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录音制作中的心理关照

2016-12-03谢倍伟广东广播电视台广东广州510012

演艺科技 2016年2期
关键词:录音师演播传声器

谢倍伟(广东广播电视台,广东 广州 510012)

录音制作中的心理关照

谢倍伟
(广东广播电视台,广东 广州 510012)

阐述录音中,录音环境、演员心理、听众心理及录音师心理对作品创作的影响,并结合实践案例加以说明。

录音;心理关照;录音师;演员;听众;环境;注意

录音不仅仅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学科,其中,还涉及很多心理学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演员心理、录音师心理以及听众心理等几方面,此外,环境、温度、光线、监听音量等也是影响声音创作、欣赏的重要因素。

无论是音乐录音还是语言录音,要录制出好的作品,都离不开录音师和演奏、演播人员的密切配合。录音工作开始前,录音师首先要熟悉作品,并和演员共同对作品进行分析讨论,明确作品大致的基调、风格,有的放矢地准备合适的传声器,确定拾音方式以及录制载体等。在录音过程中,录音师如何创造一个舒适的录音环境,把握好演员的心理,调动好演员的情绪,使之在轻松自如的状态下准确地进行艺术创作,这也是录音师要掌握的软功夫。

1 录音环境对演员心理的影响

1.1 熟悉人、作品、设备

如果是第一次合作的演员,双方互不熟悉,那么初次合作前的交谈就很重要,通过交谈了解彼此对作品的理解;同时,录音师也要清楚演员对艺术期盼和对技术上的要求,并让演员安心其对设备和技术的把控能力。一种有效的措施是,可以让演员带上自己熟悉的录音作品试听,熟悉录音的监听环境。

1.2 演播室布置

录音室的器材安放合理、顺手,布置要整洁、舒适,暂时不用的设备、传声器线等要分类收好,不要随意堆放给人产生烦躁的感觉。可安置舒适的沙发,让演员们休息和监听,最好有一些养眼的绿色植物或风景画。

1.3 温度和湿度

演播室内的温度要适宜,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演员心理和演出的发挥;尤其是潮湿或室内外温差较大的季节,会出现乐器上产生返潮的现象,影响乐器音色和演奏质量。曾经有位小提琴演奏家反映,录音时空调将室内温度降得太低,使琴的音色不好。所以录音室最好是安装能调温度和抽湿的空调。

对付这种返潮、凝露的问题,可以在录音休息区或附近放置一台微波炉,准备一些旧报纸,先用微波炉把报纸烘干,然后把干燥的报纸和乐器一起放进琴盒内,过十几分钟取出,报纸就会吸走一部分潮气。如果潮湿得厉害,可以多次重复上面的步骤。

1.4 光线

室内光线也是影响演奏、演播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心理学上也有类似的实验表明,人们在某些感觉减弱时,其他感觉的敏感度就会增加,比如盲人的听觉或触觉可能会比常人更敏感。

很多独奏演员喜欢在光线暗淡甚至全黑的环境录音,感觉这样能更好地集中精神,排除周围环境的干扰,把心全部沉浸到音乐中去。

对于语言演播者来说,因为要看稿件,喜欢局部用灯,只要演播台照度够即可,环境可以暗一些。因此,录音室里最好准备可调明暗、带灯罩的台灯或夹灯,便于安置在适当位置提供局部照明,灯罩防止晃眼。

1.5 位置

演员的座位摆放也要讲究。当然,为了录制到满意的音质,要考虑整个房间声学条件对发音点的影响;对于声压级较大的乐器,拾音点周围的一些刚性表面可能会对声音有影响。演员的座位要舒适,谱架的高度和角度要适宜。

为了避免串音,有些录音师习惯把合奏的演员拉开一定距离,这或多或少会影响演员之间的默契与交流,与其为加大传声器间的距离而拆散演员,不如减小传声器的拾音距离,这样既可以达到减小串扰的目的,又不影响他们之间的配合。

1.6 防滑

很多录音室里是木地板,有时键盘手或鼓手的踏板随着演奏会滑到一边,可以准备一些小块的毛毯或地毡铺放在踏板下面,或用双面胶或布基胶布把踏板暂时粘在地板上。不可小视这些细枝末节,这可赢得演员的信赖而无所羁绊地演奏。

1.7 返送监听

演播室里的返送监听也是至关重要的。有位著名录音师曾说过,其在录音前调演播室返送监听比调控制室监听所花的时间还要长。为了操作方便,演播室的监听最好和控制室的监听分开。演播室的返送监听要能给演员“气氛”,通常会加些混响,或者根据演奏者的习惯,单独加大或减小某一路信号;而控制室需要听出当前演奏声部的问题,一般录音时不加混响。

2 基于演员心理关照的措施

2.1 提前启动录音

很多演员往往是在试音阶段由于精力最饱满、精神状态最放松,演奏演唱得最有神韵,一旦知晓开始录制产生紧张感而错漏不断。因此,演员在调整返送监听时,就可以跟着伴奏演唱或演奏,在对返送监听满意后试唱或试奏阶段就可开启录音。当然,这一招因人而异,有些新手或没进过录音棚的人的确是试音比正式录音要好得多。

2.2 施以演员良好的表演心态

2.2.1 夸赞

任何人都喜欢别人的夸赞。即使演员演奏得并不很理想或未达到预期目标,也要给予鼓励,“不错,这遍好多啦,这个地方如果这样处理就更好了”,记住,要用正面的方式指出问题。如卡在某个地方总也不满意,可暂时休息或练习后再录。

在录制语言类节目时,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播音员的断句、重音不对,在纠正后或矫枉过正,或失去自我乱了方寸。这时暂不强调症结所在,如果问题依然存在,再稍稍点明。

2.2.2 启发

对于语言的演播,演播人员要找对角色的感觉非常不易且耗时,需要启发。如录制《护士长日记》,演播者开始怎么也找不到感觉,调门比较高,朗读的感觉较强,演播的痕迹明显,离“日记”的感觉很远;笔者提示其内心感受的意境,夜深人静,桌前灯下,低声自语,回忆当天经历,结果使其很快进入角色,整个演播的语速、节奏、音调、情绪都到位了。

2.2.3 瞒天过海

为了让演播者能以轻松的感觉录音,就需要时刻顾及他们的心理感受。

有些主持人,尤其是做惯了夜间节目的,喜欢“啃”着传声器讲话,不会用中气发声,而且由于紧贴传声器讲话,传声器的近讲效应会令其声音低频丰富而显得很厚,他们觉得这是“磁性”,而听众也认可了这种音色。但是请这些人来录的节目未必是夜晚感觉的,也不一定需要低频很重的声音,这样,录音时就需要将传声器摆得远一点。可是习惯了传声器紧贴嘴边的人,一旦传声器摆远,他们的习惯被破坏,就会影响播音的心理状态,录音效果也不好。为了既能够照顾他们的感觉,又能获得所追求的音质效果,有时就要耍一个小花招:在他们面前摆两支传声器,一个紧贴嘴边,让他们找感觉,但录音并不用这路信号;另一个传声器摆在真正适当的位置用来录音。不过,要把他嘴边的那支传声器的信号返送给他听,免得感觉别扭。

很多孩子不知道怎么用传声器,对于情绪的控制力也不如成年人,情绪来了就使劲喊,还可能上手去摸去拍,这种声音无法使用,还容易弄坏传声器。孩子的天真本性是最宝贵的,如果制止这种行为就会压制了他们的天性。不妨找只旧传声器,佯装使用让他们去喊;在他们前面多摆几支真正拾音的传声器,拉开一定距离,试音中挑选合适的采用。

2.2.4 掌控幼儿演员心理

幼儿的情绪是最难把控的,特别是进到专业的录音棚时,往往会觉得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同时也容易兴奋过度,一旦录完之后听说录得不好要重录,或是在挑剔的家长那里受挫,就会发脾气、闹情绪。因此,对于幼儿演员要善于心理引导,施以表扬、肯定,如“要不,咱们试一试这样来演播,说不定更好玩”;或者由指导老师在控制室通过对讲引导孩子演播;必要时以家长不在现场为妥。

3 基于录音师心理的“注意”

心理学中有一个术语“注意”,其定义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从“注意”的定义中可以看出,“注意”具有两个基本特征——指向性和集中性。指向性,指认识活动的选择性,是对认识活动对象进行有意或无意的选择,并且还表现在对这些事物有比较长久的保持。集中性,不仅指心理活动离开无关事物,而且也抑制无关活动。这种对认识对象以外的无关事物的心理背离与抑制,才使得注意的对象得到鲜明和清晰的反映。

人在同一时间内不能感知一切对象,而只能感知其中少数对象。人们听多声部音乐时,通常在同一时间内听出一、两个声部的旋律;要想都注意到,需要反复多听。

3.1 录制、合成中“注意”的内容

在录制、合成的过程中要从两方面注意,一方面是补录语言时对演播者的注意,如演播者的音色、语气、语调、传声器的型号以及摆放位置差别造成的音质差异等;另一方面是后期剪辑合成时,要注意如音量、比例、混响量等细节问题。这样,把众多要注意的对象分成几次去注意,才能做出天衣无缝的接口。

在录音合成时,经常会遇到处理语言接口的问题,两段要接在一起的语言录音可能并不是同一次录制,这时要注意的内容很多,如两段语言录制的音质,音色、音量、音调是否一致;演播的状态、语气是否衔接得上,呼吸的气口留得合不合适,空间感、混响量等是否统一;还有语言与音乐的比例是不是恰当,等等。当然,对于演播的音质、音调、相差较大的,还有其他一些补救方法,下面还会谈到。

3.2 引起“注意”的因素

普通心理学上归纳了三种引起“注意”的因素。

(1)刺激的强度

刺激的强度是引起注意的重要原因,如强烈的声音、浓郁的味道、刺眼的光线等。但刺激的相对强度在引起注意上有着更大的作用。比如,在喧闹的地方,甚至很大的声音也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而在寂静的夜晚,轻微的耳语也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2)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

如果刺激物在强度、形状、大小、颜色、持续时间等方面与其他刺激物构成鲜明对比时,就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如录制合成节目时,有两段音乐需要衔接,假如两段音乐都是弦乐,在音调一致的情况下,可以接得听不出什么痕迹;可如果一段是弦乐,另一段是铜管,接口就很容易被注意到。

(3)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

心理学上认为活动、变化的刺激物比不活动、无变化的刺激物,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笔者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播放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给对音乐有一定认识但并不懂配器的人听,事前不做任何交代,播放过一小段音乐后问听音者,除钢琴之外还听到了什么乐器,回答多是有架子鼓。其实那段音乐一直都有弦乐的衬底,只是弦乐的配器是个没有变化的长音,难以引起注意。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有对比、有变化的事物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由此可以将这一理论运用到录音实践当中来。

3.2.1 在录制语言中的体现

在一些广播广告与广播节目(在此特别强调广播,是因为很多电视广告或电视栏目的版头只有音乐和画面,没有语言)的栏目版头的制作当中,要听众收听的主体是广告与版头中的语言内容,音乐通常是次要的,只要能给出恰当的节奏、情绪即可。这时,要做到让主体的语言能引起听众的注意,音乐的选择上可以选一些音量、音色变化不太强烈的。而对于那些响度变化太强的音乐,可以通过压限、均衡(如适当衰减高频)、加混响等手段加以处理,避免音乐与语言打架。

当然,这并不等于说有音量、音色对比的音乐就绝对用不得,只要用得巧妙,甚至可以收到更为精致的效果。如一个早间新闻栏目的版头音乐中,乐曲开始处,每隔一小节的第一拍位置上就有一个定音鼓和全乐队的强奏,刚好与排比句式的语言吻合,音乐与语言搭配得恰到好处。

前面提到,如果需要衔接的两段语言的演播,在音质、演播状态等方面相差较大时,接口处形成“坎儿”,易引起听觉上的注意。这时就需要想办法削弱接口对注意的刺激,方法很多。可采用尽量短的替换片段进行替换,操作前要将音量调到前后均等,如播音员把“巨大的声响、强烈的光线”读成 “巨大的声响、前烈的光线”,补录 “强烈的光线”,这时可以只把补录句中的“强”字换上,甚至可以在原来的录音中找一处有“强”、“王”、“良”等同调同韵的字进行音节替换,更容易获得天衣无缝的效果。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借助效果声、配乐等其他的手段,来分散人们对语言接口的注意。在广播剧《李向群》中,有一段向群妈哭别儿子的戏,演员第一次正式的演播情感最为真实、动情,只是在放声痛哭时声音比试音时大了许多,录出的声音有点失真,为此补录了几次,虽然声音质量没有问题了,可情感的把握无法与第一次相比;最后,与导演、配乐商量决定,选用第一次的版本,但在后期合成时做了如下处理:选用最动情的音乐,并把音乐渐强后的一个强拍叠在失真那句的“向”字上,同时把原剧本中哭别一场的全部写实处理改成前面一段以演播语言为客观实景,音乐起来(即掩盖失真的渐强音)转为近景,而语言则转为一种虚化的、意境式的背景,加混响、拉远,并接上跳出演播场景的画外音解说。场景的转换、音乐的推起,这些变化的刺激淡化了听者对演播语言中瑕疵的注意,这样既保留了最佳的情感,又掩盖了技术上的缺憾。

3.2.2 在录制配乐、效果声中的体现

广播剧、影视剧的配乐是为更好地表达剧情、渲染气氛。而这种专门为影视剧、广播剧创作的音乐,与通常的音乐、歌曲的创作有很大不同,需要与画面、剧情的配合,大段都是变化缓慢、音量很低,而到激情段落又可以很强。

笔者曾经仔细研究过几部较为成功的美国大片的配乐,叙事段落的配乐多是变化不大的弦乐,作为关注于故事情节的一般观众甚至感觉不到音乐的存在。笔者在自己做过的文学节目里也有体会,原来的配乐为使音乐情绪与语言内容搭配,在短短的一段朗诵的配乐频繁地换了几段音乐,因音乐的接口太多,反而分散了人们对朗诵的注意;重新合成时,减少了音乐段落的数量,总体效果好了很多。

在广播剧的效果声制作里,也同样存在着注意带来的影响。广播剧的效果声可以分成两大类:用来塑造环境、交代故事背景,称之为环境效果声,比如夜晚的青蛙、蟋蟀声、岸边的浪涛声、风雪雷雨声等;另一类是剧中角色动作发出的效果声,称之为动作效果声,比如开门声、脚步声、斟茶倒水声、咳嗽声、打闹声等。

问题在于对环境效果声的运用程度。有一种广播剧、影视的后期合成理论认为,开始交代环境时,环境效果声可以推大点儿,等到角色进入后,就可以渐渐收小效果声,甚至完全收掉,或者在语言之间,间或出一两段效果声。该理论认为一直存在的环境效果声会干扰人们对演播语言的注意。但笔者认为,这样的做法并不可取,从心理学角度讲,不断变化的事物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而这种单调的、持续的、音量又不是很大的背景效果声是不会引起太多注意的。

动作效果声的处理相对来讲较为简单,因为这些效果声基本上都是短时的,只要跟随剧情进展做对效果声的声像位置、深度层次,并适时、适当地与角色的对白叠混即可。当然,在合成时,对环境效果声的录制、选择与使用,也有很高的要求。比如,在做此类环境效果声时,往往是将一段效果声反复使用,要注意这段效果声中不要有特别冒尖或很有特色的声音存在,否则容易引起对环境效果声的过度注意。笔者曾经在一个码头亲自录制过一段码头候船室内的群杂声,回来后,在多个广播剧的合成中使用,其中有一个小男孩的“哦,回家喽”的声音,不断出现的“回家喽”明显感觉破坏了这场戏的总体效果,尽管该轨效果声已经拉得很弱,后来剪掉了那句冒尖的话,再用效果好了很多。

3.3 疲劳对听觉的影响

在录音行业里熬夜似乎是家常便饭,有“棚虫”之称。其实,疲劳对录音师的听觉是有很大影响的,有很多录音师都忽略了这一点。笔者就有这样的体验,往往工作到后半夜时,会明显感觉耳朵有些麻木,对声音的判别能力下降,甚至思维和反应都变得迟缓了。这种状态下合成出来的东西,等到自己状态好的时候再听会惊讶地感觉到差别很大,甚至怀疑是否出自自己之手。

还有很多录音师喜欢在大声压级下工作,这样对听力的损害更大。录音师是靠耳朵工作的,真的要时刻注意保护自己的听力。

4 听众心理的关照

4.1 期待对“注意”的影响

前面提到了心理学上的概念“注意”,人们在面临大量的信息需要去注意时,总会有些被注意到,而有些被忽略甚至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英国心理学家D. E. Broadbent提出了期待对注意的影响,即人们对所期待的信息更容易引起注意。

在不少发烧音响听评会上,听众的注意常常受到主持人的诱导,比如在介绍穆特演奏的《四季》时提示,在几分几秒和几分几秒处听得出穆特的呼吸声,于是人们从听音前就已经开始期待呼吸声了,至于穆特的琴拉得怎样,恐怕难有人去留意。笔者还在发烧音响欣赏会上见过这样的情景,主持手拿一条金光灿灿的音箱线说这是多少多少N的铜,还镀过金、镀过银,其可使高频会如何如何通透,当然结果就不必说了。其实,这种心理期待所导致的注意的偏颇,在主观音质评价中应尽量避免。

4.2 心理暗示的影响

心理暗示同样会在主观音质评价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笔者曾经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请7位专业录音师作听音人,选取一段CD音乐,转录到MD上,实验前给参与实验的听音人反复播放,他们基本上可以准确地区别CD和MD的声音,然后分别设计了四组听音实验。

第一组,一遍来自CD,一遍来自MD,但未告知哪遍是CD哪段是MD,反复放音两次后进行区分,结果有5人答错。

第二组,用MD放音,但提示听音者为CD,结果6人认为是CD。

第三组,用CD放音,听音前告知为CD,结果 6人认为是CD。

第四组,用MD放音,听音前不作任何说明,结果4人认为是CD。

通过这几组实验可以看出,在不做任何提示而只听一两次的情况下,多数人难以区别MD和CD的音质,在客观条件难以区别的情况下,听音前的主观暗示就对结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正因如此,在进行主观音质评价时,为了保证评价结果更为真实、客观,听音前不可对被评价对象进行任何暗示。

4.3 收听环境的影响

广播节目的制作同样也要关注收听环境与收听人的心理。其实,生活中收听广播时多数情况是在路上、办公室或是家里边忙碌边收听,很少能像欣赏CD、看电影那样静静地坐下来,在一个摆位讲究的环境里收听,而且收听广播节目的环境大多也都较为嘈杂。

所以,在制作广播剧(这里所指是真正播放给听众收听,而非为评奖而制作)时,要适当突出环境的效果声。因为有很多效果声和配乐都是集中在低频段或高频段的,经过广播网络播出之后,会被衰减掉许多,而中频段的语言就显得尤为突出,此外,根据心理声学中提到的等响度曲线,人耳在低声压级的时候,对低频和高频的响度感受较高声压级时要差,所以,在录音合成时,可以酌情将背景做得“过分”一点,否则好像只有干巴巴的对白。如在一个连续剧里,有很多酒吧、餐馆的场景,合成头几集时,根据录音棚的监听标准,调好环境效果声与对白的比例,但在广播播出后几乎听不到背景的效果声,于是在后来的剧集里,把背景效果声适当强调了出来,最终的广播中的效果声让人满意了。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随着互联网广播与自媒体的日益繁荣,在手机上收听各类节目已渐渐成为人们的新习惯,而在手机上播放的音频节目,由于网络媒体编码损失以及手机扬声器的音质局限,很多在录音棚里专业音频设备上听着很好的声音却无法在手机上体现。因此,原本熟悉的制作手法和经验无法呈现出来,如利用超重低频塑造阴森、恐怖气氛等手法,因为手机上听不到这些超重低音。面对新情况,如何有效利用中频段构建氛围、营造环境、抓住听众心理,就成了制作人要面对的新的问题。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声音的生产、制作、传播、欣赏等各环节中,都应给予心理关照,只有把握好其中的分寸,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1] 叶奕乾,祝蓓里主编. 心理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

[2] 孟昭兰主编. 普通心理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3] (美)贝斯特(Best J. B.)著. 认知心理学[M]. 黄希庭等译.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

(编辑 杜 青)

Psychological Care in the Production of Sound Recordings

XIE Bei-wei
(Guangdong Radio and Television Station,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12, China)

The influence of the recording environment, the psychology of voice actor, audience, and the sound engineer on the creation of the sound works are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recording; psychological care; sound engineer; voice actor; audience; recording environment; notice

10.3969/j.issn.1674-8239.2016.02.004

猜你喜欢

录音师演播传声器
正确选择传声器的响应类型
声入人心
——剖析有声小说演播技巧
探析小说演播如何更好地“化为人物”
译制片录音师的艺术修养及艺术素质
表面传声器校准技术研究
浅谈小说演播中的角色塑造
新媒体时代音乐录音师应具备的素质探讨
录音师星星狐
译制片的录音师具备的艺术素质和艺术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