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民经济动员链潜力释放机理研究

2016-12-02孔昭君任鹏燕

关键词:国民经济动员潜力

孔昭君,任鹏燕

国民经济动员链潜力释放机理研究

孔昭君,任鹏燕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动员教育培训中心,北京100081)

国民经济动员链是动员任务的载体,也是国民经济动员潜力释放的渠道与途径。国民经济动员链系统的运作机理表现为资源流动性、各参与部门间的相互链接关系,所以国民经济动员潜力建设应注重于资源间的依赖性与配套性,着重解决短板问题。同时应强化各参与者之间的合作机制建设、适应性和应变能力建设,着力提高国民经济动员链的系统效能。

国民经济;动员潜力;动员链;运作机理

国民经济动员是随着战争的产生和发展逐步形成的,又在时代发展的推动下不断丰富和完善。它是通过动员国民经济以实现资源的超常规供给。来满足应战应急需要的经济活动。国民经济是由横向各种经济活动微观单位、纵向形形色色经济活动纵横交错形成的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大系统。本文深入剖析国民经济动员链的形成和运行机理,借此分析国民经济动员潜力的释放过程,以期为动员潜力调查和建设提出具有实践意义的指导性建议。

一、国民经济动员潜力是国民经济体系的一种内在属性

国民经济动员潜力是国家通过一定的动员机制,可以直接或者间接转化为战争实力的经济实力,是国民经济体系被动员时转化的一种特定经济实力。

国民经济动员的本质是实现应战应急资源的超常规供给,这种资源指一切人、财、物、信息等对应战应急有用的资源,通常以物资资源为主。无论是何种资源,都直接来源于国民经济体系,国民经济动员活动要实现这些特定资源的超常规供给,又依赖于这些资源的生产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国民经济体系的根本目的是通过系统经济活动全面保障人民所需要的各种物资和非物资生活需求,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危态下,国民经济体系面临动员需求时,需要保障危机应对过程中各种资源的超常规供给,这种保障能力与常态下人民生活水平的保障能力是一脉相承的。也就是说,国民经济动员潜力在常态下寓于国民经济体系中,服务于经济体系建设,是国民经济体系被动员时的一种属性[1]。

动员潜力虽然直接表现为一种或多种物资的供给能力,但是国民经济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一类或几类物资的生产都会牵扯出相当多的国民经济部门,正因为如此,国民经济动员潜力和动员真实能力之间一直存在较大出入,这也是国民经济动员潜力建设难以攻克的难点。

二、国民经济动员潜力释放依赖于动员链

(一)国民经济动员链是动员任务的载体,是保障物资超常规供给的链条

国民经济动员的资源保障活动涉及多种参与主体、多种经济活动的协调配合。黄薇首先提出了国民经济动员链的概念,把参与国民经济动员资源保障活动的各类主体、各个行业、各种产品和技术有序协调、彼此依赖的工作网络链条称为国民经济动员链[2]。孔昭君(2012)[3]着眼于应战应急的资源保障全过程,参考常态下供应链、价值链、产业链的运行规律对国民经济动员链做了详细论述,明确了国民经济动员链的运行规律和运行特点。随后,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国民经济动员链的研究中,王成敏(2012)[4]强调超常规的生产能力取决于超常规的生产要素的供给能力,这取决于常态下的动员准备和危机状态下的动员手段。李紫瑶(2013)[5]等归纳了两类活动、两个阶段的4种分链的混合功能链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国民经济动员链运作中各环节的衔接机制。张纪海和张劝劝(2013)[6]借鉴国民经济动员链概念,通过分析石油产业链构建出中国石油动员链,是一个具体的国民经济动员链实例。

目前,关于国民经济动员链的理论研究成为国民经济动员领域的研究热点,对国民经济动员链的概念已基本达成共识:宏观层面,国民经济动员链是一个把输入的原材料输出为动员产品的有机系统,如图1所示。微观层面,国民经济动员链是一个围绕动员需求,各主体、各行业、各部门协同保障的复杂系统。其主要特点可归纳为:(1)国民经济动员链以满足动员物资需求保障为目标,动员链的整个运作过程都以高效、精准地满足动员需求为宗旨,以敏捷性为第一要素,弱化了经济性要求。(2)动员链是多种参与主体各司其职、协同工作、缺一不可的有机链条,比如煤炭动员需要勘探部门、开采部门、运输部门等协同工作。(3)动员链以动员保障物资为基点,分为动员物资筹集和动员物资调配两大过程。(4)国民经济动员链的运作环境复杂而特殊,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随时面临断链的风险和变链的挑战。

(二)国民经济动员链系统是动员时期抽组国民经济体系的部分形成的保障资源超常规供给的有机整体

马克思曾经指出:“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国民经济系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国民经济的每个部门生产的产品几乎都要提供给其他部门作为生产消耗用,每一个部门的在生产中又都要消耗其他部门的产品,所有的经济活动都从属于国民经济系统。那么,是否每次动员活动都要动员国民经济系统所有部门呢?显然不是,国民经济动员链充分说明需要动员的只是特定供给链条上的部分国民经济部门。动员任务大到应对民族战争危机,小到处置区域小规模突发事件,不同的动员任务需要动员的各经济主体显然不同,国民经济动员链就是基于具体动员任务,从国民经济系统中抽组出为动员任务服务的各经济部门形成协调工作的有机系统。

本文国民经济动员链系统的边界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进行界定。从组建国民经济动员链的初衷来考虑,国民经济动员链是为完成特定资源的供给保障任务,依据资源生产相关性节节向上游联动,那么动员联动到哪一个环节,则取决于动员任务特性。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帐篷缺乏,政府对整个帐篷生产产业链——防水布、骨架材料、废塑料进行调控,采用“限塑令”等调控手段[7];而2014年新疆于田地震的救灾动员,政府只通过紧急调运帐篷、限制帐篷的其他用途等就基本满足了灾区需求[8]。再者,国民经济动员是为应战应急服务的,“时间就是生命”,从资源投入到产品供给的延迟时间必须在动员时限所允许的范围内。例如,为保证灾区人民温饱,进行粮食动员,任务下达后再开始粮食种植显然是来不及的,此时国民经济动员链也就不可能纵向延伸至种植环节。综上,国民经济动员链的纵向边界主要是由动员任务需求量和动员时限所决定的。

如果说国民经济动员链纵向连接的是各动员参与层级,那么横向边界界定的就是各层级的范围。要界定国民经济动员链横向边界,必须清楚动员需求引起部门生产变化的波及原理,如图2所示。

当危态发生时,动员物资需求猛增,国民经济遵循的投入产出原则使物资需求猛增所带来的影响沿着原材料供给方向不断向上游部门传递,也就形成国民经济动员链纵线主链条,即国民经济动员链纵向核心层级。这种对原材料需求的增加除纵向拉伸原材料的产出外,短时间内可以通过压缩周围原材料竞争企业的原材料投入量来满足。比如粮食动员,粮食生产依赖于电力热力的供应,而电力热力的生产供应部门除供应粮食生产外,更多地供应于诸多工业部门等,粮食动员对电力热力生产供应部门的超常规需求,可以通过压缩对其他部门的供应来满足。动员需求数量和时间不同,被压缩的部门种类和数量也不同。本文把动员时间内由于纵向动员主链条产量增加而需要被压缩的横向产业部门边界作为国民经济动员链的横向边界。

如此,国民经济系统就形成了垂直供需、横向协作共同服务于国民经济动员需求的有机网链,即国民经济动员链。当然,动员链的各参与主体因为其具有的核心技术、掌握的核心资源不同,在动员链中所起的作用、所占据的地位也不相同。动员链一般以具有核心技术、核心资源、拥有核心竞争力的部门为链核,对整个动员链的运行节奏和效能起到决定作用,其他参与企业扮演核心企业的配套角色。关于这一点,很多研究动员联盟的文献中都有核心企业或联盟盟主的相关论述等[9-11]。

由于应战应急的资源需求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随着突发情况的不断变化,动员活动的不断推进,动员需求会不断发生变化,前一秒大批生产的物资后一秒可能被叫停,本来没有过多需求的物资可能需求剧增。所以动员链的边界会随着动员任务的变化不断做出调整,也就是说,动员链的横向和纵向边界具有一定的伸缩性,但这种伸缩性具有可预见性,因为这种伸缩只限定在前文论述的拥有纵向需求、横向协作关系的企业范围内。本文界定动员链边界的实际意义亦在于此。

(三)国民经济动员潜力依赖于国民经济动员链输出为现实动员能力

国民经济动员活动是对动员潜力的发掘、组织和使用,使其转化为特定物资的超常规供给能力,这种潜力的发掘、组织、使用依赖于国民经济动员链运作系统,并直接显化为动员链的输出能力。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国民经济动员链,国民经济动员潜力根本不能成为现实的物资保障能力。

如果用V表示现实动员能力;P表示动员潜力;则存在如下关系

其中,μ表示国民经济动员系数,直接体现为国民经济动员链的动员效能。μ越大,表示国民经济动员链的动员效能越大;μ越小,表示国民经济动员链的动员效能越小;如果μ=0,则动员潜力无法转化为现实动员能力。

三、国民经济动员链系统运作机理研究

国民经济动员链系统作为一个有机系统,各参与部门是其动员对象,资源按需保障是其动员目标,如何实现各主体间无缝衔接以及资源高效输出是其运作的核心内容。

(一)动员链系统资源流动特性

系统科学认为,系统中各个体之间存在着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等不同形式的“流”,国民经济动员链是国民经济动员期间组建的资源保障链,资源是系统中主要的“流”形式,并且随着资源流动伴随着信息流、能量流等,系统中流的渠道是否畅通,周转迅速到什么程度,都直接影响系统的演化过程[12]。为了使资源在动员链系统中的流动像在一个企业中一样流畅,在此首先来分析动员链系统资源流形成的最低标准:

1.动员链纵向层级资源产出能力一致性约束。按照瓶颈约束模式,系统的整体效能不是由最强的那部分决定的,而是受系统中最薄弱部分制约,国民经济动员链整体资源产出能力由能力最低的那个环节决定。

其中,i为动员链纵向各层级,从最终产品层级(i=1)到动员链上游边界(i=m);Fi为国民经济动员链的各参与层级的资源产出能力;F为国民经济动员链的系统产出能力。

2.动员链纵向层级资源供给时间约束。一方面,国民经济动员受动员时限制约,所以国民经济动员的各参与成员的生产周期必须在动员时限所允许的范围内。

其中,i为动员链纵向各层级,从最终产品层级(i=1)到动员链上游边界(i=m);Ti为各层级资源产出时间;T为动员允许时限。这是最基本的时间约束条件,另一方面,为保证资源流动的连续性必须满足

其中,i为动员链纵向各层级,从最终产品层级(i=1)到动员链上游边界(i=m);ti+1为第i+1层级为第i层级供货的间隔期;ti为第i企业资源投入间隔期。

3.动员链纵向层级连续运转资源产出量约束。国民经济动员链连续运转的前提是各层级原材料投入量必须满足生产需求,否则动员链就会出现断裂。即

其中,i为动员链纵向各层级,从最终产品层级(i=1)到动员链上游边界(i=m);Ni+1为第i+1层级资源产出量;Ni为第i层级产出需求量。

4.动员链纵向层级资源一致约束。为保证国民经济动员链的顺利衔接,链条上一层级的输出资源规格必须完全符合下一层级资源输入要求,如尺寸要求、公差要求等

其中,i为动员链纵向各层级,从最终产品层级(i=1)到动员链上游边界(i=m);Qi为第i层级资源规格;Qi+1为第i+1层级资源规格。

动员链系统资源流形成的这些基本要求也是动员链系统构建和运作的基本前提条件,动员链系统一旦成功构建并开始运作,资源流也就呈现一种稳定状态,维纳在《控制论》一书中指出,对于一个输入输出有延迟的有机稳定系统,对于输入f(t),总能得到的一个稳定的输出f(t-τ)。其中,f(t)是一个关于时间t的函数,t从负无穷到无穷,τ为系统输入输出固定延迟时间[13]。对于国民经济动员链系统,系统运作时间仅在动员链系统存在的时间范围内,即t是从动员开始到动员结束,动员链系统稳定性要求资源必须以一定的节奏源源不断的稳定流动,即对于资源输入f(t)总有输出f(t-τ)与之对应,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动员资源保障活动持续稳定推进,实现资源保障过程的增值效应。

(二)动员链系统各参与部门“链接”工作特性

本文参考物理学中链传动理论来理解国民经济动员链在资源传递过程中各参与部门的工作原理。从链传动理论来理解动员链中的“链”,除代表动员链系统组织结构的网链形式外,还可以理解为“链接”含义,图3为物理学中常见的传动链示意图。

链轮外缘都具有特殊形状的轮齿,轮齿和链的链节啮合。当主动轮1以一定的速度旋转时,其轮齿依靠啮合力驱使链条以速度运动,链的链节依靠啮合力驱使从动轮2以一定的速度旋转,这样主动轴的运动和动力就借传动链传递给从动轮,并完成了两个轮轴之间的链接。借助上述的链传动理论,结合动员链的运作特点,可以把主动轮1看作是动员链纵向下游部门,从动轮2看作是其上游原材料部门,链条就可以看作是连接下游部门和上游原材料部门的纽带;同理,也可以将主动轮1看作是横向核心企业,从动轮2看作是配套企业,则链条就可以看作是连接核心企业和配套企业的纽带。这样动员链部门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就清晰可见,扩充到整个国民经济动员链系统,其“链接”工作原理可以通过图4来简单描述,其中圆圈代表了动员各参与部门链轮,线条即为传动链条。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动员链各参与部门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所以系统中往往存在多个传动链接,需求和协作的关系也不可能仅仅发生在两个主体之间,所以一个传动链接中可能存在多个从动轮,同时,一个传动链接中的主(从)动轮可能是另一个链接中的从(主)动轮。

动员传动链的启动显然是由动员需求主动轴带动的,然后逐渐传递到整个动员链系统,使整个动员传动链稳定运转。动员链上每个链轮运行不仅自身不能停止,而且必须一个相继一个地有序跟进,即动员链运作具有时间上的继起性。动员链各参与部门链轮必须同时存在,缺一不可,任何一个参与部门链轮的故障都可能使得整个“传动系统”陷入瘫痪,即动员链运作具有空间并存性。那么,为了达到整个动员传动链高效运转,整个系统必须通力合作、协调配合、无缝链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动员资源保障过程中的协同效应。

四、对动员潜力建设的若干启示

立足国民经济动员链系统运作机理来分析动员潜力问题,有利于更科学地理解动员潜力,扭转现阶段对动员潜力认识片面性的局面,为动员潜力调查和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

首先,从国民经济链的纵横网链组织结构来看,动员潜力的释放是一个系统协同输出的过程,动员链的系统性告诉我们系统潜力由其组成部分决定但却不等于其组成部分之简单求和,动员潜力调查工作不能只停留在对各部门存量等数据的简单汇总统计。一方面要开展“互联网+”动员潜力调查模式,实现动员潜力数据定期上报、实时更新,保证动员统计数据及时准确;另一方面要建立数据分析处理系统,对统计数据进行加工过滤,对数据进行甄别评估,其实质就是要分析资源间的依赖性和配套性,发现潜力短板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潜力建设。

其次,从国民经济动员“链接”工作原理来看,动员潜力的释放有赖于动员联动运作平台的建设和部门间衔接机制的完善。即动员潜力的释放主要依赖于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建设。

1.系统啮合力建设。这种啮合力表现为动员发生时刻部门间快速建立动员合作的能力,传动链正常运转依赖于轮齿和链节的标准化设计,动员链的有效运作也需要标准化的“接口”,建立部门共享机制,打破部门间合作壁垒,建立统一的信息交流方式,强化信息平台的兼容性和联通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整个系统信息共享、过程同步、响应敏捷的无缝“链接”,真正达到纵向贯通、横向互联的高效运作模式。

2.系统免疫力建设。国民经济动员链系统的免疫力主要是针对国民经济动员复杂多变的运行环境提出的。如,福建泰宁“5·8”泥石流灾害救援工作期间,强降雨天气一直持续,救援物资等供给保障任务必须在恶劣的强降雨条件下进行。恶劣的运行环境可能会使国民经济动员链运转受阻甚至发生断链,系统免疫力建设是指针对可能面临的环境条件或根据动员经验,强化国民经济动员链的某一环节能力,通过加强系统的抗破坏力来适应外部多变环境。

3.系统效能建设。国民经济动员活动是国家调控和干预的国民经济管理活动,具有政府主导和干预性。国民经济动员链的效能建设主要是指政府的指导和干预效能建设,各参与政府部门必须分工明确、有的放矢、责任落实,统一计划和组织动员工作,确保整个指挥工作毫无差池的落实到每个实施部门。

总之,通过对国民经济动员链潜力释放内在机理的研究表明,国民经济动员潜力转化为应战应急资源保障能力,依赖于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国民经济动员潜力建设也必须引入系统思维,从全局着手,从局部优化,综合施策,以期全面提高国民经济动员潜力建设水平,确保应战应急资源供给,为国家安全提供稳定支撑。这恰是国民经济动员动员的题中之义,亦其根本目的是也。

[1]王建军,孔昭君.关于国民经济动员潜力的理论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5):23-30.

[2]黄薇.正确理解和把握国民经济动员链的建设[M]//国防大学国防经济研究中心.科学发展观与我国国防经济建设.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3.

[3]孔昭君.国民经济动员链及其意义与价值[J].军事经济研究,2012(3):34-36.

[4]王成敏,张纪海.国民经济动员链资源供给机理[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2):77-83.

[5]李紫瑶,孔昭君,韩秋露.应急资源动员链体系——规则、内涵及衔接机制研究[J].灾害学.2013,28(3):148-151.

[6]张纪海,张劝劝.石油动员链构建问题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4):84-92.

[7]网易财经.灾区紧缺物资十万火急帐篷产业链总动员[EB/OA].(2008-05-29)[2015-08-30].http://money.163.com/08/0522/06/ 4CHDIEOI00252G50.html.

[8]新华网.民政部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地震灾区调拨救灾物资[EB/OA].(2014-02-14)[2015-08-30].http://news.xinhuanet.com/ local/2014-02/14/c_119344895.htm 6.

[9]张纪海.基于动态联盟的国民经济动员组织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2):16-20.

[10]胡敏,张纪海.基于生命周期的国民经济动员联盟组织模式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6):33-35.

[11]李晓.动态联盟在国民经济动员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12]许国志.系统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13]维纳.控制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2.

Study on the Potential Release Mechanism based on National Economy Mobilization Chain

KONG Zhaojun,REN Pengyan
(Mobilization of N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Center,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Beijing 100081,China)

The national economy mobilization chain is the carrier of mobilization tasks,it is also the channels and ways that national economy mobilization potential release.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national economy mobilization chain characterized by resources liquidity and mutual link relations between all involved departments,so national economy mobilization potential construction should focus on the resource dependence and compatibility,solve the problem of short board,at the same time,should strengthen the cooperation mechanism construction between each participant,adaptability construction and strain capacity construction,increase the system efficiency of national economy mobilization chain.

national economy;mobilization potential;mobilization chain;running mechanism

C93

A

1009-3370(2016)06-0114-05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615

[责任编辑:孟青]

2016-06-2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473015)

孔昭君(1963—),男,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kongzi@bit.edu.cn

猜你喜欢

国民经济动员潜力
2022年1-5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资源错配的多层次识别、分解与比较——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分析视角
北斗导航助力国民经济发展换挡提速
艺术的纯真潜力
科比:写给17岁的自己
音乐迪斯尼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学习潜力揭秘
12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