学生对木兰科植物的形态特征、观赏效果及园林应用的深入认知。

(2)协调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选择桂工校园、桂林市区公园、植物园、街道及居住区等进行实践教学,认知、调查园林植物的实际应用及景观效果,加深学生对园林植物的感性认识。

(3)融合课堂实践与网络实践,充分利用植物识别类APP等网络软件资源调动学生主动认知和获取园林植物的能力,要求学生采集标本、拍摄图片、记录形态特征、观赏特性及园林应用等,每个学生都能做到识别200种以上常见园林植物,增强园林植物学实践教学效力。

4结语

中国园林是世界园林之母,有着极为丰富多样的园林植物种质资源。园林植物类课程的教学目标并不在于教师传授了多少具体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掌握园林植物的相关特性,学会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的各种功能并合理搭配植物,营造多彩多姿的园林景观[6]。总体来说,地方工科院校由于办学时间短、办学条件较差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其园林植物类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也应根据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在“互联网+”背景下,积极主动地进行相应的改革,以期更好地促进地方工科院校风景园林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风景园林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风景园林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2] 孟亚凡.美国景观设计学的学科教育[J].中国园林,2003(7):53~56.

[3] 林广思.回顾与展望——中国 LA 学科教育研讨(2)[J].中国园林,2005(10):73~78.

[4] 刘秀丽.“园林树木学”实践教学的方法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13,31(1):53~55.

[5] 于晓南,张启翔.园林树木学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10,28(2):62~64.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3-0189-02

作者简介:刘慧(1979—),女,主要从事园林植物应用与绿地景观建设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016-02-01

猜你喜欢

植物学园林植物工科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新工科”和OBE模式下的车辆工程实践课改革
四川发现兰科植物新种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究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建立园林植物的遗传转化体系
浅析颐和园园林植物景观的变迁与发展
关于“植物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初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