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建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2016-12-02张治江

文学教育 2016年24期
关键词:基础课专业课环境

张治江 徐 硕 王 娜

民办高校建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张治江 徐 硕 王 娜

建环专业是由过去的暖通专业发展而来,现称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是土建类的传统专业,该专业一直沿袭以供热、通风、空调系统工艺设计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体系,毕业生很难适应安装工程施工及运行管理工作的需要。现以长春建筑学院为例,通过三年的实践,探索出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使学生能够尽快适应工程实践、适应行业、适应社会需要,培养出工程设计能力强,施工管理能力强,行业适应能力强的“三强型”应用技术型人才,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基本思路

秉持强实践、会管理、善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强化实践的教育基本规则,重新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使知识结构与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发展相适应,课程内容与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的建设过程相啮合,着力培养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工程设计能力强,施工管理能力强,行业适应能力强的“三强型”特色人才。走一条专业方向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流程对接的“三对接”人才培养之路。

实行“3+1”培养模式,就是用3年的时间进行理论教学,完成大纲所要求的公共基础课及专业课的学习;用1年的时间完成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习、实战等实践教学环节,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重新构建课程体系

依据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工科特点,过分析当前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基本现状,提出了学校、教师、企业和学生等群体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以加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目的,论述了该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及其改革的必要性,并结合江苏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现状,提出了明确实践教学目标、强化实践重要性、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投入等具体的改革方案和措施,为培养适应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优秀毕业生创造了条件。?更多还原着眼应用型,构建以公共基础课为根,专业基础课为干,专业课和实践教学为枝叶的“树状”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要针对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因材施教,拓宽学生选修课的自主性,实行差异化培养。在创新教学方法上,进一步强化现场教学及案例教学等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思维,着力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岗位的适应能力。

三、理论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案

专业课的理论教学,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初步认识阶段——强化教育阶段——综合提高阶段。初步认识阶段,开设专业导论课程,进行现场参观和工艺操作,并安排必须的公共和专业基础课程,使学生在接触基础课教育的同时尽早接触专业,培养学生初步的工程意识;强化教育阶段,集中开设主要专业课程和部分课程设计,通过集中强化教育,使学生具备参加工程实践的专业知识和相应的能力、技能;综合提高阶段,安排一系列的专项实习和部分课程设计,开设延伸性的专业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最后按照学生的不同面向选择毕业设计题目,侧重培养。这一阶段主要在实际工程及现场学习,加深和拓宽专业知识面,提高工程实践能力,进而达到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1.基础课程设置以专业课需要为前提。

(1)公共基础课设置。公共基础课的设置应该是以专业课设置为中心展开,专业课需要的课程要优先开出,不需要的课程应该弱化或改为选修。如高等数学内容的设置要以专业需要为主,对于应用不到的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可作为选修课。物理与物理实验课、计算机文化基础与C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都可以整合成一门课程等。公共基础课总学时不超百分之三十五。

(2)人文素质课。应适当开设国际交流实用英语课程,提升学生国际交流与竞争能力,打破死学英语的常规模式。原有的英语学习模式已经不适用于现阶段的就业要求,英语写作及会话能力要根据需要而开设。适当开设人际交流、礼仪、组织协作等方面的课程,增加学生常识性知识。

2.调整专业课程。

(1)专业基础课设置。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是专业课的基础,因此应该围绕专业课当中涉及的内容重点讲授。专业基础课任课教师在改革总体思想的指导下,围绕专业培养目标,贯彻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度,以掌握基本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认真制定专业基础课的改革方案和教学实施计划。如工程力学与流体力学可同时开出,要求授课教师在制定授课计划的时候相互配合,内容衔接要得当。 泵与风机、建筑消防等课程可单独设置,让学生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中主要设备及工程重点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工程制图课程可精讲多练,并增加建筑制图的基本内容和计算机辅助绘图的训练等。专业基础课总学时不超百分之三十。

(2)专业课设置。专业课是改革的重要部分。建院以来,我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已经过三次调整,现以水、暖、电、冷热源应用为主。除了开设必修的重点专业课程以外,在授课内容上要注重与工程实际结合,增设了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运行管理能力的选修课程,对于课程内容有交叉的部分,可适当删减。专业课总学时不超百分之三十五。

四、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是本方案改革的重点,在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建立了三种教学场所,安排了六种实习,设置了九门设计,实现了三个相结合,形成了较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总学分不低于百分之二十五。

三种教学场所:课堂教学、实验室和校内实习基地教学、校外实习基地和工程现场教学。

六种实习:金工实习、认识实习、测量实习、生产实习、运行管理实习、毕业实习。

九门设计:包括供热工程、空调工程、工业通风、建筑给排水、冷热源、燃气输配、建筑供配电及照明、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概预算八门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

三个相结合:工作领域安排集中系列实习与按工程对象安排专项设计相结合、分项实践与集中实践相结合、校内实习基地与校外实习基地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通过上述整个实践教学环节,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反复实践贯穿教学全过程,很好地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综上所述,针对我校三年多实践教学改革,现已有一届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协调能力,广泛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但还存在许多问题,尚需不断积累经验,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改革方案,更好的完成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的培养任务。

[1]王勇,肖益民.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实习教学环节方法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1)。

[2]夏国强,孙春华.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09(10).

[3]付祥钊,邓晓梅.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效果调查与分析[J]高等建筑教育,2009(01).

[4]张淑秘,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施策略[J],电子制作,2013(17)。

[5]徐硕,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探索[J],科技创业家,2013(23)。

[6]周乾,温海燕.浅析民办高校安全工程专业“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科技创业家,2013(24)。

[本文研究内容为2014年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建环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课题批准号为:GH14667)成果。]

(作者单位:长春建筑学院)

猜你喜欢

基础课专业课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环境
关于音乐基础课教学与学习中的几个问题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道德叙事在“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职教体系下公共基础课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