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语丝》《莽原》与朋友圈看大学师生交流方式的演进

2016-11-30张凌云宋佳霖丁小桐吉林大学吉林长春130012

科技传播 2016年15期
关键词:莽原语丝杂志

张凌云,宋佳霖,丁小桐吉林大学,吉林长春 130012

从《语丝》《莽原》与朋友圈看大学师生交流方式的演进

张凌云,宋佳霖,丁小桐
吉林大学,吉林长春 130012

大学对于学生们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神圣的学术殿堂,而更像是一个允许我们自由发挥的平台。大学生们经过义务教育的储备,已经具备与老师交流探讨共同进步的初步素质,这就更需要师生们在课堂以外的交流方式。而民国期间的杂志与现代朋友圈都成为一个可开发的交流平台,这一点如何体现,又该如何开发实现呢?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大学生在微信朋友圈使用中对师生交流的意识现状,并提出了朋友圈拓展师生交流平台方面的优势与可行性,并进一步提出了开发这一作用目前所应该做出的努力。

师生交流;平台开发;杂志;语丝;莽原

民国时期思想纷杂,各大思想家文学家横空出世,而这些思想往往以文字的形式体现在所办的杂志中,杂志所发文章思想各异,而这些文章大多数出自学校的教授或是其中优秀的学生之手。他们在杂志上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是针对某件时事进行激烈的辩驳,分别形成文字发表在自己的阵地。以《语丝》和《莽原》为例,《语丝》与《莽原》皆注重于社会批评与文学批评,而这些又游离在大学课堂之外,略去师生当面的交流不提,在杂志上写文发表形成思想的交锋也不失为一种师生交流的方式。对于社会时事的评论,人与人间难免会有不同,当老师和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变为文字,在杂志上发表文章进行辩论的时候,思想火花的碰撞也是十分强烈的。再或翻译某种小说发表在杂志上,而引出文学的批评讨论。文章上的透彻分析有时比当面交流争论更有清晰的思路,也更容易为人接受或辩驳。但是这种交流的平台是公开的,且杂志平台所需要的思想和文学素质都是一个较高的门槛,对交流仍有许多的障碍和限制。

再看当今社会上,人才济济,在杂志上发表文章相对困难了许多,此时微信朋友圈的兴起,正给师生间的体会交流提供了又一个平台和契机。

微信朋友圈是12年时腾讯微信上线的一个社交功能,微信用户可以通过朋友圈发表文字和图片,同时也可以通过其他软件将文章或者音乐分享到朋友圈。用户的好友也可以在发表的文字或分享下点赞或评论,本身也有助于用户的社交与思想交流的碰撞。将微信朋友圈拓展为一个师生交流的平台还具有以下的几点优势与意义。

1 微信朋友圈具有相对的保密性

对于言论相对保密这一点上,微信朋友圈较期刊杂志具有一定的进步。微信与QQ不一样,微信的圈子多为熟人,“微信中绝大多数的人际交往是发生在相互认识的人们之间,联系人多为亲戚、朋友、同事、同学或者是新人是的朋友”[1]。且微信朋友圈中的评论只能为共同好友所见,并不是公开曝光的,这样就使师生间的交流减少了很多束缚和顾忌,让师生间的谈话交流减少不必要的负担和束缚,同时也能让共同的好友一同参与讨论。

2 微信的评论回复形式较为轻松

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很多大学生越来越习惯于网络的交流形式。相比较面谈和打电话而言,微信朋友圈的分享和回复更加轻松随意,对于学生的压力也能够适当的减少,在师生间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交流和讨论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下去。

3 微信朋友圈上对于双方的交流时间没有限制

只要网络存在,微信朋友圈便可以发挥它的作用。对于面谈或打电话,甚至QQ微信私聊的方式,对于双方的交流都有一定的限制。且单独与老师进行沟通对于学生也具有一定的压力。但是将信息分享在朋友圈里,对方可以在任意时间浏览,并在空闲的时间评论回复。这比动不动打电话、发短消息还要方便了许多。

4 有利于引导微信朋友圈在大学生中的使用走向

“微信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出现使大学生的交往形式发生了变化[2]。”微信一方面拓展了大学生的交际范围,另一方面由于微信上信息的鱼龙混杂也容易对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引导大学生利用朋友圈进行师生交流,无疑也是对大学生微信使用方向的一个良好导向,对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作用。

师生在课堂外的交流也需要一个逐步熟悉的过程,而微信正好可以提供这样的一个平台。因此,师生交流需要一个对于微信朋友圈在师生间交流的开发应用,研究团队在长春市各大高校文学类专业进行了一次问卷调

查。调查结果显示,有90%以上的同学都会在微信里添加老师,添加老师的理由各有不同,如:方便提问、喜欢某个老师想要拉近距离,或是想和老师交个朋友。在交流内容方面,大部分同学和老师的交流集中在专业知识与日常生活方面,而在老师学生分布状况来看,大多数学生还是更多地选择与本校本专业的老师交流。同时也有45%以上的同学表示早就意识到了朋友圈也是在课堂外,师生交流的一个方式。从问卷结果来看,学生们意识到了微信朋友圈是一个在课堂之外可以与老师拉近距离,进行交流的平台,但是学生们还没有意识到如何开发朋友圈这个平台,也并没有考虑过要在这个平台上与老师交流些什么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这个平台的作用,这也与微信是一个范围更大的交际软件有关,很多同学认为微信只是人际交往的一环,是否有所交流全有赖于主观上的交流意志,所以要开发朋友圈这一方面的应用便应该有意识地向这方面引导,让更多的人意识到朋友圈在这方面的作用,主动加入师生交流。

从本质来讲,《语丝》《莽原》等杂志和微信朋友圈,并不是为师生交流而建立的,服务于师生交流也不是它们的全部作用。因此很多人意识到了微信朋友圈在这一方面的作用,可以拉近师生距离,可以让师生在这个网络平台上自由探讨,小到生活琐事,大到社会时事,都可以做师生之间交流的对象。但是由于这个平台是自发的,是无意识的,没有一套系统的引导,完全处于自主无意识阶段。要更好地发挥朋友圈在这方面的作用,便要逐步将这种无意识变作有意识的交流,当学生主动去与老师交流探讨,朋友圈的作用自然而然变能够发挥出来。

5 结论

民国期刊在师生交流上更具有高档次高深度的交流体现,而微信朋友圈则降低了交流的门槛,并提供了师生之间由陌生到熟悉的逐渐改变过渡,并具有一定的私密性,使得师生间的这种交流更加随意自如。但是目前情况来看,大多数同学只是将微信朋友圈看作是一个交际软件,并没有意识到其在师生交流这一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因此激起同学们主动关注老师的动态,积极与老师交流的积极性在开发微信朋友圈的师生交流作用上显得尤为重要。

[1]李烽.微信朋友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G].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2]李睿贤.微信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G].社会研究,2015 (34):108.

G2

A

1674-6708(2016)168-0097-01

本研究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课堂外的师生交流——从《语丝》《莽原》到微信朋友圈”成果之一,项目编号:JG-2010-024。负责人:丁小桐,参与人:张凌云,宋佳霖,刘晓旭,任璇。

张凌云,学生,吉林大学。

宋佳霖,学生,吉林大学。

丁小桐,学生,吉林大学。

猜你喜欢

莽原语丝杂志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of interlayer perpendicular standing spin wave mode with low damping in skyrmion-hosting[Pt/Co/Ta]10 multilayer
《莽原激流》
东方养生杂志征稿函
杂志介绍
北大荒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
小语丝
小语丝
小语丝
小语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