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题研究:为教研活动打开另一扇窗

2016-11-29钱涛

艺术评鉴 2016年15期
关键词:专题研究教研活动有效性

钱涛

摘要:专题研究是相比课题研究而言的一种更具针对性的教研活动方式。它可以通过明确专题研究内容来明确研究方向,运用多种形式保障教研活动的有效性,通过及时总结来呈现研究的结果。

关键词:专题研究 教研活动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6)15-0124-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质量已经成为教学中的重大课题之一。然而教与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即进行有效教学是每位教师所必须面对的研究课题。教研组活动的有效性开展是有效教学的前提与保障,它既能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又能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更能真正落实有效教学的理念。

现在,很多学校都有省级、市级的课题研究,每个教研组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分设研究的子课题,但这些子课题更多围绕着的是学校需要研究、解决的大教学问题。相比学校统一进行的课题研究而言,教研组专题研究更具有针对性,这种针对性指向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遇到的问题、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具有共性的问题。但这些存在的问题比较凌乱,教师在研究过程中显得意识性不强。这种情况下,教研组专题研究具有统整性,将研究活动变为一个有机体,教研组以专题研究为载体,对教学中出现的具有共性的问题进行研究。

一、明确内容——清晰有效教研活动的方向

教研组专题研究内容是整个教研活动的中心所在,只有明确了研究的方向,才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道路。

1.确立内容,清晰研究问题

每学期开学初,教研组教师分别提供一、二个具有研究价值的教学问题,共同商议后,从中挑选出一个问题作为专题研究的内容。例如:我们在几年前的专题研究《音乐教学的“技”与“趣”》,它是针对音乐教学中一部分教师过分地追求音乐教学中体验音乐作品的情感,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忽视音乐教学中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知识的现象提出的。这个研究内容并不是阶段的、临时的,它应该有着连续性和深入性。因此,每一个阶段对于专题研究提出一次新的思考,在第一学年主要侧重在课堂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法使技能与兴趣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初步获得一些课堂教学经验。在第二学年则侧重对于各种类型的教学内容如何处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提高学生音乐表现的技能之间的问题,进一步获得宝贵的课堂教学经验,初步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模式。

《音乐教学的“技”与“趣”》是一次音乐教学技术层面上的探索、研究,最近我们组确定的专题研究为《音乐教材校本化的实践与探索》,这不是单纯的重新开始,而是在前面研究内容基础上的一次提升,是对课程建设的一次深入思考,而第一次的专题研究也同样渗透其中。

2.理论学习,提高研究意识

当确定了专题研究的内容,我们需要的就是认真学习教学理论,提高自身的研究意识和水平。一方面通过教研组骨干教师、资深教师的推荐,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条件》《教学美的意蕴探析》《论激趣、启思、导疑》《课堂文化重建的研究重心:学习力生成的探索》……另一方面提倡每人每学期读一本好书,教师们分别阅读了郭允漷的《有效教学》、曹理的《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戴定淳的《音乐教育展望》、肖川的《好教育,好人生》等。

这样的理论学习,不是单纯的音乐专业学习,也不是单纯的音乐教学技能的提高,而是要求全组教师拓展教学视野,提升自身的研究能力,开发教师的思考潜能。通过撰写读书心得、交流读书笔记,来真正确保专题研究的可能性和有效性。

3.机制保障,确保研究有效

有一个良好的机制,才能确保研究活动的有效性。每个学期安排四次教研组大活动——研究日,初期制定研究计划时围绕专题研究内容明确活动时间、地点、形式、主持人。确定后不再随意更改。主要形式为研究课、骨干教师讲座、话题沙龙、与专家面对面等。每次活动责任到人,每次认真做好记录,确保活动能取得预定效果。

研究日之外,在每周备课组活动中,除了正常的集体备课,还要针对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及时分析、讨论,尤其是常态课,每位教师学会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发现中成长,在思考中成长,在学习中成长,成为一个真正懂得思考的老师。

二、多种形式——保障有效教研活动的成效

目前,教师的主要研究方式是行动研究,从最初的经验总结到如今的行动研究,使我们的研究更具有计划性、实践性、反思性。作为一名普通教师,主要以解决实践问题为行动目标,教师既作为行动者又作为研究者,研究对象是教师自身的“行动”。教研组的专题研究主要方法是研究课,通过一些共性的课题展开针对性的研究。研究课对专题研究有着推进作用,是对专题研究认识上、做法上的一次次的澄清。

如歌曲教学一直都是初中音乐教学的软肋,教学内容滞后于学生的认知,教学方法落后于学生的心理,使得初中歌曲教学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针对这一问题,专题研究课中开设了一节歌曲教学课《茉莉·民歌》。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江苏民歌《茉莉花》,研究问题是运用“唱研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走近中国民歌。执教老师试图通过江苏民歌《茉莉花》为“点”,通过《茉莉花》的学习、分析,向学生展示我国“小调”音乐的源远流长和独特的风格特点。在教学中,如何把歌曲学习与小调知识相结合成为课堂中的难点,执教老师始终以歌曲《茉莉花》音乐为中心,充分运用音乐本体(如旋律、节奏、歌词、风格等)的特点,以真实的情境来引发探究,以动情的语言来激发学生探究,在学生内在心理需求的关节点上发展探究,在最有收获的问题上深化探究,构建好有层次的中心问题,将关键问题的发言权甚至发现权交给学生。通过讨论、演唱,加深学生对音乐旋律走向与方言之间关系的理解。通过情景创设、对比欣赏、旋律哼唱、和演唱表演等手段,将“小调”音乐知识的学习与歌曲训练有机地融合在音乐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聆听中感受,在感受中分析,在分析中理解,在理解中演唱,在演唱中真正体验民歌音乐的魅力和继续探究民歌、学习民歌的欲望,让音乐教学真正成为“为了学会音乐欣赏”的教育。

通过这次活动,证明了这种“以点带面”“以唱带研”的教学方法运用在初中歌曲教学中确实是一种有效、生动的做法。在初中歌曲教学中进行了推广,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在专题研究活动中只有首席,没有缺席。我们的研究活动以轮值的方式进行,让教研组每个教师成为专题研究的主体。在活动中,教师时而是研究课的执教者,年轻教师执教的《一个美国人在巴黎》,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爵士风格,体验作曲家内心的思乡情感;时而是讲座时的主讲者,骨干教师《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使用音乐教材》的讲座,阐述了新课程背景下对于“教材”的重新认识,只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创造性的把握教材和使用教材,活化教学内容,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才能;时而是话题沙龙的主持人,《备课时,你心中有学生吗》,围绕着现在的备课实际情况,在沙龙活动中通过对话、碰撞、交流提出备课时要为学生找准真正的学习起点;提出转变观念,为学生制定全面的学习目标……时而是课堂的观察员,时而是评课时的主评。人人都是研究者,人人都是参与者。在这样的研究活动中,让骨干教师更有研究的劲头,让资深教师更有前进的方向,让年轻教师更有努力的目标。

三、及时总结——提供有效教研活动的成果呈现

在专题研究过程中,有想法,一定有做法,有做法,一定有写法。由于课堂教学的许多临时生成性因素,而专题研究的问题往往也是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常见问题,所以每堂课后教师应及时反思,写下心得体会,总结“成功亮点”,考虑“失误及不足”,思考“创意闪光点”。通过一个阶段的实践、研究,教师们对于专题研究有了一定的思考,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每位教师围绕专题研究内容撰写相关的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推荐教师参加学校、区级、市级的各类教学评比,给予教师机会,成就教师的成功。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最直接的体现,教师通过教学设计体现对教材的研读,对学生的分析,对教学重点、难点的设计,同时也体现教师对专题研究问题的解决方案与途径。《曲苑流韵》一课的设计,教师在整个的设计过程中,运用说词部分的练习让学生体验了说的艺术,感受了说的魅力,也增进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歌曲的学唱采用逐层深入的方式,教唱中重在歌曲“味道”的把握,通过咬字的纠正,让学生体会“京味”;力度的对比,让学生感受歌曲的高低起伏;情绪的把握,让学生用情用心演唱,多个方面的融合,使这首歌曲的演唱能入情入味。

教学论文则更多的是教师思想的反映,实际行动的做法,《用“心”上好家常课》一文,作者把关注的目光锁定在家常课上,通过用心把握教材,设计梯度目标;用心研究学生,激发学习兴趣;用心设计学法,提高课堂效率三个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提出在家常课中去寻觅可借鉴、可分享的教学亮点;在家常课中去挖掘可推广、可吸纳的教学资源;在家常课中去提炼可移植、可生成的教学智慧。而《人文背景下的音乐课堂教学——音乐要素教学法初探》则从如何找准合适的“音乐元素”,使之有效串联音乐教材,如何使“音乐要素”能在教学过程中成为学习音乐的有效“抓手”,切实进行“音乐”教学等作为切入口进行研究,通过单元整体分析,找出“关键要素”;利用“音乐要素”定位教学活动重点;通过单一“音乐要素”学习引导,带动学生掌握其他音乐要素;通过对“音乐要素”的分析,展开作品分析和作品之间的对比分析;强化“音乐要素”的作用,可以更针对性的指导学生歌唱、器乐练习。让“音乐要素”与音乐作品的“人文”内涵相辅相成。

同时,学校也为教研组的专题研究提供了展示成果的平台,在期末定期举办专题研究报告。报告活动不是经验总结,是学术交流。在这个平台上,让各个教研组充分展示一个阶段研究思想的进展,收获的效果,提出的新理念。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提升。

在教研组专题研究活动中,建立专题研究素材库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在素材库中有专题研究的方案、活动日计划安排,有每次研究活动日的文字记载,有学习过的理论书籍和文章的笔记,有研究课的教学设计和评课议课的记录,有教师撰写的课后反思与教学论文,条件许可的前提下有研究课留下的录像资料,有专家讲座留下的课件等等。通过素材库的建立,留下研究的痕迹,为下一步的研究积累有效资料。

猜你喜欢

专题研究教研活动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基于智慧云录播课堂教学系统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提升校本教研品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基于多元与开放的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研究
专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