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州“公务的士”陷入舆论诟病

2016-11-30廖灿亮徐征

人民周刊 2016年20期

廖灿亮+徐征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福州公交出租汽车公司首批推出100辆“公务的士”,提供公务用车定制服务的同时,还可为公务员家庭用车提供服务,但乘车人员必须要出示公务员证件才可搭车。引发舆论质疑。

截至9月28日15时,有关“福州车改办公务的士”新闻达264篇,微博255条,微信36篇。仅新浪转发的题为《福州车改办回应公务的士质疑:政府未参与投入》的文章,相关评论已达9684条。

舆情传播脉络

初期:9月23日,福州公交出租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称,将投放100辆“公务的士”,以现场结算方式,谁使用谁支付,个人出行单趟按表打8折收费。该消息一出,立刻引发各方舆论关注,舆情开始发酵。

发展:9月25日,《京华时报》发表《福州百辆“公务的士”上路起步价3公里15元》一文,促使舆情发展。之后,《人民日报》刊文《福州车改办回应福州“公务的士”属企业市场行为政府未参与,没有投入、补贴》、@中国新闻网发布相关微博话题,新华网、网易新闻、新浪等相继报道和转发,舆情不断扩散。

持续:9月27日下午,该公司约车服务热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被告知“公务的士”已经取消。有关部门表示,“公务的士”完全属市场行为,政府没有参与。但是,该回应并未能平息舆论质疑,舆情持续发展。

舆情反馈

政府部门与市场化结合时应增加透明度。人民网评论称,目前出台的公车改革方案受到普遍认可,福州市“公务的士”也是市场化的一种选择及资源优化的一部分,但政府部门在接受这种市场服务的时候,如果涉及公共利益,应该按照法律程序执行,增加透明度,显示公平原则,避免公众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公务的士”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出行问题,反而易使公务人员陷入舆论诟病。《北京商报》评论称,公车改革之后,公务出行发生变化,这是必然的。但城市道路拥堵、出行不便不只是令公务员头疼的问题,全社会都在饱受困扰。更何况,公务车改革之后,机关单位专属的公务用车虽然减少或消失了,但交通补贴已经发到了每一位公务员手中。而且,无论是传统出租车,还是刚刚获得合法身份的网约车,抑或是私家车,可以说,越来越丰富的出行方式已经在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多元化的出行需求。如此一来,只针对公务员这一特定人群提供所谓市场化的“专车”服务,甚至提供折扣,如若不是对普通公众的歧视也是对权力阶层变相“特供”。

质疑“公务的士”是政府部门给公职人员变相提供便利(56%)

@暖暖的晴天:公车正在改革,这“公务的士”是怎么回事?怎么还为公务员家庭用车提供服务?这是政府行为吗?是变相为公务员提供便利吗?对于普通人来说,太不公平了。

应理性看待“公务的士”(23%)

@一本正经的猫:这只是公车改革“换挡期”尝试的一个配套改革,有不同的声音也是正常的,只要不损害公众的利益,未尝不可支持一下。出了问题再调整,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不要太大惊小怪。

应点赞“公务的士”的创意(12%)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在“互联网+”时代,“公务的士”的尝试可谓与时俱进,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都是有一个曲折的过程的,但是这个创意真的可以试一试,没什么不好。

政策的制定施行应公开透明(5%)

@叶落秋:不管“公务的士”或者“公务某某”是否是对公务员的补贴,政策都应该公开透明,让老百姓心知肚明。

舆情解析

1. 企业推出的“公务的士”的公平性引发舆论质疑和误解,成为舆情发生的首要原因。在当前的舆论环境中,公职人员不时与“特权”相连接,而且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公职人员搞特殊”的现象。有网民认为,“公务的士”有搞特权、政府变相提供福利的嫌疑,有滋生腐败的可能。因此,当与“公务员”“公职部门”等关键词相关的事件发生时,舆情发生的可能性会加大。

2. 公车改革事关公共利益,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福州“公务的士”事件表明,公车使用本身就是一个很敏感的社会话题,有关部门在“公务的士”的使用过程中必须做好监督工作,做到公开透明,才能消除群众对此项政策的疑虑。

3. 面对质疑,模糊回应,缺乏诚意,易引发次生舆情。9月27日下午,记者致电该公司约车服务热线,被告知“公务的士”已经取消;在联系福州公交出租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时,对方表示不便作出回应,至于何时取消,是否会恢复,也说不清楚相关情况。在舆论质疑声中,相关部门“政府没有参与”的回应模糊,有逃避责任之嫌,容易产生次生舆情。

舆情观察

2014年7月16日,我国启动了公车改革,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公务出行社会化,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实质就是要取消官员职务消费中的“公车特权”。但此次福州“公务的士”事件的发生,从时间、安全性等服务品质上与普通的士区别开来,实在难逃以市场之名行特权之事的嫌疑。尽管在舆情发生初期,当地政府给予回应,进行责任切割,但是未能真正缓解舆情、消解舆论质疑。具体表现为:

1. 当地政府部门不应简单撇清责任,而需按照市场平等规则的经营策略予以纠正。福州公交出租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一个国有企业,本身就享有一些政策的照顾。车改办“完全属于市场行为”“政府没有参与”“没有给予任何投入与补贴”“没有签署任何合作协议”的回应模糊,欠缺说服力。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在事后的应对中应明确责任方,不能一味切割责任,用实际行动平息舆论质疑。

2. 企业在回应上存在漏洞,应明确、翔实、不回避,避免产生解读歧义,造成次生舆情。此次事件中,新华网等报道提到,记者致电福州公交出租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对方表示不便就此事作出任何回应。该回应并未能平息舆论质疑,公众仍旧对“公务的士”及存在公务员特权等问题表示疑惑,舆情持续发展。

3. 企业服务出台虽然是市场行为,但应关注舆情反馈,避免引起公众误解。“公务的士”虽然是企业的自主行为,但受益方是公务员群体,容易损害公务员群体的社会威信。企业缺乏舆情预警意识,放任舆论发展,会让群众对车改产生质疑,戴上有色眼镜看待公务员群体。

4. 政府面对舆论质疑,虽然与自己无关,也要及时澄清。存在问题,应解决问题,而不是回避。取消“公务的士”并没有从根源上解决。从该事件中可以得知,在面临舆情时,特别是政务舆情,简单回应并不能真正有效地处理危机,反而容易令自身陷入舆论漩涡、处于不利地位,进而引发二次舆情或者次生舆情。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政务公开工作中进一步做好政务舆情回应的通知》当中,明确提出了要以制度化、常态化的标准积极主动进行回应,表明态度和诚意,提升政务舆情回应水平。

5. 防止公车改革“开倒车”。既然启动了公车改革的工作,就不能打退堂鼓,更不能只想取巧。补充公务出行的市场化方式是结合当下社会发展而产生的,值得提倡,但绝不能用“公务的士”的新瓶装着公车特权的旧酒。要消除质疑,唯有公开透明,让公众亲眼看到地方政府、各部门预算中不再出现不必要的公车预算,防止“开倒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