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网络广播的引导与监管

2016-11-30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二九二台山东青岛266200

科技传播 2016年15期
关键词:制播广播受众

张 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二九二台,山东青岛 266200

浅析网络广播的引导与监管

张 伟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二九二台,山东青岛 266200

网络广播逐步成为互联网新兴媒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与健康度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网络广播的发展关系着网络环境健康与社会稳定,针对其特点进行的适度引导与监管对行业健康发展、净化网络环境有不可忽视的意义。本文对网络广播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网络广播进行合理监管引导进行了探讨。

网络广播;监管;网络环境

随着4G网络的发展与智能移动终端的彻底普及,国内网络广播市场也完成了初步用户积累,用户规模达到3.5亿左右,渗透率超过50%。网络广播逐步成为互联网新兴媒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与健康度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正确认识网络广播在舆论传播、信息获取方面的特点,加以适度的引导与监管,是广电行业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

1 网络广播现状与分析

1995年4月,位于美国西雅图的“进步网络”将“随选音效”服务放在其网站首页,宣告了网络广播的诞生。网络广播指通过网络提供的音频节目收听服务行为。作为传统广播服务在互联网领域的延伸与融合,网络广播扩展了广播服务的受众群体,迎合了数字时代的发展要求,与“汽车广播”一起将一度陷入低谷的广播服务重新唤醒,并作为移动媒介融合时代新的发展方向受到各方瞩目。

近年来,随着蜻蜓FM、考拉FM、荔枝FM等一大批移动网络电台完成初期用户积累,以声音为主体的节目内容被使用者广泛接受,UCG等模式更是提升了网络广播与用户的交互体验。网络广播的渗透率也逐年提升,从2012年的占比不足一成,受众不到4 000万规模迅速扩展到2015年末的占比超过50%,受众超过3亿。日渐成型的运营方式和庞大的用户群体意味着网络广播市场未来大有可为。

2 网络广播发展中的问题

虽然网络广播的迅猛发展有目共睹,但由于其自身特点,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遭遇了一些问题,对其适时进行引导与监管也势在必行。

1)非专业性。网络广播节目虽然鲜活及时,但制播不够专业,从选材到录制的过程难以做到规范完整。首先,网络直播节目主持的来源较为复杂,从原游戏直播平台、在校学生到各行业专家不一而足,播音水准与专业主持人差距较大。虽然有部分联播电台(传统电台的网络同步版)可以使用正规播音主持,但数量较少,特别是在移动端网络广播中难以体现。其次,网络广播节目内容专业度差。许多制播人员完全出于爱好与自愿,互联网信息的开放性与宽泛自由性不可避免地导致管理困难,造成传播内容良莠不齐,极易在播出中出现常识性与政治性错误。另外,大部分网络广播声音质量也难尽如人意。正规录制场所的不菲费用让大多数网络电台望而却步,录播环境的限制会直接反应在节目声音质量上,背景噪音夹杂着生活噪声严重影响着用户的收听感受。

2)版权与盈利压力。无论是传统电台试水网络还是大型门户网站的早期尝试,版权与盈利问题从起步阶段就困扰着网络广播。除网易曾经开通部分短信点播业务外,早期网络电台并无实质性盈利手段。近年来移动端网络广播的兴起主要依靠外部资本介入与支持进行短时间规模性发展,即互联网界常说的“起步烧钱”模式。发展速度所代表的规模优势与估值空间是目前移动端网络广播所依赖的护身利器,但依据现状分析,任何一方短期内建立垄断性优势进而获得“流量变现”机会十分之难。不仅国内受众多年的免费收听习惯难以改变,内容反哺制播的模式无法进行,媒体本身内容同质化程度高、用户黏性差导致传统的广告收益也十分微薄。资本压力又直接影响各网络广播在日益激烈的版权争夺中有所作为,盗版、转载的常态化进一步恶化了竞争环境。

3)危害文化安全的内容。以另类、恶俗甚至色情内容吸引受众关注已经成为网络世界痼疾。网络广播由于前述制播的非专业性和面临的版权与盈利压力,在传播危害文化安全内容方面风险更大。如部分网络电台改编著名歌曲,随意加入不健康内容,甚至专门开设“午夜在线”“桃色夜话”等节目进行边缘话题的炒作。相较传统无线电台,网络广播的受众年龄段更低,对低俗内容的辨别力更差,更容易以好奇心理跟风模仿,无形中加大了这类内容的危害。

3 对网络广播进行引导与监管应注意的问题

针对上述特点对网络广播进行适度引导与监管对净化网络环境,增强网络广播正常内容竞争力有较大帮助。而作为新型网络媒体,网络广播与传统广播和其他互联网媒体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对其的引导与监管也应该在传统监管基础上针对特点有所发展。

1)重视监管技术手段。依据已有监管经验,对内容类监管的收听收看主要依赖相应技术平台。网络广播监管与传统监管相比在平台搭建、内容辨识、监察取证方面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其自身特点,其播出时间、内容的不确定性,制播的天然非专业性对网络广播监管的技术实现有较大挑战。更重要的是,网络广播特别是移动端网络广播传输手段不同于传统无线电台,其监管必然涉及到多个行政部门,搭建监管技术平台需要多方合作进行,对多部门沟通合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2)完善监管条例、依据。对新兴媒体的监管都存在适用条例缺乏、依据分散模糊等问题。主管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针对监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调整对策,在具体的监管标准制定中兼顾准确性与操作性。同时应注意总结实际监管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与上级主管部门有效沟通,推动相关条令、依据的完善。

3)调整监管队伍结构。网络广播属于新媒体范畴,制播与受众以年轻群体为主。对网络广播进行监管过程中应注意人员梯队的结构调整,适当增加年轻监管人员,增加看待问题的视角,及时跟进监管内容,保证监管客观性。同时,不应放松人员专业素养与政治素质的要求,针对网络广播涉及面广、信息量大的特点进行专业培训,提升监管质量。

4)融合舆情监督机制。网络广播属于网络环境的一部分,对其进行的监管理应融合其他网络传播的发展动态。可以利用其他网络渠道对网络广播内容进行合理预测与分析,对监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也应及时核查,通知、提醒相关机构,督促其整改,与其他新媒体内容监管体制进行融合,提升监管效率。

4 结论

2015年6月10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了广播电视是综合性的媒介,具有多方面的特性和功能:新闻传播媒介、文化教育媒介、娱乐休闲媒介,既可作为政治宣传的武器,又可作为大众沟通的渠道、还是强烈依赖技术的传输工具。网络广播符合这种综合性的特征,使得对它的管理非常复杂——尤其是涉及到广播电视行业在数字化、网络化和三网融合发展中的地位的时候。但随着网络广播受众人口增多、影响面积加大,逐渐进化成新的群众精神文化的娱乐工具,也可以作为党和政府声音的传播途径,关系着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针对网络广播特点进行适度引导与监管可以保证其传播行为的方向性和正确性,对行业健康发展、净化网络环境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1]李远东.总局“6·10通知”详细解读.DVBCN数字电视中文网,2015(6).

[2]罗静.国外互联网监管方式的比较[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6):117-121.

G2

A

1674-6708(2016)168-0114-02

张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二九二台。

猜你喜欢

制播广播受众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大数据背景下网络综艺节目的制播模式新变化研究
美剧在中国流行的原因及借鉴意义
电视制播网网络安全防范方式探讨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广播电台应急广播制播业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