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巴里在一起的曼妙时光

2016-12-02罗晓华

国际人才交流 2016年7期
关键词:巴里大理纸条

文/罗晓华

与巴里在一起的曼妙时光

文/罗晓华

校长杨金华(右二)、本文作者罗晓华(左一)等和巴里(左三)的部分家人摄于巴里院中自制的娱乐设备前

我和外教朋友巴里(Barry Nelson)的交集,是我们一起在大理一中这些年度过的曼妙时光。

我们所执教的大理一中,是一所百年名校,背倚苍山,面临洱海。1877年,一位清朝的杨玉科将军,在被朝廷调往异地赴任前,将其爵府捐给当地百姓兴办学校,建立西云书院,经历无数沧桑巨变,几度易名,就成了今天的大理一中。校园里奇花异草、名木古物极多,也不乏亭台楼阁、曲径回廊,更有一鉴方塘、曲水流觞的美妙景致。巴里初到学校的第一天,就被这所全国闻名的花园式学校迷住了。

巴里初到学校的那天,我们几位英语老师到校门口迎接他。在我看来,他的身高应在一米八以上。身体粗壮结实,一看就知道有用不完的力气。一双手伸出来,手背手腕手臂全是金黄的汗毛,像极了影视剧中孙悟空的那双手。欧美人的外貌和举止,使他走到哪里都与众不同,颇为吸睛。

从农场主到外教

刚来那天,我们带他参观完校园、熟悉过环境之后,就一起走路送他回家。穿过大理的田野,适逢陌上花开:树篱上到处开满争奇斗艳的一片片蔷薇;远远近近的田埂上,一丛丛茂密的勿忘我,像蓝色的火焰在热烈燃烧;还有各种各样的花,开满田间地头。大家的心情都相当愉快。一边走,巴里一边向我们讲述他的家庭背景。他来自美国的亚利桑那州,家里有一个很大的农场,各种耕种、收割、加工、运输的机械、车辆,一应俱全,春种秋收全靠机械化操作。此外,他还饲养了600多头奶牛,即使完全用挤奶器挤奶,每天都要努力干一个早上才能挤完。至于他带着家人来中国教书,纯粹是出于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为加强中美两国的友谊而来。

回家的路上,我发现巴里也是一位极为风趣幽默乐观的人。在穿过大丽公路的时候,因为头天晚上下过雨,公路上有些低洼的地方还有积水。正当我们穿过公路的时候,一辆车从我们前面驶过,车轮溅起雨水,把我和他的身上都弄脏了。我正要抱怨几句,他却哈哈大笑说:“这是我今天早上第二次洗淋浴。”走在田边,我说:“大理的春夏倒是很美,但到了秋冬,众木枯槁,满眼尽是柳筋树骨,加之苍山上吹来的雪风,空气中到处凝着幽冷,大理就不好待了。”“其实,秋冬也有秋冬的美,” 听了我的话,他这样说,“当你把每片秋叶看成一朵花,秋天就是另一个春天。”每句话出自他的口,都是那样的精致而典雅。

儿孙满堂的一家

他在洱海边租了房子,这一大院房子临海而居、气派非凡。站在房顶宽阔的天台上极目四望,满眼皆是大理的湖光山色;再抬头看看天,真的有一种“虹从天外落,人在镜中行”的感觉。

巴里恰好与我同岁,都是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所不同的是,他早就是一位儿孙满堂的爷爷级人物。他说他和妻子共生了9个孩子,老大老二早已结婚,他也早当了爷爷。到他家的第一印象,就是狗多、孩子也多,反映出巴里一家人极具爱心。才一开门,大大小小的一群狗就吠叫着扑到我身上来。幸好他提前提醒过我狗不咬人,要不然还真会把我吓坏了。在受到一大群狗狗的热烈欢迎之后,巴里带我详细参观了他的家。从每层的楼道里走过,两边的房间里不时有年龄大小不等的孩子从门口探出头来,好奇地打量着我。推开每间房门,里面都摆满了玩具和书籍。在一张木制的高低床上,他还安装了两个篮球圈,木床也可以当篮球架使用,孩子在室内可以打篮球。他的妻子,身材稍显瘦小,在家相夫教子,很像中国传统妇女。而且他妻子什么科目都能教,即使是很难的数理化都难不倒她,所以,那么一大群孩子根本不用去学校上学也能接受教育。

巴里还是个多面手,家里的冰箱、烤箱、洗衣机等电器坏了,如果是简单的问题,自己完全能修理;家里的水管、电路出了问题,也都是自己解决;他还能自己做家具,像在露台上搭建木屋,在必要的地方砌墙、焊接栏杆扶手等等。

有时间的话,他还会领着自己的一大群孩子在院子里打排球。为了让较小一点的孩子练习排球,他在院子一角立了一根杆子,在一个网兜里装进一个排球,网兜开口的一端拴在杆子上部,把绳子放得很长,孩子就在院子里练习排球,这样也免了到处跑来跑去捡排球的麻烦。

吃饭的时候,一大家子人围着一张大桌子。食物一端上桌,孩子们个个狼吞虎咽,风卷残云般吃个精光。巴里从小教育孩子不要浪费,所以,孩子们就连盘子上沾着的哪怕是一点点食物残渣或者汤汁,也要用面包揩干净吃掉,这种好习惯令我深为感动。

巴里一家居住的地方,是一处典型的白族村落。平时,巴里有空的时候,总喜欢在村子里转悠,对每一条巷道、每一幢民居和每一项民风民俗都充满好奇、百看不厌。大家都知道村里住了一户从美国来的“老外”,对他家人都非常友好,哪家有红白喜事什么的,也都邀请他。他平时不喝白酒,但也经常被好客的村里人灌醉。对于村里人的困难,他也总是给予慷慨的帮助。他给自己买了一辆农用三轮车,平时出行或到大理古城赶集购物等,就驾着三轮车在大路上狂奔,车里坐着那帮个头从高到低依次递减的孩子们。农忙时候,哪家老乡需要搬运粮食、肥料或别的东西,只要招呼一声,他就用三轮车帮忙运送。有一次,村里的一位妇女不小心落水了,岸上在场的人急得慌了神,可一点办法都没有。恰巧巴里这时候赶来,一下子跳到水里,游到村妇后边,抓住后领子把她救上岸来。从那以后,村里人一提起这位美国“老外”,个个竖起拇指交口称赞。

“唱”出学生的名字

巴里到学校上课,每天都背个双肩包,把笔记本电脑、准备好的资料装进包里,外加一个超级大的水杯。由于我也要向他苦学英语,所以只要我有时间,他的课我是每节必听。每天他一走进教室,起立坐下之后,同学们都异口同声重复他的那句口头禅:“现在关掉你们的汉语大脑;开启你们的英语大脑。”他的课非常生动有趣,每节课都先花三五分钟时间用英语给同学们讲一个简短的幽默故事,等同学们都安静下来,对他的故事听得津津有味的时候,他才开始进入要讲的正题。巴里的课主要培养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至于课本上的内容,每班还另配有一位中国的英语老师进行教授。巴里所教的内容,既与课本内容同步关联,但又不全是课本上的内容,可以说是课本内容的延伸拓展。他的课件也做得非常精美,选用的每张图片和内容,都让同学们如痴如醉。每节课他都准备一页英语材料,每节课上完,材料也就讲解完了,此外也不再布置任何家庭作业。

巴里还具有惊人的记忆力。在上过一个班不多的几节课后,他就能记住相当多同学的名字。我问他何以能够做到这一点,他说:“对我来说,最甜美的音乐就是他们的名字了。”我终于明白,在他看来,他把孩子们的那些两字、三字或四字的名字,是当作一个个长短不一的美妙音符去欣赏、记住的。他点每一个同学的名字,其实是发自内心地深情地“唱”出来的呀!被他提问的同学,即使回答得结结巴巴,或错误百出,他都微笑着点点头,评价说:“足够好了!”对于回答不出的同学,他也极富耐心,总是极力启发诱导,让学生尽力开口说出哪怕一点点。他总对我说:“缺乏耐心对所有正在绽放的事物都是一剂致命毒药。”在有别校老师来听课的时候,他就要求同学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能够回答的同学举右手,不会的举左手,这样,他就知道有多少同学没有听懂,也知道该向谁提问,也就不会让不懂的同学在客人面前“丢面子”。

巴里(右一)在演示自制的木匠工具

一张秘密的纸条

在巴里的课上,偶尔也会有一些意外发生。有一天在课堂上,一个男生向前排不远处的一个女生丢过去一个纸团。那个男生和女生在私底下关系过于亲密,这是全班都知道的秘密,纸条上的内容,大概也是不能曝光的事情。纸团丢到女生面前,又滚落到老师的讲桌旁。这恰巧被巴里看到了,他捡起纸条,慢慢展开,我注意到那个男生立刻变得局促不安起来。正在这时,只听巴里说:“同学们,要不要我给你们念一念纸条上的内容?”班里顿时疯狂了,而那个男生用惊恐的眼神紧紧盯住巴里的手。我也担心起来,正想说点什么,但只听巴里大声念道:“他纸条上写的是……”他故意停了片刻,这时全班同学都屏住呼吸,静听下文。他接着念道:“让我们一起努力学习吧!只有学好英语,我们才能上大学。”全班同学立刻失望地大声说:“你在撒谎!”我再看看那个丢纸条的男生,他不好意思地低着头,但已经不像先前那样紧张了。这时,巴里把纸条撕碎了,丢到垃圾筐里。

下课后我正要和巴里一起回办公室。只见那个丢纸条的男生走到巴里身边,对他连说了几声“对不起!谢谢您!”巴里拍拍他的肩膀,竖起右手食指,在他面前左右摆动着,跟他说:“那样做不可以,忘了它吧!”那个男生连声“是”、“是”个不停。

巴里在工作室

做个“单词侦探”

在校园中,只要一有机会,同学们就缠着巴里练习口语,讲个不停,让巴里难以脱身。而巴里对同学们也总是不吝赐教,讲起来就滔滔不绝,每次都能让同学们享受到一次听与说的盛宴。这使得有些人觉得巴里总跟其他同学在一起,让他们无法多加练习英语口语,于是便和巴里商量,让他在周末或其他闲暇时间给予个别辅导,巴里也总是尽量满足大家的要求,却从来不提酬劳的事。

通过和同学们的大量接触,他了解到学生的很多情况,有时候甚至比班主任或其他老师了解的还要多。有个别他单独辅导的同学,家庭比较困难,巴里知道情况后,总是在学生不察觉的情况下,向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有的同学买不起词典,他就买几本送给他们作为生日礼物;有时候买给他们一些英语阅读课外书,让他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还有时候,个别同学对巴里课堂上的课件内容记不下来,要求他再讲一讲,他就会买一个U盘,把内容存在里面,并存入其他一些有用的学习资料,将U盘送给同学。我问他为什么不用别的方式资助这些同学。他说,给同学送钱或衣服,会让同学很尴尬;对于在校学习的学生,送书籍和知识,总是受人欢迎、令人愉快的!

虽然同学们口语和听力提上去了,但他们终究要参加高考笔试。对他们来说,英语高考题中阅读理解、完形填空依然是同学们感到困难的两个方面。同学们向他请教答题技巧,他告诉同学们:“你们要像夏洛克·福尔摩斯一样,做一个‘单词侦探’。只要你们观察力够敏锐,就很容易找到答案。”他给同学们举了很多例子,教大家如何从上下文中寻找词句上的蛛丝马迹和答题线索。他的帮助,对其他英语教师的教学也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由于有了外教的推动,同学们对英语学习有了很多具体真实的感受,学习英语的热情也是不断高涨。校园里,只要春风过境,处处花香满径时,无论是在长廊边那些飞扬的柳丝下、后花园条条洒满芬芳的小径上、鸢飞鱼跃的牌坊前,还是在碧荷生香、竹风轻拂的桂堂边,都能时时见到同学们和巴里在热情地倾心交谈的景象。

刚来的时候,巴里的汉语水平,只限于“你好”、“谢谢”、“不可以”、“马马虎虎”等几个简单的词句。这些年的进步,已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他已完全能够同学校师生用汉语交流,有时还会突然迸出一句“风水轮流转”之类的,令人惊异,虽然我依旧怀疑他对这些语句是否有精深的理解,但我确信的是,他已深深爱上了大理,以及这里的一切。

(作者单位:云南大理一中)

猜你喜欢

巴里大理纸条
两张纸条儿(上)
纸条大侦探
做梦都要去大理
大理好风吹
五张纸条
小飞侠(下)
解读“风花雪月”唯大理之最
小飞侠(中)
反目不成仇
我迷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