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网改造中中低压配电线路的设计及其规划探析

2016-11-29聂小泉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6年22期

聂小泉

摘 要: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级用户对电能的消耗和需求也在与日俱增,使得原有的供电网络不堪重负。负荷过高、过大常常导致线路安全问题频繁发生。因此,对农村电网改造就显得十分的重要。而在农网改造的所有工作之中,中低压配电线路的设计与规划是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这项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关乎着电网改造的质量和进度。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重视中低压配电线路的设计与规划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设计与规划质量,以推动农村电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效益有效增长。

关键词:农网改造;中低压配电线路;设计与规划

中图分类号:TM726 文献标识码:A

中低压配电线路,在整个电力系统中上接变电系统、下连用电系统,属于承上启下的作用,其设计与规划直接面向用户,这样在设计时就会出现多样化的设计形式。比如,线路走向是否会跨越房屋、占用耕地,导线架设是否考虑绝缘导线,加上杆塔杆型灵活多变,以及上级部门的当年政策标准或其他特殊要求等。设计规划部门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无形中增加了设计成本,增加设计负担。

一、变压器的设计与选择

中低压配电线路设计与规划中,变压器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农村用电模式较为单一,并且工业用电量较少(但存在加工房,使用的是三相动力电)。因此,在农村,多数情况下是多个村社的农户共同使用一个变压器,这对变压器的使用与农户安全性造成了较为不利的影响。因此,相关人员在农网设计与规划过程中,要对变压器进行科学、合理地选择。

首先是容量的选择,选取原则应全面考虑负荷性质、现有负荷大小以及5~10年发展规模。选择配变容量至少要求能够满足实际负荷最大值为准则,目前多以户均容量2kV(四川省农网改造升级工程项目储备暂行要求,不考虑同时率)为标准考虑,也不宜过大。负荷一定的情况下,配变容量越大,其空载损耗和负载损耗也越大。当前的配电系统还应主张选择新型、低损耗的变压器,以减少变压器的铁损。

其次是安装位置的选择,要从综合方面分析,考虑安装费用、低压线路的损耗、设备运行维护等方面,安装点要尽量位于负荷中心处。既要避开人口密集的地方,保证人身安全;又要便于安装,便于维护;还应远离高坡及低洼之地,避免汛期雷电、雨水对设备的威胁。

本着“小容量、密布点”的原则,综合考虑变压器的容量、安装位置以及用电位置所处的天气变化。这样,就可以有效保证变压器正常运行,进而保障人们的安全、优质用电。

二、配电线路的设计与选择

农村电网改造速度与发展趋势,是设计人员与管理人员需要掌握的要点。设计人员与管理人员必须要结合二者之间的特点合理地选择配电线路接入点,全面考虑线路导线截面积,选择合适的配电线路运行路径,科学、合理地确定配电线路中的电杆与横担、绝缘子的搭配。在具体工作过程中,一定要保证中低压配电线路不会影响或阻碍到国家农村事业的发展,要充分考虑农业种植的特点,使配电线路可以绕过农作物覆盖区域,可以选择靠近道路主干道的位置。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还能确保日后的维修工作可以顺利进行。

在整个农村地区中,供电负荷是否符合相关标准是由中低电压配电线路导线截面情况决定的,在实施工作的时候,必须要对配电线路发热、损耗情况加以控制,使其密度符合相关标准,机械强度在规定范围之内。同时,要想使中低压配电线路导线截面与相关规定达成一致,就要对输送点的功率、电压进行控制。能够有效地对配电线路电流进行控制,科学、合理地对线路导线截面进行选择,拒绝选择负载过大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提升中低压配电线路的选择与设计效率。目前,农村低压配电线路在满足导线截面积的前提下,多采用交联架空绝缘线架设,一方面,可以明显减少作物生长对线路稳定运行的影响;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避免春耕秋收时节农村钩挂用电造成触电事故的发生。

在导线截面积、线路路径设计完成之后,设计人员还要根据需求确定杆位、杆高和杆型,实施测量工作。首先,要对线路首端、终端、转角、分支等位置加以测量,进而确定各个点的位置,一旦出现杆位没有达到标准的情况,就要全方位地分析与考虑杆位确定问题。其次,对穿越高等级线路(如35kV、110kV)、跨越低等级线路(如网络、通信)等,要充分考虑各交叉跨越线路之间的安全距离,适当增加或减小电杆高度。目前中压多采用Φ190×12m普杆,低压多采用Φ150×10m预应力电杆,特殊情况下,为方便运输,杆高12m及以上的电杆还应考虑组装焊接型。另外,杆位档距要适中,档距太大会造成线路弧垂对地距离不满足规程要求,档距太小会造成单位投资不符合经济投资规定。受农村地形限制,迫不得已必须采用大档距(≥180m)杆位时,要优先考虑π杆(又称门型杆)或三联杆,以此保证导线相间安全距离,同时还要适当考虑加装防震锤。

三、用户户表设计

一般情况下,在确定农网线路的过程中,设计人员与管理人员可以先熟悉农户的分布情况,然后综合考虑配电箱的位置,要将配电箱设置在引接点周围,并且距离长度应控制在30m以内。表箱最好选择工程塑料底座配透明塑料箱门的多门式结构、户外壁挂安装的形式,箱内表位数根据居民住宅的密度和表箱与下户电杆的相对位置确定,尽可能地安装在居民住宅屋檐下避雨处,尽量避免阳光直射。

1.容量配置:每户居民按8kW约40A电流配置电能表(非居民生活用电根据申请容量配置电能表)。

2.电能表名称、规格:单相费控智能电能表5(60)A。电能表进出线为BV-6mm2型绝缘线。

目前,随着智能表计的推广,配电箱内部还考虑有集抄器的安装。宜采用单相双模远程费控智能电能表,集中度较高时可采用单相远程费控智能电能表。5表位及以上应加一个采集通信装置。为保证用电安全,4户及以上电能表箱内应有浪涌保护器,浪涌保护器与被保护主体之间应有隔离器件。

四、中低压配电线路安全规划

在农网改造过程中,中低压配电线路的安全规划工作是较为重要的,必须要遵循以下几点:

1.短路雷电防护措施

短路线路的安全性问题,主要是在雷电天气中形成的,对其会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因此,设计人员不仅要对配电线路中的变压器进行改造,还要重视其防雷效率的提升,进而降低雷电引起电网短路事故的发生几率。在农网规划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可以设置氧化物避雷装置,将避雷器放置在变压器旁边,进而增强网络避雷能力,保证中低压配电线路安全运行。同时,相关设计人员与管理人员也要重视避雷装置接地线的设置,使其与变压器金属外壳之间相互连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连接中性线,并且将二者放在相同的位置上,这样,不仅可以共同接地、提升工作的便利性,还能避免出现配电装置漏电的现象。在配电线路接地过程中,电阻必须符合相关要求,并且避雷装置的截面积也不可以过大,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对通过的电流进行控制,避免出现短路故障,影响农网改造质量。另外,要将配电线路设置在较为干燥的区域,或是放置在相对较高的地方,在遇到雷雨天气的时候,以保证配电线路与电网始终在干燥的状态,避免因为潮湿出现短路故障。

2.剩余电流保护

剩余电流保护(又称漏电保护),对于低压配电线路的安全而言是较为重要的,既保证线路运行安全,又保证用户人身、用电设备安全。通常要求在变压器台区配置总路保护,配电箱内配置二级漏电保护,用户室内进线总开关处设置末级保护(用户自行购买安装),进行层级保护。

五、中低压配电线路的设计与规划注意事项

在设计与规划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将低压配电线路与中压配电线路同时设置在一根电杆上(确实无通道可另当考虑)。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造成农村用电负荷的不稳定性,也给设计与规划埋下了太多可变因素。例如:春节期间返乡人员增多,用电负荷出现新高峰;村民翻新修房,容易让规划的线路无法具体开展实施等。因此,在设计与规划中还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可变因素,不定期地对设计进行滚动修编,让其更加具有科学性、实用性。

结语

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投入,农村电网建设飞速发展,农网改造势在必行,相关设计人员与管理人员不仅要重视中低压配电线路的设计与规划工作,还要充分地考虑项目实施的可能性和必然性,进而提升农网改造效率,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永旭.农网改造中中低压配电线路的设计及其规划探析[J].科技与创新,2016(5):98.

[2]田方舟.浅谈农网改造中中低压配电线路的设计与规划[J].科学与财富,2015(9):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