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非鱼链球菌病的预防与控制

2016-11-29刘翠芳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6年1期
关键词:链球菌病罗非鱼变性

刘翠芳

(广西柳江县三都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 柳江 545100)

罗非鱼链球菌病的预防与控制

刘翠芳

(广西柳江县三都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 柳江 545100)

罗非鱼的病害随着其养殖规模而不断逐趋严重,病害给养殖罗非鱼的养殖者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并严重制约了罗非鱼养殖行业的健康的发展。罗非鱼病害中危害最为严重的为链球菌病,该病不仅死亡率高,且死亡速度极快,治疗起来极其困难,严重制约着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的病害;诊断;预防;控制;治疗措施

罗非鱼具有生长迅速、产量高、食物性杂等优良特点,属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世界性优良养殖鱼种之一。随着罗非鱼的养殖规模的不断的扩大、养殖环境的不断恶化,罗非鱼链球菌病也随之频繁暴发,该病主要危害100g以上的幼鱼和成鱼,在每年的5~9月出现高发流行期,并在水温32℃以上较易发生,同时该病具有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特点,对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并严重制约着罗非鱼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加强对该病的预控与控制对提升罗非鱼的养殖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对罗非鱼链球菌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做一探索。

1 流行情况

该病常流行于春夏和秋天三个季节,但流行的高峰期一般出现在5~9月份至今,其水温为25~37℃,但当水温升至32℃是就开始出现极易发生和流行的趋势。该病初发很多因为鱼体发生应激而发病,导致应激的因素很多,大致为水温过高、水中缺氧、养殖密度过大等因素。链球菌病传播方式是经食物或有创伤的鱼之间的水体交叉感染传播,该病常呈应激性发病状态,高温季节死亡高峰可持续2~3周,水温较低的季节,该病发展缓慢,死亡率较低,但持续时间比较久。

2 临床症状

在发病的鱼塘内可清楚看到病情较轻的鱼在池塘边际慢慢游动,其平衡性不稳定,有的在水中翻滚,有的做圆圈运动,病情严重者在水面打转或呈间歇性窜游,鱼尾不停的摆动,以头部为中心做圆弧性挣扎,很快便死亡。感染链球菌病后的罗非鱼全身出现充血,特别是眼眶、鳃盖、鳍基等部位充血严重,患病鱼食欲出现减退,游姿不稳,在水面呈圆圈状游动,敲打水面时无惊恐反应,呈现昏睡状;眼睛出现发白浑浊状、眼球肿大突出明显。

3 病理变化

对病死和濒临死亡的鱼进行剖解可见有肝脏轻微的坏死,花肝严重或局部坏死颜色变黑,鱼体颜色偏黑,消化道内的食物甚少,肠道萎缩,胆囊略有肿大,胆汁发黑;发病严重者眼球突出并发生浑浊,鳃上皮增生、融合,结构崩解;心肌纤维变性,肌间白细胞浸润;肝脏颗粒变性和脂肪变性;肠道粘膜上皮变性、坏死、脱落、固有膜炎性白细胞浸润;肾脏受损严重,白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解体,小动脉血管壁玻璃样变性;眼睛脉络膜和眶骨膜组织炎性坏死,晶状体纤维断裂和脱离。

4 病害诊断

4.1 现场诊断

观察池塘病鱼的活动情况,其症状是否与上述病鱼体表症状相吻合,再采集5~10尾病鱼进行解剖,观察其内脏器官变化特征,是否符合症状特征,再将其内脏(脑、肝、脾、肾)等进行涂片,然后进行革兰氏染色,在显微镜下检验革兰氏阳性球菌,便可以确诊该病。

4.2 实验室病原检测

采集病鱼的组织(鳃、肝脏、脾脏、肾脏、性腺、眼球等器官组织)或鳃盖内侧膜内积液,制备组织触片进行基姆沙染色,也可进行细菌分离培养,进行革兰氏染色,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是否存在成双或成链状的球性细菌,以进行确诊。

5 预防措施

5.1 改善水体水质

水是鱼生存必须依赖的物质,水源的好坏直接影响鱼类能否健康的生长,特别在罗非鱼的养殖的过程中,其排泄物和饲料残饵等有机物等随着养殖时间的日益累加,使水质逐渐恶化,这些不健康的水质直接导致鱼类食欲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直接危害鱼类器官,导致器官功能紊乱,生长速度减低、抗病力下降。因此在养殖时要加强水质管理,通过生物或化学手段对养殖水域进行水质改良,水体恶化严重时也可通过整体换水或加入薪水,来改善水体环境。

5.2 科学投喂

对罗非鱼的养殖时的饲料的要投喂要坚持“四定”的原因,即是定时,定量,定质,定位,要根据罗非鱼的不同的生长阶段和气温变化等影响因素,及时科学合理的调整饲料的营养物质结构和每日的投喂的饲料量剂,在科学养殖中要禁忌投放劣质饲料和过量投放饲料,不可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而导致疾病发生。

5.3 定期进行保健

罗非鱼的高密度集约化养殖直接给水体环境带来极大的负荷,也直接导致了鱼类生理机能的低下,致使疾病不断的频频发生。为有效减少疾病的发生,不仅要定期的要对水体环境使用合适的水质改良剂及时的进行水质调节,同时还应在饲料中国添加保健药物,以此来提高鱼体的机体代谢力和抗病力。

5.4 加强日常管理

规范化养殖管理是科学预防鱼类疾病发生的一个重要的措施,在日常管理中要重点加强水质管理、环境卫生管理、投喂管理等工作,在管理工作中要做到规范合理科学,严格的管理不仅可以减少疾病的暴发,还能为养殖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同时很多鱼类的发病于平时的不科学的管理有着直接的关系,强化日常养殖管理工作是减少病害发生,防患于未然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6 治疗措施

对水体进行消毒,用含氯消毒剂全池消毒。用10%的氟苯尼考10g/kg饲料或强力霉素5~10g/kg饲料投喂,连续一周;10%的氟苯尼考10g/kg饲料+强力霉素5~10g/kg饲料投喂,连续1周;阿莫西林5~10g/kg饲料投喂,连续1周。

10.3969/J.ISSN.1671-6027.2016.01.088

猜你喜欢

链球菌病罗非鱼变性
晋州市大成变性淀粉有限公司
晋州市大成变性淀粉有限公司
一例黄颡鱼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控
羊链球菌病多发 防治方法看这里
美国消费鳕鱼超过罗非鱼
羊链球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
罗非鱼养殖模式
征兵“惊艳”
猪蛔虫病继发链球菌病的诊断和防治
贸易战,罗非鱼首当其冲!面临众多不利因素,昔日的王者罗非鱼还能打一场翻身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