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记者型主持人的新闻素养

2016-12-03桑薇张莹

大观 2016年10期

桑薇 张莹

摘要:记者型主持人,顾名思义,既具有记者的身份,又具有主持人的的身份,作为“记者”这重身份,要具备一定的新闻素养。记者型主持人要有新闻敏感性,要充分追求新闻真实性,同时,要学会深度挖掘新闻素材,以及准确捕捉新闻细节,记者型主持人的第一身份是记者,需把握好这一点,具备必备的新闻素养。

关键词:记者型主持人;新闻素养;新闻敏感性;新闻真实性;新闻素材;新闻细节

在现代电视研究中,我们常常听到记者型主持人的字眼。在1980年的《观察与思考》中,主持人出镜并以新闻评论员的形式来与观众面对面的交流。在1993年的《东方时空》中,主持人不仅仅要在演播室播报,还要深入现场,对新闻进行采访和评论。在《焦点访谈》中更加发挥了主持人对新闻的参与能力和主持人的创造性。随后的《新闻调查》也在彰显了主持人对新闻的采集、整合以及报道的能力。记者型主持人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

记者型主持人,顾名思义,既具有记者的身份,又具有主持人的的身份,作为“记者”这重身份,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新闻素养。

一、对新闻敏感性的感知

新闻敏感是指记者或者主持人能够迅速发现新闻线索,对新闻线索的新闻价值含量进行迅速的判断,找到其中的价值点。

形象敏感是新闻敏感的重要方面,做为电视记者层面,在现场采访时,要在现场找到一些有新闻价值的形象,包括画面形象和声音形象,因为形象往往能更好的解释新闻和表现新闻,这就是记者的“形象敏感”。

笔者在拍摄《最美儿媳——百岁老人的守护天使》时,由于老人已经102岁,行动不便,吃喝拉塞都在床上,记者拍摄时,只拍摄到了儿媳冯淑兰洗弄脏的床单和衣裤,却没注意到镜头的那一面,老人正在默默的流泪,当镜头转过去是,老人已经默默擦干了眼泪,这样新闻的表现力就不强了。

新闻敏感和形象敏感要求记者在采访现场迅速对新闻价值进行判断,并对新闻进行有效的选择和记录。

在2013年雅安地震的报道中,出现了很多感人的瞬间,如母亲被救出后仍死死抱着孩子、救援车翻下山崖,消防官兵合力抢救、雅安“微笑女孩”我没事我不哭等,拍摄到这些画面,也证明了现场记者优秀的新闻素养。没有新闻敏感和形象敏感,是不可能拍摄到这些画面的。

记者型主持人兼具记者身份,外出采访拍摄,要悉心观察,感知新闻敏感性,迅速判断新闻价值,留意细节,才能留下最具价值的新闻素材,传播给受众最真实的新闻事实。

二、对新闻真实性的把握

新闻真实性是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新闻是真实的,经得起推敲的,事件真实、过程真实、叙事真实。

如2013年的一条新闻报道,说老百姓密切关注的先看病后付费制度,全国已经有多个省份开始试点。可是经证实,这条新闻不符合客观事实,相关部门做出了解释,这是一条假新闻。

记者与主持人之间的断层造成了假新闻的出现。而记者型主持人恰好能弥补这一缺陷,他们即是记者又是主持人,深入采访又负责主持,所以记者型主持人必须充分追求新闻的真实性,去判断新闻,验证新闻,确保真实,再传播给观众。

三、对新闻素材的挖掘

“记者”这一身份,要求记者型主持人需要具有质疑精神,学会追问,追问新闻背后的新闻,把追问到的点串联成线。所以,主持人应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把追问到的点层层推进,对新闻素材进行深度的挖掘。

《新闻调查》2014年1月11号播出了一期节目《夺命快递》。焦女士的丈夫因签收了一个快递致死,主持人张晓楠根据这一新闻背景展开层层调查。

拿到线索,记者产生了疑问:童鞋快递上为什么会沾染氟乙酸甲酯呢?氟乙酸甲酯作为有毒物品为什么会用快递进行运输呢?在运输过程中都有安检,又怎么会一路顺畅到达目的地呢?记者一步步层层递进,结果每一个质疑的背后,又发现了新的问题。根据对新闻的更深一步的挖掘与逻辑思考,折射出快递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快递安全运行问题。

麦尔文教授将报道分为三层,第三层是“解释性报道”。第三层报道,要学会挖掘素材深层次的价值,丰富新闻的本质,作为记者,不能仅仅知道事件,还要知道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以及在遇到类似事件我们应如何处理等,而这些,我们都不能直接获取,只能通过第三个层次,深度挖掘。

四、新闻细节的捕捉

记者型主持人在进行采访报道时,要重视细节的作用,要学会捕捉现场,捕捉现场的新闻细节,那么,记者型主持人怎样捕捉新闻细节呢?

在采访报道是,通过询问和观察,尽可能多的捕捉细节。一方面,仔细询问现场目击者,如果事件发生时不在现场,需要随后到现场采访,那么只有多跟事件的目击者沟通,采访其事件发时的情景,通过对目击者的采访,在脑海中还原现场,寻找事件发生时的细节。另一方面,留心观察,记者在采访中多观察,多留意,包括事件发生时的环境,以及采访对象的表情和动作,通过留心观察,捕捉细节。再者,就是多思考,有些细节会有所隐藏,并不能直接取得,这时,记者就要深度的挖细节。

《新闻调查》节目《长风二村》中,主持人杨春就通过大量微小的细节来深化了主题,关于空巢老人艰难生活。

杨春通过杨老伯家里的挂历,表现了老人喜欢热闹的心理。通过询问当时的情景,丰富了新闻信息,表明了老人独自在家的危险程度。通过老人反锁的门,突出了老人心理上的不安全感。而居委会干部的工作计划之满,也表明了空巢老人之多。老人对老伴的追忆,扩大了老人的孤独感,而老人家里的门把手,说明空巢老人需要关爱。而这种种的细节,真实的表明的现代社会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备受经济与医疗的困扰,主题意义自然而然的深赋其中了。杨春是一名优秀的记者型主持人,他对细节的重视,使这期节目生动而发人深省,这也说明,对新闻细节的重视,是记者型主持人的必备的新闻素养。

总之,记者型主持人的第一身份是记者,并不是说,所有的记者型主持人都要有记者的从业经验才有资格称之为“记者型主持人”,而是说,记者型主持人要具备记者的功底。作为记者,要有新闻敏感性,要有自己独到的对新闻选题的把握,并且策划、采访,撰写新闻稿件,要追求新闻的真实性,要能够深度挖掘新闻素材,准确捕捉新闻细节,这些基本的新闻素养是必备的。

【参考文献】

[1]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2]黄匡宇,黄雅堃.当代电视新闻语言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3]吴乐珺,唐泽.解构深度——中外电视调查性报道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4]雷蔚真,朱羽君.电视采访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桑薇,女,籍贯:山东潍坊昌乐。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工作单位:泰山学院,现有职称:助教,研究方向:电视文艺理论。

张莹,女,籍贯:黑龙江省拜泉。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大学助教,研究方向:影视批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