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中国报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研究

2016-11-30方韵涵河南大学民生学院河南开封475000

科技传播 2016年15期
关键词:报业转型数字化

方韵涵河南大学民生学院,河南开封 475000

互联网背景下中国报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研究

方韵涵
河南大学民生学院,河南开封 475000

随着互联网不断发展,信息传播速度得以快速提升,拼时效渐渐成为常态,信息碎片化趋势明显,对传统报业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本文首先阐述了新媒体、全媒体的概念,随后从中国报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入手,指出了中国报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路径,并提出相应的转型发展对策。

互联网;中国报业;数字化转型

当下,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信息传播的方式向着多样化发展,人们接收信息的途径、载体和渠道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传播活动不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1]。而与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新媒体快速发展相反的是传统纸媒却在快速萎缩,传统纸媒表现出来的滞后性愈来愈突出,报纸发行量不断下降,因此,面对传媒市场的变局,中国报业的转型发展是一条必由之路。

1 相关理论概述

1.1 数字化媒体的内涵

数字化媒体在内涵上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以数字技术为基础进行信息传播,数字化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内容丰富等特点。传统报业数字化转型能够使信息传播不再受到时间的限制,迅速到达用户,使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得到极大提升。

1.2 报业全媒体概念的界定

报业全媒体是指报业集团在信息报道过程中,除采用传统的文字和图片报道外,加入音频、视频,从单一的依赖纸质媒介,单落点、单形态、单平台的传播变成综合运用互联网网站、手机报、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站,将信息传播内容通过纸媒、声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多终端进行传播[2]。

2 中国报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受新媒体冲击,市场份额不断缩小

网站、手机等新媒介的不断涌现,使传统纸媒受到很大的冲击,新兴媒体依靠先进的技术、丰富的信息传播渠道、即时的更新速度等优势迅速占领传媒市场,纸媒的市场份额在不断缩小。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6)蓝皮书指出2015年中国传统报业的“断崖式”下跌仍在持续,全国各类报纸的零售总量与2014年相比下滑了41.14%。

2.2 经营模式单一,创新意识不强

就传统报业而言,普遍存在经营方式单一、创新意识不强的问题。在盈利模式上,过分依赖广告收入,在新型人才的培养上,受传统传播模式的限制,传统报业人员对新媒体认识较低,新型人才数量较少且技术落后,造成企业缺乏内生动力,远远不能适应互联网的兴起所带来的变化,这大大增加了报纸行业发展的风险。

2.3 企业化程度不高,亟待市场化转型

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媒体始终被当作国家的宣传平台,扮演着舆论引导、信息宣传的角色,加之,我国报业一直被当成事业单位看待,导致整个报业尚未形成合理有序的竞争环境,资源得不到最优配置,造成我国报业企业化程度普遍不高,始终没有完成市场化的转型。

3 中国报业转型发展路径选择

中国的传统报业的转型发展不是简单的将新闻报道搬到互联网,而是多渠道、多形式的融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3.1 传统报业的数字化转型

新技术、新科技的发展给传统报业带来极大的冲击,也为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新的科技给传统报业提供了新的信息传播平台和传播手段,只要传统报业能够抓住时机,吸收先进手段为己所用,扬长避短,将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与新科技的优点进行优势整合,形成优势互补,资源互补,就能实现真正的转型发展。报业数字化转型不仅是内容的调整和渠道的延伸,更重要的是报业自身内容结构的调整,资源的整合,新的战略部署的制定[4]。

3.2 传统报业的渠道融合

要实现报业的转型,渠道融合也是必然选择。传统单一纸媒已经不能适应新的需求,这就要求转型后的报业在原有的新闻纸基础上,还应注重自身网站的发布、手机报等新媒介的发展,多渠道、多终端实现信息发布的全面覆盖。要针对不同的社会群体,不同的接收终端,采用多样化的信息传播渠道,在第一时间,将信息传递到每一个受众客户。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6)蓝皮书指出2015年我国手机上网人数超过6亿,逼近网民总人数。面对日益发展的手机移动客户市场,报业转型应充分利用好新媒体、新科技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在巩固现有发布渠道优势的同时,布局好移动新闻发布渠道。

4 中国报业转型发展对策研究

作为传统行业,中国报业的转型发展任重而道远,需要各个方面的综合努力,中国报业要依托自己主业的优势资源和优势资产,同时还要吸收先进的新型模式,取长补短,发挥优势,实现真正的转型发展。

4.1 开设权威专栏,报道独家内容

作为信息传播媒介的媒体,无论在形式上怎样创新,其最终还要归根于其所承载的内容,相较当下网络媒体,传统报业拥有大量积累的固定读者、新闻采访权和权威品牌形象等行业优势。因此,传统报业一方面要立足于报业自身积累多年的高信誉和高权威性,通过多渠道开设权威专栏,报道独家内容,发展引导舆论导向;另一方面,要立足于报业拥有的最好的新闻采编队伍,为各种媒体提供优质内容。

4.2 重视人才培养,提高新型人员素质

传统报业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是推动传统报业可持续转型发展的基石。因此,报业企业要真正实现顺利转型升级就必须努力打造出一批能够符合当下数字化媒体发展需求的高端复合人才。一是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各项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二是加强对社会人才和高校人才的选拔培养,要想在信息社会立于不败之地,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还比较薄弱,要广泛的吸收人才,挖掘一些在网络时代具有前瞻性的新型人才,此外,还要深入到各个高校进行招聘,选拔出优秀的人才进行培养,充实人才队伍[5]。

4.3 加强设备投入,强化技术研发

传统报业的数字化转型是建立在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的基础之上,因此,新技术的研发也是传统报业在数字化转型时期需要大力投入的部分。一是及时更换硬件设备,数字化转型要求传统报业必须高度重视设备的升级换代,以适应信息及时发布的需求;二是加快研发速度,在网络时代的信息快速传播的环境下,加快对新产品的研发速度才能把大众的目光吸引过来,不断更新的信息和新颖的传播方式是确保用户持续增加的基础[6];三是重视客户体验,新媒体时代用户的选择变得越来越多,要想真正的留住客户,就必须注重客户的体验,只有真正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不断设计出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才能真正吸引客户,绑定客户。

4.4 加大扶持力度,强化政策引导

要想真正实现我国报业的数字化转型,除了报业企业自身的转型升级以外,政府的政策支持也是重要的一环。因此,政府必须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传统报业不断去拓展新的平台,加强对传统报业政策的支持力度,提升其竞争力;鼓励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手。此外,近年来,为追求点击率,一些媒体往往夸大事实,甚至是捏造新闻事件,媒体的公信力大大减弱。这就要求我们的政策制定者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这些虚假新闻进行坚决的打击,引导新闻从业者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7]。

[1]唐薇.中国传统报业数字化转型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3.

[2]赵菁.媒介融合下的中国报业转型发展[J].传媒观察,2014 (1):19-21.

[3]皮泽红.中国传统纸媒向全媒体融合战略转型中的瓶颈及其对策[J].战略决策研究,2014(3):96-104.

[4]张菁菁.报业全媒体化的现状、困境及路径选择——以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为例[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5]蔡杨.新媒体背景下的重庆报业发展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2.

[6]孙学进.浅议全媒体时代区县广播媒体的发展[J].新闻研究导刊,2015(16):181.

[7]周婕.全媒体的核心内涵[J].科教导刊,2015(8):144-145.

G2

A

1674-6708(2016)168-0078-02

方韵涵,河南大学民生学院,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报业转型数字化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转型
数字化制胜
沣芝转型记
大数据时代的报业出版
报业数字化及媒体使命——中日学人、报人关于报业未来的思考与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