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真的懂得如何读书吗?

2016-12-01L先生

阅读时代 2016年2期
关键词:感兴趣笔记节点

L先生

你真的懂得如何读书吗?

L先生

你会不会有这样的感觉?读了很多书,却什么也记不住。或者,一直想读书,却不知道什么书适合自己?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困惑,那么,或许这套读书方法,可以帮到你。

带着问题阅读

一般的阅读,看到就过了,难以形成持续性的思考。而带着问题阅读,可以帮助我们思考读到的内容。

当带着问题时,你会更容易注意到跟问题相关的内容。同时,你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对它们进行分析、对比和思考,运用它们去解答问题。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对其进行深度加工的过程。

建立联系

建立联系是指,把你当下读到感兴趣的内容,跟你记忆中已有的认知联系起来。

人的记忆可看作由一个个“节点”组成的网络,每一个节点都延伸出不同的“路径”与其他节点相连。路径越多,节点也就越活跃,越容易被大脑提取。所以,建立联系的本质,就是扩充节点、增加路径的过程。这个过程的作用,是将你通过阅读学到的东西纳入知识体系里,方便检索和提取。同时,通过扩充“路径”,提高其优先级。

应用

应用有两种方式:说出来,写出来。

学到的东西,用自己的话把它解释出来,是十分行而有效的方法。写出来同理。

另一方面,斯滕伯格认为,处理新情境新任务,既是衡量智力的标准,也是促进智力和记忆力的方式。读到的东西,是在作者的语境、框架之下,而你自己去阐述,就是面对一个新情境。

如何将你学到的东西应用到新情境之下?如何运用你的知识体系去阐述它们?这个过程需要耗费你更多的认知资源,同时也是迫使你去深入分析、了解和记忆它们的过程。

具体做法,可以参考这些建议。

1.读书不要抱着“我要把它读完”的心态,而是针对自己的问题有的放矢。

比如,一口气读完《东晋门阀政治》肯定吃不消,但如果你读了一些文章,对琅琊王氏产生兴趣,那么你可以挑其中相关的内容读,一边读,一边做笔记,其他内容略过。下一次同理。

这样分多次读,一本书就可以比较轻松地读完,并且在反复的阅读中,也能强化对疏漏内容的回顾和再认。

2.读书需要体系化。

碎片化的阅读,没有任何意义。读一本书之前,请确保:

(1)你理解作者所使用的绝大多数术语;

(2)你知道这个领域最基本的常识和脉络。

如果不符合,先去读一本打基础的书,比如各种原理、概论、通论、通识等等。它们将是你阅读的最大助力。

3.读书时,多做笔记,但不要抄书。

笔记的作用是什么?是强迫我们思考。你做笔记时,需要将其归纳、简化、画出脉络,其实就是进行深度加工的过程。

同时,做笔记时,时时注意将它与相关内容联系起来,可以有效地刺激大脑,提高这些内容的活跃程度。

4.读书时,在心里用自己的话把它解释出来。

读书时,每读完一个感兴趣的点,可以停下来,在心里假装把它讲给别人听,默念即可,直到明白通达、毫无障碍了,再继续往下看。

5.给自己留下整块时间读书。

读书要有所得,需要深加工,而深加工需要时间。除非是读读小说、看看资讯,否则不建议在地铁、电梯、等人的时候读书,因为根本来不及将读到的内容消化。

最好的方式,是留出半小时到一小时不被打扰的时间读书,然后在十几分钟的碎片时间思考,复习读到的内容。

6.把学到的内容写出来,跟别人分享。

能够写出来的东西,才是真正属于你的。写作是对学习的深度加工,也是整理回顾自己知识体系的最好方法。同时,从分享中得到的乐趣,也比一个人读书享受到的乐趣多很多。

7.读书的根本原则:喜欢就好。

虽然我上面讲了许多阅读方法,但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让它们成为负担。

一切方法都是帮助你更好地享受读书的愉悦。它们的前提,是你有兴趣。

如果你觉得这样做很累,那么,忘掉这些,抛开这些,按你的方式去读。当你觉得觉得不满足了,想换一种方式了,觉得这样做更有成就感了,再回来。

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书

首先还是一个原则:喜欢就好。

读书是一件愉悦的事情,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别人。所以,选书以符合自己口味为要。如果你不感兴趣,哪怕它是名著,哪怕别人说得再好,也不必读。

随着阅读的积累,你的品味和层次也会慢慢提升。那些曾经读不进去的书,某一天,你会发现它们其实也很有意思,到那时再读也不迟。

其次,在有兴趣的前提下,按一定的层次阅读。

求知式的阅读,要选择稍稍高于自己水准的,才有意义。

内容和领域要怎么选择呢?具体来说,有几个原则:

1.由浅入深

先读该领域的科普书和基础知识,如果你连科普书都读不进去,那么先放弃,以后再说。

这一步不能略去,否则你读了也读不懂,更严重的是,可能造成曲解也不自知,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2.顺藤摸瓜

读一本书时,如果作者提到你感兴趣的内容,记下来,找来读。比如经济史之于奥地利学派、芝加哥学派;比如十字军东征之于骑士文化、耶路撒冷、天主教神学等。上豆瓣搜书名,看下面的相关书籍和右边的豆列,是个很有用的办法。

3.横向拓展

阅读是靠什么打基础的?

一本书永远是没有办法阐述清楚一个主题的。针对你感兴趣的内容,多读几本书,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印证、对比、总结。无论什么东西,读多了,自然而然就懂了。

所以,针对同一个主题,多读,广泛地读,选取内容有交叉但又不完全一致的书去读。这是永远不会错并且极其有效的方法。

人的思想和眼光从来不是无中生有的。你思考和看待问题的方式,都来源自你每一天所吸收的一切,包括阅读。

猜你喜欢

感兴趣笔记节点
基于RSSI测距的最大似然估计的节点定位算法
分区域的树型多链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
对自己感兴趣
一种基于能量和区域密度的LEACH算法的改进
基于点权的混合K-shell关键节点识别方法
学写阅读笔记
学写阅读笔记
我的自然笔记(一)
编读往来
现在是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