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我国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研究

2016-11-30崔铁良聊城市消防支队山东聊城252000

科技传播 2016年15期
关键词:建筑防火分区烟气

崔铁良聊城市消防支队,山东聊城 252000

新时期我国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研究

崔铁良
聊城市消防支队,山东聊城 252000

目前,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和档次迈入新台阶。城市建筑密度的加大和建筑使用率的增加,对建筑安全防火需求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以建筑发展形势及出现问题为契机,深入研究了防火性能建筑的关键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建筑防火性能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了提升建筑防火性能设计的几点措施,旨在为我国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普及推广提供参考性意见。

性能化设计;防火;关键技术;安全性能

1 我国建筑消防安全现状概述

当前,我国建筑消防安全现状令人堪忧。重点体现在社会公众没有树立科学的建筑消防安全观念,大部分人防火安全意识不高,也缺乏有效的消防安全应对处置能力。因此,受此影响,很大程度上建筑中的消防安全更多是通过建筑消防安全设计来体现出来。现如今很多建筑用途是覆盖商业、娱乐、居住方方面面,使得建筑在使用可燃物、易燃物与建筑的防火管理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同时建筑使用的复杂多样化也不利于消防工作总体规划。往往先进的消防设计技术不能应用在建筑上,消防安全工作陷入缺乏预见性的僵局。

与此同时,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由此产生。所谓建筑防火性能指的是以理性角度,将防火理念贯穿于整个建筑设计过程中。与传统设计大为不同的是,性能化设计不仅仅只是在特定模式下设计,它还需要考虑建筑防火效果如何。因此,对建筑本身结构、建筑空间可燃物情况在内的建筑空间内存在的物体进行明确掌握,确保在火灾发生情况下,对该建筑物内的物体的状态(包括建筑所遭受的损失程度以及建筑本身的结构等)有所了解。通过多个方案进行对比,确定性能最高的防火设计方案,对危险区域做好防火保护措施,使得建筑防火性能达到最佳状态。

现如今,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在经过建筑发展和实践之后,其理念和技术已经渐入人心和日臻成熟。我国对火灾防范和应对已经有了一整套处置流程方案,以性能为基础的防火设计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在我国目前通用现行防火设计体系的基础上,吸取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加强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势在必行。

2 防火性能建筑的关键技术分析

2.1 人员安全疏散

一旦火灾发生时,人员安全疏散是人员生命安全保障的有效措施。有效的防火性能建筑设计成为建筑防火性能设计关键目标,而人流安全则是防火性能建筑设计重中之重。具体而言,就是在火灾发生危害后果前,将受困人员安全疏散到火灾区域以外。这些关键性技术指标的涉及,最大程度保障了安全疏散火灾发生时受灾人员,这也是是防火性能建筑技术指标具体形式之一。

2.2 火灾场景设计

在具体的建筑物为参照的情况下开展防火性能建筑的技术研究,这对于优化整个火灾救援工作大有裨益。这里所指的火灾场景设计,作为防火性能建筑的使用材料和结构,根据建筑物的不同性质,快速有效实现预防火灾目的。通常来讲,火灾场景设计主要包括可燃物数量及性质、火灾发展、火灾类型3个方面。首先,在火灾发生过程中,需要正确识别建筑物火灾起源的性质,同时需要对这次火灾的损害性能有个准备判断;其次,在面对火灾时,对不同阶段下危害性通过计算做出有效合理地分析;最后,火灾场景设计需要考虑该建筑情况下可能会发生火灾的概率,同时给予正确的火灾发生时的消防与人员的救助方法。

2.3 火灾中烟气流动控制

在火灾预防中首要考虑的问题在,由于火灾发生时烟气的流动情况也是会造成严重危害的,需要加强烟气流动控制。可以对火灾发生时烟气流动情况做出合理地分析,分析火灾时烟气流动受热力影响下的流动状态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在空间模拟情况中感受烟气的强流动性扩散情况,在防火性能建筑中加入研究中的分析,合理设计建筑的烟气流动区域,有效防止火灾发生时可能造成的危害。

3 当前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建筑安全性能标准

建筑物的防火性能应该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建筑物类型和用途的不同,防火性能要求也应当不尽相同。因此,建筑物的防火性能化标准应当从各个鉴于目前的设计规范结果建筑物达到一致。但目前的安全标准还不能达到防火性能的要求,不能有效规范建筑防火措施。

3.2 防火性能化技术水平不高

传统防火规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建筑物防火性能,但严重制约新技术的发展。这是因为指令性防火性能化能有效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投资,但它可能不符合规格。

3.3 设计创造力匮乏

现行的建筑防火性能优化规范使得设计人员的思路

不能打开,限制了设计师的想象力,无形中禁锢了思维。现在的建筑尤其是公共建筑防火设计无法体现出人文设计,甚至有的建筑为了追求建筑的防火性能,设计了一些对通行造成障碍的方式,这就严重造成了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习惯。过于追求和片面强调高防火性能,造成了资源浪费和人群堵塞。同时,建筑规范和功能之间出现的功能需求矛盾,给设计者、业主和消防监督者工作造成了困扰。

4 提升建筑防火性能设计的几点措施

4.1 如何做好防火分区和防火间距的合理设计

在考虑高层建筑的防火性能时,防火分区和防火间距将是设计重点。所谓的防火分区要指的是采用防火隔断、防火卷帘、防火门窗等分隔出来的封闭空间,在一定的范围和时间内,能阻隔火势,减缓火势蔓延,减少火灾损失,为人员安全疏散、消防扑救提供宝贵时间。从结构上来说,建筑设计中的防火分区一般分为竖向和水平两个形式分区。竖向防火分区是指利用耐火等级较高的窗间墙或楼板等物在建筑垂直方向所隔离的相对独立的空间。水平防火分区是指利用防火墙、防火门窗及防火卷帘等物在水平方向所隔离的相对独立的空间。除必要的安全疏散门外,防火墙上不得随意开设窗、门以及洞口,所用的防火门耐火等级必须为甲级。同时,可燃气体管道不能穿过防火墙,以防止降低耐火等级。当所设计建筑的室内面积大于防火分区最大面积时,就需要在恰当位置设置防火卷帘,来适当分区。由于平时处于开启状态,只有发生火灾时防火卷帘才自动落下,阻隔火势蔓延,所以对平时使用空间并不产生影响。在对建筑进行防火设计时,不仅要考虑毗邻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还需考虑周围环境,留出救援车道。只有这样,当建筑物不慎发生火灾时,毗邻建筑物不受影响,救援车辆可以靠近,人员得到及时疏散。

4.2 如何做好安全疏散楼梯的合理设计

安全楼梯是当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的主要通道,电梯、自动扶梯等在建筑物发生火灾时是禁止使用的。通常来说,对建筑物内楼梯进行防火设计的时候,需将楼梯间设计成防烟楼梯、室外楼梯或封闭楼梯间,设计目的不仅为了阻止火势蔓延,还为了保证人员在疏散时相对安全,与火灾发生区域隔离,不受火、浓烟的威胁。建筑物内的每个防火分区或同一防火分区内的不同楼层,设置安全疏散楼梯的数量和位置应经精确计算后确定,不得少于两个,分散布置,防止当火灾发生时人员逃生发生拥挤、踩踏现象。

4.3 完善和保证建筑防排烟系统

建筑物发生火灾时,烟熏致死占人员死亡比例最大,高达78.9%,这就意味着,建筑防火设计时,就必须设计建筑的防排烟系统,减少火灾浓烟对人体的伤害。若建筑物为高层时,则必须设计机械防排烟系统。在对建筑排烟系统进行设计时,首先要将建筑物进行防烟分区,使烟气集中在某一固定区域,通过防排烟系统将浓烟排出室外。防烟分区和防火分区一定要分离,不得重合,每一个防烟分区的面积不允许超过500m2。可用挡烟垂壁或隔板来划分防烟分区,每一个防烟分区都必须单独设置排烟口,排烟口设于防烟中心处。防排烟系统不仅需要设计排烟口,还要设计排烟风道,安装必须牢固且使用的材料必须是耐火材料,排烟风道的设计也是不能和防火分区重合的。

[1]杨先刚.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探讨[J].建筑技术开发,2014 (3):60-61,66.

TU998.1

A

1674-6708(2016)168-0155-01

崔铁良,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消防监督等。

猜你喜欢

建筑防火分区烟气
固体吸附剂脱除烟气中SOx/NOx的研究进展
上海实施“分区封控”
建筑防火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的应用研究
基于参数自整定模糊PID的SCR烟气脱硝控制
浪莎 分区而治
基于非分散紫外吸收法的便携式烟气分析仪在烟气二氧化硫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大空间建筑防火分区设计的探讨
建筑防火分区设计中的若干问题探析
基于SAGA聚类分析的无功电压控制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