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草原留下缕缕书香——第二十六届全国书博会综述

2016-12-01杨新华

阅读时代 2016年1期
关键词:肉体杨绛博会

特约撰稿 杨新华

为草原留下缕缕书香——第二十六届全国书博会综述

特约撰稿杨新华

阅草原文化,品华夏书香。全国第二十六届书博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举行,整个展会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

在北方草原水草丰润的季节里,全国第26届图书交易博览会在鹿城包头降下了她华丽的帷幕。这个沟通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要冲之地,在最美的季节,给了所有的读书人,久违地感动。

这是一届筹备时间最短、参展代表团人数和到会记者最多的书博会,来自全国34个省市区、中直出版单位、港澳等41个代表团的7500位代表,65000名民营出版商、发行商、高校、图书馆订货人员参加书博会,参观人数达71.6万人次,主会场交易额高达40.16亿码洋,可谓硕果满枝。

活动引领:书博会成了“人民群众的读书节”

三天之内,包头主会场和乌海、乌兰察布两个分会场,各种活动精彩纷呈。读者大会、“十大读书人物”评选结果发布、“红沙发”系列访谈等活动皆以读者为中心,书博会真正成了“人民群众的读书节”。

短短三天,仅主会场就成功举办各类活动150场。读者大会上,历史学家阎崇年,作家曹文轩、周大新、段立新,漫画家蔡志忠等依次现身与读者分享阅读体会。曹文轩认为,孩子的阅读不能信马由缰,阅读内容应当由成年人把握。周大新给读者两个选书的标准:一是传达爱,另一个是展现美。蔡志忠和阎崇年建议读者读那些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书。文化学者余秋雨认为,在这个移动阅读泛滥的年代,要重新审视“阅读”的严肃含义。在各项和阅读有关的活动中,20余位文化名人,通过访谈、签名售书与读者进行了面对面地交流。

本届书博会的三个会场,活动设计以“书”为主线,把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与广播影视、文化创意结合起来,反映出了行业创新发展、融合发展的新亮点、新趋势,为读者呈现出了更加多样性、多元化的精彩。

以书为媒:展现书博文化与草原文化的魅力

“阅草原文化·品华夏书香”是本届书博会的主题语,各项活动的开展,使本届书博会真正成为展现书博文化与草原文化的大舞台。书博会自从更名以来,这是首次在非省会城市举办,又恰逢我国全民阅读活动开展十周年。这一场以书为媒,以文会友的图书“嘉年华”,让四方汇聚的宾朋流连忘返。

山东代表团在所有参展出版单位中参展面积最大、参展人数最多。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业务部主任丁莉说:“我们集团这次来内蒙古参展,每家出版社都拿出了最优秀的出版作品,图书市场现在越分越细,专业化、精品化程度更高。内蒙古展团的出版作品,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很多地方值得学习,内蒙古读者高涨的阅读热情也让人感动”。

内蒙古展区,整体设计则以蒙古民族崇尚的白色和蓝色为基色,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特色。据内蒙古展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内蒙古出版业已经搭建了私有云平台,研发成功多文种、全媒体电子商务和集约式网站群发系统。目前,内蒙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已经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由传统出版向数字云服务模式的跨越。在本届博览会上,内蒙古展团有14家出版单位参展,共展出6000余种蒙汉文图书和期刊,近1000人上会参展,创下历年参加书博会人数之最。内蒙古展区仅主会场上就签约11个大项目和20个小项目,实现版权输出和引进码洋1094.4万,达成订货码洋640余万。

书香浓郁:将永远留下草原文化的记忆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全国率先出台了省级全民阅读中长期规划,积极创建书香活动品牌,完善阅读公共服务体系,激活阅读精品供给机制。而本届书博会的成功举办,使内蒙古出版业推出了一大批重点主题图书和最新精品力作,展示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形成了具有独特韵味的内蒙古“表达”。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内蒙古出版业的交流和创新,推动了全民阅读的深入开展,让出版人有了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使读书人有了一次近距离接触经典作品和作家的机会。

如今,内蒙古的全民阅读活动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书香内蒙古·亮丽风景线”草原阅读季、“草原读书月”、“农牧民阅读大接力”等内容丰富的活动在大草原上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成为祖国北疆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在这个书香浓郁的夏天,第二十六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为草原留下缕缕书香,而在书博会的发展历程中,也将永远地留下草原文化的记忆。

链接一 2016年度中国“读书致敬人物”

百年杨绛知识分子的灵魂与担当

柯云路

杨绛,江苏无锡人。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2016年5月25日凌晨逝世,享年105岁。

杨绛先生是我敬重的前辈,她的书我读得不全,《我们仨》《干校六记》《洗澡》熟读。《我们仨》讲夫妻、父女、母女,种种细节,感人至深。《干校六记》写十年中的种种遭遇和不幸,并无控诉,文字平实幽默,读时甚至常会笑出声来,却凸显出那个时代的种种荒谬和残忍。《洗澡》就不用说了,是对那场运动最生动直观地描述。

喜欢她的文字,更喜欢那些文字后面表达的人生态度。

在我看来,杨绛的晚年过得相当不易,先是“白发人送黑发人”,那个被她骄傲地称为人生唯一杰作的女儿钱瑗先她离去;不久,在晚年曾“决定不再分离”因而放弃许多风光机会的丈夫钱钟书亦撒手人寰,留下八十多岁的自己。看到过许多赞赏杨绛先生如何坚强的文字,但她去世后其近亲的一句话透露出其内心经历过怎样的苦痛:很长时间杨绛先生都需服用大剂量的安眠药才能入睡,一般的常用剂量不行,但这种药管制很严,只得让亲属帮她找药……

她是靠灵魂的追寻与坚守活下来的。

杨绛先生晚年不少文字探究灵魂与生死,她说:“人都得死。人死就是灵魂和肉体的分离。肉体离开了灵魂就成了尸体。尸体烧了或埋了,只剩下灰或土了。但是肉体的消失,并不影响灵魂受锻炼后所得的成果。因为肉体和灵魂在同受锻炼的时候,是灵魂凭借肉体受锻炼,受锻炼的其实是灵魂,肉体不过是一个中介。肉体和灵魂同享受,是灵魂凭借肉体而享受。肉体和灵魂一同放肆作恶,罪孽也留在灵魂上,肉体不过是个中介。所以人受锻炼,受锻炼的是灵魂,肉体不过是中介,锻炼的成绩,只留在灵魂上。”

杨绛先生去世后,我把这段话放上微博表达我的纪念。有网友留言:人有灵魂吗?怎样证明?

是啊,这似乎是个无法证明的事情。

那么,我想先设一问,梦呢?梦是真实存在吗?对这一点似乎没有人怀疑,是因为每个人都做过梦,都有过梦的体验。

再设一问,思维呢?似乎也是很玄的东西,但人类通过表达证明了思维的存在。

说到灵魂,先人有过许多说法。当代最著名的一句:没有正确的政治思想,就等于没有灵魂。说明即使是无神论者,也承认灵魂的存在。

我从不怀疑人是有灵魂的。如果没有灵魂,人们就不会纪念逝者,就不会有“永垂不朽”的说法。

我们修炼自己,既是修炼肉身,更是修炼灵魂。高贵的灵魂是指引人生的灯塔。

有人责怪杨绛先生没有利用自己的晚年身份,更直接有力地“推动社会进步”。我想引用中国青年报5月26日纪念文章中的一段话:2013年出版的《杨绛文集》中收录了她的三封信,都写于2001年。一封写给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舒乙,声明她和钱钟书不愿入中国现代文学馆;一封写给文联领导,表示钱钟书不愿当中国文联荣誉委员,她也不愿违背其遗愿给文联的“豪华纪念册”提供十寸照片;最后一封信写给《一代才子钱钟书》的作者汤晏,表达了对他观点的不赞同:“钱钟书不愿去父母之邦,有几个原因——他的mothertongue,他不愿意用外文创作。假如他不得已只能寄居国外,他首先就得谋求合适的职业来维持生计。他必须付出大部分时间保住职业,以图生存……《百合心》是不会写下去了;《槐聚诗存》也没有了;《宋诗选注》也没有了;《管椎篇》也没有了。”

这三封信表达了杨绛先生对现实最冷静的认识,其坚决和彻底在今天看都令人感佩。至于她留下的那些文字,则可以帮助后人更清醒地了解中国曾经历过怎样的曲折。这无疑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担当。

杨绛先生的名言:“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多么高贵的灵魂!

链接二

2016年度中国“十大读书人物”

二十六届中国书博会上,2016年度全国“十大读书人物”评选揭晓。9岁的李付沐瞳成为本年度年龄最小的获奖者,年龄最长的获奖者是108岁的著名经济学家杨敬年。

道·图门巴雅尔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牧民。创办内蒙古首个“草原书屋”,12000多册图书,全国第一个被授予“书香之家”的牧民。

冯传友

内蒙古藏书家协会常务理事、《包商银行行报》编辑。藏书约1.2万册,年均购书300册左右,每年订阅报刊10种,日均读书时间2-3小时,组建读书沙龙。

李付沐瞳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三年级学生。9岁,本年度年龄最小的获奖者。读书近5000本,每天保持阅读1-2小时的习惯。

李锦

新华社高级记者、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

在沂蒙山九间棚村建“李锦书院”。藏书一万五千余册,三十余学科,写作出版23本书。

王林

儿童文学博士、阅读推广人。十几年来先后在全国举办阅读推广活动200余场,创办“萤火虫教师读书会”,主持研制了“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和“中国幼儿基础阅读书目”,创办“千岛湖儿童阅读研习营”,到云南大理州宾川县,推动儿童阅读经验在一个贫困县域中实践。

杨敬年

南开大学经济系学位委员会主任、著名经济学家。108岁,本年度最年长获奖者,一生读书,半世坎坷,中国早期经济学的研究参与者与引入者。

杨位浩

山东省滕州市石楼村藏书人。第二届全国“书香之家”获得者。30多年来,吃糠咽菜,坚持买书、读书、藏书、办书苑,有图书上万册。

赵法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自费到孔子出生地尼山农村,进行乡村儒学建设实验,重建乡村文明生态。

张克义

山西省运城市余林村农家书屋管理员。主动承担村里的农家书屋管理工作,变“坐等看书”为“上门荐书”。

朱钰芳

浙江省杭州市晓风书屋创始人。经营12家书店,交读书朋友,办读书活动。梦想:做一家纯粹的书屋,打造读书人的一处“精神栖息地”。

猜你喜欢

肉体杨绛博会
聚焦“丝博会”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选择
我的诗
珍妮·萨维尔
最短的情书
最短的情书
阅读之美 摄于第29届书博会
杨绛:高雅如兰 静若止水
2016CFB餐博会精彩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