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蒲花河流域鸟类资源调查

2016-12-01邵长芬李得发张晓东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29期
关键词:区系总数种类

邵长芬, 李得发,张晓东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重庆 409000)



蒲花河流域鸟类资源调查

邵长芬, 李得发*,张晓东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重庆 409000)

[目的]了解重庆市黔江区蒲花河流域鸟类资源。[方法]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对蒲花河流域鸟类资源进行调查,并对鸟类的区系组成、居留型及保护鸟类进行研究。[结果]蒲花河流域有鸟类97种,隶属于17目44科,其中非雀形目鸟类44种,雀形目鸟类53种。其中,留鸟有49种,夏候鸟3种,冬候鸟12种,旅鸟4种,繁殖鸟29种;东洋界种类45种,古北界种类33种,广布种19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6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有12种,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有2种。[结论]调查结果为蒲花河流域鸟类资源的有效保护提供了参考。

鸟类;资源;蒲花河流域

鸟类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环境好的地方就有鸟类成群的地栖居。我国一些学者对重庆三峡大坝库区、江北机场等地的鸟类资源进行了研究[1-5],但鲜见关于重庆市黔江区蒲花河流域鸟类资源的研究报道。鉴于此,笔者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对该区鸟类群落进行了调查,并对鸟类的区系组成、居留型及保护鸟类进行了研究,以期为该区鸟类资源保护提供参考。

1 研究区概况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蒲花河流域位于黔江区东南部,地理坐标为29°14′~29°27′N、108°30′~108°46′E,面积为254 km2;中、低山地形,西高东低;流域行政区划包括濯水镇、金溪镇、石家镇、水田乡、白土乡、新华乡、太极乡、水市乡、蒲花乡、石钟乡、濯西乡、新安乡等。蒲花河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春季76~102 d,夏季71~124 d,秋季72~91 d,冬季93~171 d,年均气温8.2~17.1 ℃,多年平均降雨量1 197.5 mm,年均日照1 240 h,无霜期260~290 d,土壤pH 5.5~6.5。日照分布在7—8月,日光照射时间较多,8月的日照时数达217.7 h。植被资源较丰富,多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1.2 方法

1.2.1 生境及样线设置。根据蒲花河流域的地形、植被、鸟类分布特征及人类干扰状况的不同,将该地区划分为森林、灌丛、农田、水域和居民点5种生境,各生境均设置样线4条,每条样线长度均为3 km(山区居民点有时较分散,根据实际居住情况而定)。

1.2.2 调查方法。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调查蒲花河流域的鸟类资源,调查期间在07:00—18:00进行野外观察。岸上鸟类统计采用样线法,配带8倍以上望远镜,以1.5 km/h的速度行走,记录样带两侧50 m以内所见到的鸟的种类和数量,并结合鸟类的飞行姿势和鸣声等综合特征来确认具体种类和数量;水域鸟类统计采用10倍以上望远镜在岸边定点观察与沿岸样线法相结合的方法确认具体种类和数量[6]。并运用高倍数码相机对观察到的鸟类进行影像资料的拍摄。

2 结果与分析

2.1 鸟类种类组成 根据野外调查,共记录到鸟类97种(表1),分属17目44科。其中,非雀形目44种,占总数的45.40%;雀形目53种,占总数的54.60%。

2.2 居留型和区系分析 由表1可知,蒲花河流域的鸟类中,留鸟49种,占总数的50.50%;旅鸟4种,占总数的4.10%;夏候鸟3种,占总数的3.10%;冬候鸟12种,占总数的12.40%;繁殖鸟29种,占总数的29.90%。由此可见,该地区以繁殖鸟类占主体,留鸟、夏候鸟和繁殖鸟共计81种,占该地区鸟类的83.50%。

根据鸟类区系划分[7],蒲花河流域的鸟类中,东洋界种类45种,占总数的46.40%;古北界种类33种,占总数的34.00%;广布种19种,占总数的19.60%。由此可见,该区鸟类区系成分复杂,古北界、东洋界种类和广布种相互渗透,但还是以东洋界种类占优势(46.40%),这种情况与重庆市在中国动物地理区系的位置相一致,即该地区处于东洋界华中区。

2.3 重点保护物种 由表1可知,蒲花河流域的鸟类中,有国家 Ⅱ 级重点保护动物16种[8],占鸟类总数的16.50%;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9]的有12种,占鸟类总数的12.40%(附录 Ⅱ 鸟类12种);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易危物种的有1种[10],占鸟类总种数的1.03%;稀有物种的有1种,占鸟类总数的1.03%。

国家 Ⅱ 级重点保护鸟类有白尾鹞、鱼雕、黑耳鸢、苍鹰、雀鹰、松雀鹰、灰林鸮、领角鸮、红腹角雉、红腹锦鸡、勺鸡、白冠长尾雉、红翅绿鸠、红脚隼、红隼、短耳鸮。

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鸟类有画眉、白尾鹞、鱼雕、黑耳鸢、苍鹰、雀鹰、松雀鹰、灰林鸮、领角鸮、红脚隼、红隼、短耳鸮。

表1 蒲花河流域鸟类名录

注:S为夏候鸟,W为冬候鸟,R为留鸟,M为旅鸟,O为东洋界种,P为古北界种,C为广布种;国家保护动物中,Ⅰ 为国家 Ⅰ 级,Ⅱ 为国家 Ⅱ 级;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是指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鸟类,Y为中国三有保护鸟类;CITES表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的鸟类,Ⅰ 为附录 Ⅰ,Ⅱ 为附录 Ⅱ,Ⅲ 为附录 Ⅲ。

Note: S was summer resident, W was winter resident, R was resident bird, M was passing migrant bird, O was oriental species, P was palaearctic species, C was cosmopolitan species. Among the national protected animal, Ⅰ was national grade Ⅰ, Ⅱ was national grade Ⅱ. China. The China three-having birds refered to beneficial species with economic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values, which was denoted by Y. CITES was the brids listed inConventiononInternationalTradeinEndangeredSpeciesofWildFaunaandFlora. Ⅰ, Ⅱ and Ⅲ were appendix Ⅰ, Ⅱ and Ⅲ, respectively.

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易危的鸟类有白冠长尾雉;稀有的鸟类有红脚隼。

3 讨论

蒲花河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资源丰富,植被资源较优越,所以该地区鸟类资源较丰富,表现为森林鸟类占多数,以留鸟和夏候鸟等繁殖鸟类占主体,鸟类区系以东洋界种类占优势,符合我国西南地区山地鸟类的资源特点。

调查中发现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该地区的鸟类物种数和种群密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原因可能在于:①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和大量的人为干扰,致使部分鸟类失去栖息地。②随着生活的改善,人们对野味的需求与日俱增,人为的大量捕杀导致部分鸟类失去原有的数量,部分种类目前已经很难发现。

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建议:①保护好蒲花河流域自然环境,为鸟类提供更适宜的生存环境。②城市化进程中要尽可能地保持原生态的环境,减少对鸟类生存环境的干扰。③对部分需求量较大的野生鸟类可采用驯化方法扩大其数量,从而避免过度的人为捕杀。

[1] 冉江洪,刘少英,林强,等.重庆三峡库区鸟类生物多样性研究[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1,7(1):45-50.

[2] 苏化龙,林英华,张旭,等.三峡库区鸟类区系及类群多样性[J].动物学研究,2001,22(3):191-199.

[3] 苏化龙,马强,胥执清,等.三峡水库蓄水139 m前后江面江岸冬季鸟类动态[J].动物学杂志,2005,40(1):92 -95.

[4] 李丽纯,冉江洪,曾宗永,等.重庆库区不同海拔段繁殖鸟类群落的物种多样性[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6,12(4):537-542.

[5] 吴雪,杜杰,李晓娟,等.重庆江北机场鸟类群落结构及鸟击防范[J].生态学杂志,2015,34(7):2015-2024.

[6] SUTHERLAND W J.生态学调查方法手册[M].张金屯,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181-185.

[7] 张荣祖.中国动物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435-471.

[8] 湖北省林业厅,湖北省水产局,湖北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湖北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图谱[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78-282.

[9] 张正旺.受《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保护的中国鸟类[J].中国鸟类研究简讯,2003,12(1):1-3.

[10] 汪松,郑光美,王歧山.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341.

Investigation on Aves Resources in Puhua River Basin

SHAO Chang-fen, LI De-fa*, ZHANG Xiao-dong

(Chongqi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Tourism, Chongqing 409000)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aves resources in Puhua River Basin of Qianjiang District in Chongqing City. [Method] The avifauna at Puhua River Basin was surveyed from June 2015 to June 2016. [Result] 97 species were recorded during the survey, which belonged to 17 orders, 44 families. Among them, 44 species were non-passeriformes and 53 species were Passeriformes. Type of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ecotype of birds and key protected birds were studied. There were 49 resident species, 3 summer migrant species, 12 winter migrant species, 4 travelling species and 29 breeding species. At the same time, 97 species contained 45 oriental species, 33 Palaearctic species and 19 cosmopolitan species, respectively. 16 species were listed in the second category of state key protected wildlife list, 12 species in the list of CITES and 2 species in the list of China Red Data Book of Endangered Animals. [Conclusion] Investigation result provides

for the effective protection of aves resources in Puhua River Basin.

Avifauna; Resources; Puhua River Basin

重庆市黔江区科技计划项目(黔科计2016002-06)。

邵长芬(1985- ),女,内蒙古乌海人,讲师,硕士,从事生态环境保护研究。*通讯作者,讲师,硕士,从事城镇与旅游景观规划研究。

2016-08-15

Q 958

A

0517-6611(2016)29-0010-04

猜你喜欢

区系总数种类
赣粤地区蕨类植物区系新资料
◆我国“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超12万个
消防车种类知多少
内蒙古灌木植物多样性及其区系分析
哈哈王国来了个小怪物
镜头像差的种类
“一半”与“总数”
不同施肥处理对农田土壤微生物区系和功能的影响
连作烟草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影响的T-RFLP分析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我军歼敌总数及各年度的歼敌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