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产优质夏谷新品种豫谷25的选育

2016-12-01王淑君谢慧芳魏萌涵王素英刘海萍

中国种业 2016年11期
关键词:株系谷子区域试验

王淑君 谢慧芳 邢 璐 魏萌涵 王素英 刘海萍 宋 慧

(河南省安阳市农业科学院,安阳455000)

高产优质夏谷新品种豫谷25的选育

王淑君 谢慧芳 邢 璐 魏萌涵 王素英 刘海萍 宋 慧

(河南省安阳市农业科学院,安阳455000)

豫谷25(原区域试验代号为安08-4129)是安阳市农业科学院以豫谷1号为母本、冀谷19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利用动态育种技术[1],安阳、海南交替系选,经过3年4代定向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适应性广的夏谷新品种。2015年该品种通过全国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为国品鉴谷2015017,适宜在河南、河北、山东夏谷区晚春播或夏播种植。

1 亲本选择及选育过程

母本豫谷1号是河南省安阳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优质、早熟、株型紧凑、熟相好、结实性好、光温反应不敏感、适应性强,在谷子选育过程中有里程碑作用的谷子品种[2];父本冀谷19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选育而成的大穗、优质、高产、水分高效利用型谷子新品种[3]。

2006年夏在安阳采用人工去雄的方式配置组合,获得杂交子粒;同年冬海南种植F1(区号1130),从中选出3个真杂交单株。2007年夏安阳种植F2,3个株系中区号为2039的株系分离较好,且优势明显,从该株系中选出17个穗大、结实性好、绿叶成熟的单株。2007年冬海南种植F3,针对各株系的抗倒性、抗旱性等抗性进行观察鉴定,并重点选择光温反应不敏感的株系,在农艺性状较好的3092区选择了6个优异单株。2008年安阳种植F4,该世代选择时以产量性状为主,从穗层整齐度、成穗率、结实性、小米商品性等方面综合考虑,4129区株系表现突出,综合农艺性状最好,符合育种目标,定名为安08-4129,其系谱图见图1。

图1 豫谷25(安08-4129)系谱

2 产量表现

该品种2014-2015年参加国家华北夏谷区组区域试验,2年每hm2平均产量为6016.23kg,较对照冀谷19增产14.52%,居参试品种第1位。2年28点次区域试验23点次增产,增产幅度为4.10%~61.36%,增产点率为82.1%。2014年豫谷25参加国家区域试验,每hm2平均产量为6115.5kg,较对照增产9.74%,居参试品种第6位;2015年续试,平均产量为5917.0kg,较对照增产19.92%,居参试品种第2位,14个试点13点增产,增产点率92.9%,增产幅度在7.67%~61.36%之间,变异系数仅为6.02%。

2015年参加国家华北夏谷区生产试验,每hm2平均产量为6045.1kg,较对照冀谷19增产17.28%,居参试品种第1位,8点生产试验7点增产。

3 主要特征特性

3.1 农艺性状 该品种幼苗绿色,生育期93d,株高131.34cm。在留苗60万株/hm2的情况下,成穗率94.29%;纺锤穗,穗码松紧度适中;穗长20.03cm,单穗质量18.21g,穗粒质量14.88g,千粒质量2.81g,出谷率79.11%,出米率77.13%,黄谷黄米,熟相好。

3.2 抗逆性 经2014-2015年国家华北夏谷区区域试验鉴定,该品种综合抗逆性强,具体表现为抗旱性、耐涝性均为1级,抗倒性2级,对谷锈病、谷瘟病抗性均为2级,纹枯病抗性3级,白发病、红叶病、线虫病发病率分别为0.61%、0.66%、1.08%,蛀茎率0.45%。其中豫谷25在2014年国家华北夏谷区区域试验中抗逆性表现为抗旱性、耐涝性、抗倒性均为1级,谷锈病、谷瘟病、纹枯病抗性为2级,白发病、红叶病、线虫病发病率分别为0.34%、0.62%、1.31%,蛀茎率0.23%;2015年抗逆性表现为抗旱性、耐涝性均为1级,抗倒性2级,谷锈病抗性1级,谷瘟病抗性2级,纹枯病抗性3级,白发病、红叶病、线虫病发病率分别为0.88%、0.69%、0.85%,蛀茎率0.66%。

3.3 品质性状 豫谷25小米色泽鲜黄、一致,整精米率高,蒸煮时间短,耗能低,米粥粘香绵软,适口性好,商品品质与食用品质兼优,2013年参加中国作物学会粟类作物专业委员会第十届优质食用粟鉴评,被评为一级优质米。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轮作倒茬,适时播种 谷子不宜连作,轮作倒茬可以减轻病虫害的发生,调节土壤养分,提高产量[4]。豫谷25属于中熟品种,播期不宜晚于6月30日。播种前要做到精细整地,抢墒播种,保证一播全苗。播种时播量要适宜,一般人工播种量每hm2为11.25kg,精播机播种量为6kg,根据土壤墒情可酌情增减播量。

4.2 合理留苗,中耕除草 间苗定苗要在4~5片叶前及时完成,精播机播种在控制好播量的情况下可以免间苗。一般每hm2春播留苗45万~60万株,夏播留苗60万~75万株。植株生长期间注意中耕除草,促进根系生长。

4.3 施足底肥,适时追肥 播种前要施足底肥,底肥以有机肥为主,配施氮磷钾复合肥。拔节前后,每hm2追施尿素225~300kg,可促进植株生长、抽穗和灌浆。

4.4 病虫害防治,及时收获 在苗期和拔节孕穗期,可喷施药物防治病虫害;当谷穗成熟后要及时收获,减少鸟害和恶劣天气造成的减产。

[1] 蒋自可,刘金荣,王素英,等.谷子动态育种方法的应用.河南农业科学,2007(9):26-27

[2] 李荫梅.谷子育种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3] 程汝宏,刘正理,师志刚,等.水分高效利用型谷子新品种“冀谷19”选育研究.河北农业科学,2006,10(1):80-81

[4] 独俊娥,马建萍,刘晓东,等.高产优质谷子新品种晋谷51号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辽宁农业科学,2011(6):84-86

2016-08-18)

农业部/财政部国家谷子糜子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项目(CARS-07-12.5-B17)

猜你喜欢

株系谷子区域试验
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2022年修订)*
过表达NtMYB4a基因增强烟草抗旱能力
打谷子
嫦娥5号返回式试验卫星小麦育种材料研究进展情况
广西引种台湾桤木区域试验
衢州椪柑变异株系—黄皮椪柑相关特性研究
谷子栽培技术
库塔垦区早中熟陆地杂交棉品种区域试验
第四轮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湖南试验点区试报告
农杆菌介导快速、高效获得转基因烟草纯合株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