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思维在高校新媒体传播中的运用分析

2016-11-30吴佳伟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江苏常州213164

科技传播 2016年15期
关键词:思维学校信息

吴佳伟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江苏常州 213164

互联网思维在高校新媒体传播中的运用分析

吴佳伟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江苏常州 213164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媒体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在新媒体浪潮的影响下高校新媒体也得到了极大的推广和运用,就像对于QQ、微博、微信的使用,就十分普及,也成为了学生传播信息的主要工具。而本文也就互联网思维在高校新媒体传播中的运用作出了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互联网思维;高校新媒体;传播

在2013年11月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曾就以《互联网思维带来了什么》作为头条播了出来,在播出的过程中以专题播报的方式介绍了互联网思维,其中就以小米手机和海尔空调作为案例表现出了互联网思维所带来的魅力和价值。也正是这种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互联网思维在高校新媒体传播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以往的信息传播的方式,与传统的媒体相比较而言,新媒体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资源丰富、互动性强、虚拟性强等特征。新媒体作为高校传播中的主要方式,在传播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正确的理念进行相关的引导,那么新媒体的优势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为此,笔者也就互联网思维在高校新媒体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运用做出了以下的分析。

1 互联网思维在高校新媒体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现如今,只要一提到互联网思维,我想很多人都会联想到“小米手机”,小米手机这一成功的案例将互联网思维的魅力与价值淋漓尽致的显现了出来[1]。就图1而言,我们就能明显的看出互联网带给我们生活的改变和影响,而其中专为年轻人所设置的App也是越来越多,这种符合年轻态消费的App其所面对的群体也就是各高校学生,互联网思维带给我们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其在高校新媒体传播中也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的,具体就包括以下几点。微信都不会太过关注,而这也就导致高校新媒体的传播缺少相应的管理人员,达不到一定的宣传力度,从而降低了新媒体传播的优势。在这个无处没有网的时代背景下,获得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所以要想让学生对高校的相关信息进行关注,就需要增强个性化的用户体验。对于高校的学生而言,他们都处于一个较为美好的年级,普遍都喜欢追逐个性鲜明具有特色的东西,但是,在很多高校新媒体传播过程中我们都能发现,各高校宣传的内容、传播的渠道都太过呆板无趣,不能满足学生的体验要求,所以导致无法聚集大量的人气。

1.2 高校新媒体传播只停留在工具层面的应用上

在这个互联网的发展浪潮中有越来越多的高校都开始建立起微博、贴吧、微信等新媒体工具,但是只有少部分的才能将其更好的利用起来,很多的学校都只是建立了起来,但是并没有对其进行相应的管理或者是宣传,这也就导致学校的微博、贴吧等工具没有达到其传播的意义,而且新媒体工具其本质意义就是去传播,但是很多的高校都没有很好的做到这一点[2]。

1.1 缺少个性化的体验,导致缺少学生的广泛参与

互联网思维的主要特点就是沟通的零距离和网络化,在这个新媒体传播的背景下,虽然有很多的学生都会投入到互联网信息的关注当中,但是,因为学校信息的呆板陈旧性,使得有较多的学生对于学校微博或者是

2 互联网思维在高校新媒体传播中的运用分析

2.1 将用户放在首位,尽量做到全民参与

在这个互联网的大时代下,信息的丰富程度也是越来越高了,再加上各种软件、App的建立使得信息的流动性也比之前更加的快、更加的透明,同时获得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新媒体的出现就是加大了每个人的选择权和话语权,所以,在高校新媒体传播的过程中,旋转权和话语权不应该只是掌握在学校领导或者是学校教师的手中,而是应该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新媒体传播的每一个过程中,从新媒体传播的内容以及传播的形式,都能让所有人共享一个平台,使得新媒体的传播更加的民主化,这样才能发挥群众的力量和智慧。例如,在建立学校微博的过程中,学校可以寻找相关的人员对其进行相关的管理,然后让管理人员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这样就能使得每个人都能参与到其中,进而实现互联网思维在高校新媒体传播中的真正运用。

2.2 将新媒体传播中的内容、形式建设成为有个性的人格化存在

在高校中的学生大多都是“90后”,其精神特质就是喜欢追求新鲜的事物,所以,各高校在运用新媒体传

播的过程中除了将学生作为传播的主体以外,还需要表现出鲜明的个性以及价值观,才能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其中,而要想吸引学生,就可以通过将新媒体传播中的内容、形式建设成为有个性的人格化存在,例如,很多高校在创建学校官方微博时,大多数的学校推送的内容都是学校中较为重大的消息,或者是下达相应的指示,而也正是这种过于呆板正经的内容,使得其微博的关注度和和浏览量都不高,而这个时候要想增加学生对于其的关注度,就可以通过拓展微博内容,比如将学校中发生的各种趣事建立话题讨论,让学生都参与到其中,然后再加强与学生的互动等,让学生体会到较为有趣的体验,进而学校微博的关注度就自然会提高,这样就能使得互联网思维在高校新媒体传播中的运用得到最大价值的实现。

2.3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

互联网思维其主要的思想就是在互联网中人人平等,所以,高校在新媒体传播的过程中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这样才能使得学生产生感情的共鸣。在传播的过程中,各高校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视频、语音、图片等作为与学生沟通的手段,这样不仅能加大学生对于传播内容的兴趣,还能使得高校在新媒体传播过程中变得更加的亲民,提高学生对于新媒体传播的满意度和归属感,进而提升高校新媒体的关注度。

3 结论

综上所述,在这个信息告诉发展的大时代下,互联网思维对于高校新媒体传播运用中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要想使互联网思维在高校新媒体传播中得到更好的运用,就需要通过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创新新媒体传播的方式和内容,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互联网思维在高校新媒体传播中的运用价值。

[1]何清.以互联网思维做强区县级全媒体——浅析如何借助新媒体放大区县主流媒体的传播力[J].新闻研究导刊,2014,36(18):87-89.

[2]戴元初.传统媒体的互联网思维与互联网的媒体思维[J].青年记者,2015,37(21):73-74.

G2

A

1674-6708(2016)168-0061-01

吴佳伟,助理研究员,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研究方向为新闻传播。

猜你喜欢

思维学校信息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订阅信息
学校推介
展会信息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