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群智感知的校园服务系统构建项目研究

2016-12-01张月华

黑龙江科学 2016年19期
关键词:校园用户同学

张月华

(大连交通大学,辽宁大连116041)

基于群智感知的校园服务系统构建项目研究

张月华

(大连交通大学,辽宁大连116041)

从智能管理的角度分析了校园群智感知应用的优势,总结了校园企划中群智感知系统的构建对策,提出了校园群智感知应用的推出方式,为校园大环境下群智感知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群智感知;校园网络平台;群智感知校园服务系统

群智感知就是通过感知个体信息而开发群体信息并反作用于个体或群体,是个体与群体的合作与双赢。个体利用智能手机等移动通信设备通过统一的后台操作志愿提供各种信息,随着志愿而不断增加,后台所获得的数据量也沿着爆炸函数的曲线上升,这是利用大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实现现场画面的完善,最终得出统计结果并反馈给群体或个体,实现便利人民群众生活、促进国家进步、保护生态环境等最终目的。

1 校园大环境下群智感知应用的优势

1.1校园群智感知的条理性有利于同学们更有秩序的学习和生活

群智感知系统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传递信息的软件,它还是一个可以帮助学生们顺利规划课业安排的机制,自身清晰的条理通过校内网络的链接成为同学们计划学习生活必不可少的先导条件。

1.2校园群智感知的前瞻性为学生们在校园内的行为规划提供方便

群智感知系统是在结合一系列数据之后发布的具有真实客观性的信息,这些信息在预测校园生活环境变化中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为学生们的学习生活提供便捷。

1.3校园群智感知的时效性不断敦促同学们更努力地学习

群智感知系统是具有实时提供信息的大众化平台,它时刻更新的信息有如微信朋友圈,但在敦促学习方面更胜一筹,由于群智感知系统发布的是学习生活的信息并且会对垃圾信息进行排查,所以信息的内容多与学习相关,促进更多的伙伴加入进来,更好地学习与生活。

1.4校园群智感知的广泛性让学生之间的关系更亲密让我们的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群智感知系统汇聚了学校内部各个专业的小伙伴们,大家可以通过这样一个系统互相交流学习经验或是生活日志,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使我们整个学校的大家庭更亲密。

2 校园企划中群智感知应用的构建对策

2.1群智感知应用于校园的整体结构

图群智感知应用于校园的整体结构Fig.Application of group intelligence perception structure on campus

2.1.1用户信息

用户信息是群智感知系统对校园各个用户敞开的进入门槛,是对系统数据保存和整理的保证。校园新用户可以通过用户注册进入主页面,注册后再次使用时将可以直接登录,必要信息更改时,会有信息更改的设置进行更改,使得用户信息更为精确,从而使群智感知系统的应用更准确而具体化。

2.1.2天气系统

如今的天气预报软件等应用太过于广泛而不适用于小范围的天气信息传送,如果实现天气预报校园化,将会给同学们的出行穿衣带来很大的便利。早上晨练的同学或是提早出行的同学可以利用手机传感器感受风力、风向与温度,以及同学的手部接触手机所测试出的体感温度,总结出适宜的着装。同时GPS系统会定位该同学在学校中的某个地点,该同学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

2.1.3学习系统

学习系统是最早应用于校园学生的一种系统,大学生活没有了高中老师和家长的束缚,一定的懈怠是必然的。但是学习系统的存在会对于大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学们可以通过学习系统了解不同的学习区域的动态,在同学们的上传信息中获取学习的动力。

2.1.4饮食系统

饮食系统是方便同学们饮食方面的一个系统,可以总结一切学校周边甚至食堂的饮食安排,并定期会有更新,让周边美食触手可及,饮食系统会有一个单独的界面,里面涵盖各种学校周边的商家以及学校食堂内商家的模块,也有用户上传信息的模块。正在购买的用户或者商家本人可以上传人员密集信息来通知有意购买者,与购买美食的人可以通过选择商家进入界面观看人们上传的信息来决定饮食需求。当然饮食系统需要更多的用户参与其中,才能实现学生与商家双赢的目的。

2.2天气系统构建策略与实例

2.2.1气候信息采集

用户手机上的传感器可以感知风力,并通过手机温度传感器与用户身体接触大致测量用户户外体感以及户外气温,最后通过手机GPS定位系统进行地点的定位,最终形成准确的结合风力、气温、体感以及定位于一体的较为准确的气候信息的总体感知。之所以使用GPS定位系统,是因为通过地点的定位能确定不同地点的细微温差以及风力方向,使所得数据更准确,也使得其他浏览的用户获得更为明确的信息。

2.2.2天气信息发布

通过气候信息的收集,会有一系列信息在手机系统中进行数据生成,形成简单而易懂的信息,最终进行机器系统感知的信息发布。该信息并不是最终准确的信息,而是机器自动生成的数据,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出现用户感受发表和分析纠正误差两项补充系统。

2.2.3用户感受发表

用户可以通过发表个人感受来向大家分享自己的冷暖感知,例如早上有人晨练,可以发表自己的着装以及自己的感受,甚至可以像微信的朋友圈或者QQ的说说一样配图进行描述发表,增强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2.2.4分析纠正误差

这个系统是为了对系统自动生成的数据进行误差纠正而生成的,用户可以自行修改自己认为系统生成的数据存在与自己感受较大差距的数据,使得最终数据更贴合实际,该系统是群智感知系统的完善环节,在群智感知数据分析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2.2.5体感结论得出

在一切数据都得出甚至精确后,可通过“信息上传”按钮把用户感受以及纠正后的数据信息进行上传,共享给更多的群智感知系统用户。

2.3学习系统应用策略与实例

2.3.1学习地信息采集

学习地信息采集系统是最基础的环节,它是通过手机自带的话筒中的噪声传感器来测量一定区域内的人口数量,通过二氧化碳感知系统以及温度感知了解测算出该地区的人口密集度,最后再通过GPS定位系统感知定位,例如图书馆、教学楼、艺术楼等适宜学生更好学习的环境。综合上述三种系统来总结出该区域是否有利于增加人员数量,对群智感知的用户学习环境的选择提供了方便和快捷。

2.3.2学习地信息发布

学习地信息采集的是合成的资料,即将上面三种系统综合总结出简单的数据信息,然后将总结出的数据进行发表,体现在用户将要上传信息的界面上。

2.3.3用户感受发表

与天气系统基本相同,用户可以通过发表自己在学习地的感受来向外界发布学习地的环境信息,例如,告知外界图书馆的满员程度,是否还有空位,环境是否嘈杂等自己在学习地的切身体会,使得学习环境更加真实化地呈现。

2.3.4分析纠正误差

用户可以通过纠正和分析系统自动生成数据的误差,使得数据更加准确化。

2.3.5真实状况呈现

通过一系列的流程,用户可以将全部信息一键上传,达到真实的学习环境状况呈现在所有群智感知用户的界面上,让信息更加流通,让同学们更加便利。

2.3.6实际应用举例——预报图书馆、教室人数

许多同学在没有课的情况下,不知道应该去哪里自习,甚至不知道图书馆或者教学楼里有没有空位。如果群智感知应用于校园,通过在图书馆或者教学楼的同学手机的噪声传感器测出噪声程度从而推测出拥挤度,给同学们提供自习空间的去留计划。

2.4饮食系统应用策略与实例

2.4.1时间信息

系统会自动生成时间,时间信息要求精准,如有偏差将会给其他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4.2位置信息

位置信息不仅包括手机GPS定位系统,还可以自行选择学校商家,会向微信定位一样出现一定的距离用户最近的几个商家可供选择,简单方便。

2.4.3人员密度测量系统

人员密集度测量系统与学习系统相似,也是通过手机二氧化碳感知系统来测量该商家在当期时间段的客流量,以此可以通知其他赶时间或不想排队的用户选择人员稀疏一些的商家。

2.4.4分析纠正误差

分析纠正误差系统属于用户上传信息的界面,用户可以对测量错误的数据进行更改,也可以发表自己在购买同时的感受,以及对美食的评价。最终会有一键上传按钮,进行信息上传。

2.4.5商家排行榜系统

该系统是通过系统自动生成的可供所有用户参考的排行榜系统,是通过对一定时期的用户评价中的以及好评星数量来排名,这是一个激励的系统,有利于使商家越发展越好,更大地服务于全校的师生。

2.4.6实际应用举例——预报食堂菜品及位置

一些同学会在上午课间决定午休进食地点,这时,如果一些食堂人员可以利用群智感知告知同学们当日菜品,以及菜品放置,让同学们有选择的用餐,就可以维护食堂的秩序。或者,校外饮食机构可以通过群智感知系统汇报生意状况,以及同学们的志愿服务,使得同学们的午休饮食时间延长并有序进行,这样的感知会使学校更加秩序化。

3 校园群智感知系统的推出方式

例如iliaoning的免费直播,如果有DJTU专门的应用软件用于连接校园网的登陆界面,点击软件即可进行手机传感器的感知与上传,而且这种测试是即时的,即每次测量出的数据都不会继续存留在同学的手机里,而是在同学们的类似于朋友圈下课聊一样的上传云系统里面,基本不占用手机的内存。

4 结语

本文主要对大学校园群智感知方向进行研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提出校园群智感知体系结构,并针对大学生在校园活动机制不断提出相应策略,而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是有待研究的对象。群智感知是一个社会发展的产物,它利用了群众的力量把本身复杂且成本消耗高的事件简单化,是社会凝聚力的表现,其实一些举手之劳的事就会给社会提供便利,为国家减少巨大的消耗。

[1]陈朋飞.移动群智感知中基于弱安全网络编码的隐私保护机制[D].苏州:苏州大学,2016.

[2]黄涵霞,丁强,李莉,等.移动终端群智感知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4,(06):113-114.

[3]赵东,马华东.群智感知网络的发展及挑战[J].信息通信技术,2014,(05):66-67.

[4]安健,桂小林,张文东,等.物联网移动感知中的社会关系认知模型[J].计算机学报,2012,(06):118-119.

[5]徐学永.面向应用的无线传感网络定位问题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

[6]王明晓.基于Android的物联网移动感知服务平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04):125-126.

[7]杨彬.室内移动对象的数据管理[D].上海:复旦大学,2010.

[8]南文倩,郭斌,於志文,等.基于群智感知的校园活动信息采集与分享系统[J].信息网络安全,2013,(12):85-86.

[9]王明晓.基于Android的物联网移动感知服务平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04):120-121.

[10]田伟,于岚,殷淑娥.物联网技术在移动购物领域的应用[J].电子商务,2013,(05):59-60.

[11]徐学永,黄刘生,霍永凯,等.无线传感器网络追踪系统中的一种高效位置更新机制[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9,(12):98-99.

[12]梁韵基,周兴社,於志文,等.普适环境室内定位系统研究[J].计算机科学,2010,(03):48-49.

[13]周艳.智能空间中定位参考点的优化选择及误差分析[D].沈阳:东北大学,2009.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service system based on group intelligence perception

ZHANG Yue-hua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Dalian 116041,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lligent management,this paper analyzed the advantages of campus intelligence perception system,summarized construction strategy,put forward the implementation way of campus intelligence,and provided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campus group intelligence perception system.

Group intelligence perception;Campus network platform;Group intelligence perception campus service system

TP274.2

A

1674-8646(2016)19-0016-03

2016-09-03

张月华(1995-),女,大连交通大学学生。

猜你喜欢

校园用户同学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