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髌腱末端病的治疗和预防

2016-11-30周云兆

少年体育训练 2016年11期
关键词:牵拉髌骨膝关节

周云兆

(常州市金坛区青少年体校,江苏 常州 213000)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髌腱末端病的治疗和预防

周云兆

(常州市金坛区青少年体校,江苏 常州 213000)

髌腱末端病是指髌腱末端止点处因劳损而引起的慢性创伤性病变。损伤髌腱出现小的撕脱骨折或直接撞击髌尖部也可导致出现髌腱末端病。髌腱末端病的发生往往与运动训练的专项和技术动作有密切的关系,多见于跳跃、篮球、排球运动员,又称“跳高膝”。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由于膝关节力量相对薄弱且训练后的牵拉放松不充分,所以常常出现此病,影响了运动员正常的训练比赛。

1 发生机制

髌腱末端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从生物力学上看,伸膝动作是由股四头肌通过髌骨和髌腱实现。腱末端的主要功能是将肌肉收缩产生的应力通过止点均匀地传递到骨骼上引起关节运动。跳远运动员跳远踏跳的瞬间,髌尖承受的最大垂直力可达到300kg。跳高运动员起跳的瞬间垂直力为160kg,髌腱承受力为285kg,反映了在踏跳时髌腱承受了相对较大的力量。体重91kg(一般腿负重45 kg),双膝半蹲时,每侧髌腱受牵拉力为186.6kg,屈膝滑步进行急停急转时,髌腱受力更是屈膝时的3倍左右。同时,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也处于相对不平衡的状态,容易诱发该病。青少年运动员普遍存在腘绳肌的力量较弱且对力量训练的重视程度不够。大部分运动员的髂胫束比较紧张,股内侧肌的力量也远远弱于外侧的髂胫束。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的不平衡,使髌骨和髌腱长期处于承受牵拉的超负荷状态,加速了髌腱附着处的劳损,这是引起髌腱末端病发生的最直接的原因。

2 急性期的治疗

2.1 微 波

微波炎症治疗仪利用微波对人体组织具有穿透能力和加热作用。对病灶部位进行照射,并加速血液循环,可促进神经、血管机能恢复,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在急性期对膝关节髌骨部疼痛的缓解有一定的疗效。

2.2 针 灸

针灸是治疗运动创伤的常用方法。根据《内经》中“经络所过,主治所及”和以痛为腧的理论依据循经取穴,多选择足阳明胃经的伏兔、足三里、阳陵泉和阿是穴,起到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等作用,减少髌腱及其附着区直接承受的牵拉应力。现代研究也证实针刺可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代谢产物的排出,通过中枢神经刺激脑垂体释放5-羟色胺、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而达到镇痛作用。

2.3 推 拿

用揉法、滚法等手法大面积放松股四头肌,用泡沫滚轴或筋膜棒放松外侧的髂胫束。一手在髌骨上缘向下推压,使髌骨末端翘起,另一手用拇指触摸髌骨末端,找到压痛点或不平滑之处,稍微用力刮,要深透有力,只刮痛点。再用拇指在髌骨末端向上顶推,使髌骨向上活动至最大限度。然后双手放在髌骨上下端进行左右的松解,加大髌骨的活动范围。最后再次进行股四头肌、髂胫束、小腿三头肌、胫骨前肌的放松,点压伏兔、足三里、阳陵泉、阿是穴等穴位。

2.4 冲击波

冲击波是一种通过物理学介质(空气或液体)传导的机械性脉冲压强波。冲击波可使组织产生并释放出抑制疼痛的化学物质,破坏疼痛受体,刺激内腓肽的产生,降低患处对疼痛的敏感。还可以有效改善治疗区域的新陈代谢,松解患处的钙沉积,减轻患处的炎症反应,消除水肿,促进组织修复。

多项研究发现冲击波治疗运动员髌腱末端病疗效优于传统方法。绝大多数运动员患者在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疼痛明显减轻,能够按原来的运动强度进行训练。对经久不愈,其他治疗方法疗效欠佳的患者效果比较理想。

3 康复治疗

3.1 PNF牵伸

PNF牵伸是一种安全、简便易行的训练方法,不仅能够牵伸肌肉,而且在肌肉等长抗阻收缩之后,还能在新的关节活动范围内进一步的牵伸,使痉挛的肌纤维放松。可以在治疗后对膝关节周围的肌肉进行PNF牵伸,这样有助于保持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的平衡与稳定,使作用于膝关节力更加均匀,避免过度集中于髌腱处。

3.2 功能性力量训练

功能性力量指发生在每个动力链上的,并包括3个轴向内的加速、减速和稳定性的所有运动方式,注重关节之间力量的协调发挥,可达到增加力量的训练效果。采用双脚站和单脚站等非动力性练习和起、蹲、转体和跳等动力性练习来提高老年人、运动员平衡和力量水平,更加突出神经对肌肉支配与控制能力。神经支配通过肌肉收缩可产生用来维持运动中身体稳定(平衡)的力量。进行功能性力量训练可以加强肌肉间的协作能力以及高速运动中身体重心的控制能力,在“动力链”的传递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在上下肢的能量传递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避免了对膝关节的负荷过度集中,减轻了对髌骨的压力。

3.3 康复训练

康复治疗依照系统性和特异性原则进行∶(1)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屈曲0°、30°、60°和90°);等速练习发展肌肉力量和耐力,以120°/s和180°/s逐渐增加到300°/s;等长练习需循序渐进,重复至8~12次。(2)以本体神经感觉易化技术(PNF)方式牵拉股四头肌和股后肌群,增加关节柔韧性。(3)每周对髌腱部位进行3次超短波或者微波治疗。(4)改进技术,消除致伤因素,跳跃时膝关节夹角为130°~140°,身体重心在两脚中前部,避免深蹲。

4 预防的主要手段与措施

4.1 运动前注意事项

训练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热身的方式可以从中等强度开始(如慢跑),进行牵拉(伸展)练习,为肌肉、关节活动做准备。科学的牵拉应从静力牵拉开始,每次持续20s,每个肌群至少重复3次。然后进行动态的牵拉,最好包括身体的各个大的关节,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加强保护与自我保护意识,预防运动损伤。

4.2 运动中注意事项

应掌握科学的运动技术,尤其注意起跳和落地动作。消除致伤因素,跳跃时膝关节夹角为130°~140°,身体重心在两脚中前部,避免深蹲,以此进行专项康复训练,每次训练后对患处进行冰敷约20min。训练计划中应避免下肢动作的过度集中,可将上肢训练、核心区力量训练交叉安排,合理安排运动量与运动强度。避免在过硬的场地上做跑跳练习。

4.3 运动后注意事项

运动后要及时将全身汗液擦去,注意保暖。多数人在一次较大强度的锻炼后一般会出现全身酸痛的反应,这是延迟性的肌肉酸痛,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是由运动代谢产生的乳酸堆积在局部引起的。运动后进行全面牵拉能促进乳酸的代谢,有效减轻这种反应。运动后的牵拉时要注意方法技巧,每个动作牵拉时最好保持在0.5min左右。尤其要重点加强股四头肌、腘绳肌、髂胫束和小腿三头肌的牵拉放松。可以参考以下动作∶(1)仰卧抬腿。仰卧躺下,双手环抱膝关节,将左腿伸直向上抬,感觉大腿后侧的腘绳肌得到牵拉,停留30s后换另外一侧。(2)仰卧对肩抱膝。仰卧躺下,弯曲左膝,双手抱膝关节靠近腹部并向右肩方向牵拉,不要屏气,停留30s,然后换另外一侧。(3)金鸡独立。身体直立,弯曲左膝,左手握左踝关节,将踝关节拉向臀部,全面牵拉膝关节前面的股四头肌。(4)跑步者牵拉。面对一面墙,将后腿伸直(靶点在腓肠肌),然后再弯曲(靶点在比目鱼肌),足摆在垂直向前的位置以允许组织的线性牵拉。(5)侧卧牵拉。 侧卧躺下,将泡沫滚轴放在下面的大腿外侧,从上向下在外侧的髂胫束上进行滚动放松。

髌腱末端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治疗和康复训练能够使股四头肌作用于髌腱的力逐步减少,消除局部疼痛。青少年运动员在训练中要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伤后初愈者要逐渐增加跳跃或屈膝练习的运动量,避免深蹲等动作,全面加强训练后的牵拉放松。

[ 1 ]杨鸿.男子排球运动员髌骨肌腱末端病的防治体会[ 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1,20(4):441.

[ 2 ]曲绵域.实用运动医学[ M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1996.

[ 3 ]郑怀贤.伤科诊疗[ 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 4 ]王卫星,李海肖.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8).

[ 5 ]周士枋,范振华.实用康复医学[ 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

G841

A

1674-151X(2016)11-114-02

2016-09-04

周云兆(1979~),本科。研究方向∶青少年篮球训练。

猜你喜欢

牵拉髌骨膝关节
寻找最“长寿”的膝盖
带线锚钉缝合固定治疗髌骨软骨骨折的疗效
走路膝关节总是发软当心髌骨脱位
人老常捏捏膝关节
机械牵拉对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增殖作用及其途径的研究
3个“15秒”缓解颈部不适
髌骨反复脱位,建议手术治疗
中长跑运动员膝关节常见损伤及其致因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热身中不同牵拉方式对高校网球运动员灵敏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