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调Q激光治疗126例不同类型色素增加性皮肤病疗效观察

2016-11-29胡新华王金龙热沙来提艾比布

中国美容医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色素痣激光治疗皮肤病

胡新华,王金龙,魏 娟,张 鑫,李 蕾,杨 莉,热沙来提·艾比布

(1.新疆哈密地区中心医院皮肤科 新疆 哈密 839000;2.新疆哈密市人民医院皮肤科 新疆 哈密839000)

·皮肤美容·

调Q激光治疗126例不同类型色素增加性皮肤病疗效观察

胡新华1,王金龙2,魏 娟1,张 鑫1,李 蕾1,杨 莉1,热沙来提·艾比布1

(1.新疆哈密地区中心医院皮肤科 新疆 哈密 839000;2.新疆哈密市人民医院皮肤科 新疆 哈密839000)

目的:观察调Q激光治疗不同类型色素增加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笔者科室收治的126例色素增加性皮肤病患者,其中色素痣17例,雀斑42例,脂溢性角化病47例,文眉14例,文身6例,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调Q激光治疗,比较所有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随访6个月,比较不同疾病患者色素复发的发生率。结果:色素痣的治疗有效率82.35%,不良反应发生率23.53%,色素复发率52.94%;雀斑分别为100.00%,7.14%和7.14%;脂溢性角化病分别为100.00%,6.38%和10.64%;文眉分别为92.86%,7.14%和0.00%;文身分别为100.00%,16.67%和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Q激光治疗不同类型色素增加性皮肤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较为可靠。

色素增加性皮肤病;调Q激光;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色素复发

色素增加性疾病为最常见的一类皮肤疾病。痣、斑、疣是面部较为多发的疾病,文身、文眉等也是当代社会常见的皮损,部分患者的病情顽固,治疗较为棘手[1]。Q 开关激光由于其被证实的“选择性光热作用”,使其既能有效消除色素性皮肤病损,又能避免对靶组织以外皮肤组织的伤害,已被广泛应用于色素增加性皮肤病的治疗[2-3]。2014年1月-2015年12月,笔者科室采用调Q激光治疗126例色素增加性皮肤病患者,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笔者科室门诊126例色素增加性皮肤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9例,女77例,年龄21~72岁,平均(45.9±11.5)岁,病程4~17年,平均(8.7±2.3)年。其中色素痣17例、雀斑42例、脂溢性角化病47例、文眉14例、文身6例,见表1。纳入标准:①符合色素增加性皮肤病的诊断标准;②年龄12~80岁;③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原则。排除标准:①其他疾病(如:Riehl黑变病及色素性光化性扁平苔鲜等)引起的色素沉着;②合并其他心血管、肝、肾及血液系统原发病、精神病、恶性肿瘤患者;③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病、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晕痣、斑秃、糖尿病、萎缩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④1个月内曾用过其他治疗方法者;⑤不能按规定治疗及定期检查、随访者。

1.2治疗仪器:多功能激光治疗仪(KL-M型Q开关Nd:YAG激光治疗机),吉林省科英激光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1.3治疗方法:治疗前患者以中性洁面乳清洁眼、面部皮肤,按照常规方法对皮损部位消毒,根据患者的皮损选择适合的波长、能量密度及脉宽进行治疗。色素颗粒分布在表皮层者选用波长较短的532nm激光,而色素分布在真皮层选择1 064nm激光。术后给予局部手术区冰敷15~30min,视创面大小涂外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或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并控制水肿,叮嘱患者保持局部干燥清洁,不可抓挠,避免日晒。同一部位皮损治疗间隔不少于3个月。所有患者均随访半年,观察是否出现色素沉着、色素复发等,观察患者随访期间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包括色素加重、色素脱失和瘢痕等发生情况,比较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疗效判定及标准[4]:疗效评价由治疗医师及患者本人共同参与。痊愈:患者皮损消退或减淡90%以上,或肤色恢复正常;显效:患者皮损消退或减淡60%~89%;有效:患者皮损消退或减淡30%~59%;无效:皮损消退或减淡<30%。有效率=(痊愈例数+有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00%。

1.5统计学处理:对文中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治疗次数比较采用中位数表示,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126例色素增加性皮肤病患者一般资料统计

2 结果

2.1治疗次数比较:不同疾病患者的治疗次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色素痣治疗次数高于文身、文眉、雀斑及脂溢性角化病(见表2)。

表2 不同色素增加性皮肤病患者治疗次数比较

2.2临床疗效比较:不同疾病患者治疗有效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雀斑、脂溢性角化病及文身患者的有效率达100.00%(见表3)。典型病例图片见图1~2。

图1 A 雀斑治疗前

图1 B 治疗3次后

图2 A 脂溢性角化病治疗前

图2 B 治疗2次后

表3 调Q激光治疗不同色素增加性皮肤病临床疗效统计 (例,%)

2.3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同疾病患者色素加重及色素缺失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疾病患者瘢痕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色素痣患者瘢痕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患者(P<0.05),见表4。

表4 调Q激光治疗不同色素增加性皮肤病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 [例(%)]

2.4随访结果比较:不同疾病患者色素沉着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色素复发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色素痣患者色素复发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疾病患者(P<0.05),见表5。

3 讨论

色素增加性皮肤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患者常因为影响外观及正常的生活、交往而求治,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采用皮肤磨削术、手术切除、植皮、冷冻剥脱等,但也存在易导致皮损、色素脱失或沉着及瘢痕形成等副作用。因面部有重要的审美作用,患者对治疗的要求较高,故临床上应该根据患者的皮损性质、所在位置等谨慎治疗[5]。

表5 不同色素增加性皮肤病患者随访结果比较 [例(%)]

目前,本地区主要采用高频电刀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较为理想。高频电刀在色素增加性皮肤病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且操作较为简单,适合于皮肤病门诊的治疗,其使用对操作者要求较高,使用电刀治疗必须小心谨慎,操作不当时可以造成患者皮肤的意外灼伤、烫伤,留下凹陷性瘢痕。部分皮损累及真皮,高频电刀难免对真皮造成损伤,故应该合理控制范围及深度,但治疗不彻底时又容易造成复发,存在局限性[6]。

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调Q激光在色素增加性皮肤病治疗中的作用引起了临床重视,但本地区尚未开展该技术。调Q激光治疗色素性病变的机制主要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发射高能量激光,使色素颗粒受热爆破,由于激光的脉宽小于色素颗粒的热弛豫时间,因此,细胞框架可被完整地保留下来。在其后的炎症反应过程中,部分色素颗粒随表皮移行至体表被清除,大部分色素颗粒碎屑则被巨噬细胞吞噬,经淋巴系统转运,被代谢排出体外。色素颗粒被清除的细胞因为细胞框架完整,可以很快修复,不易产生瘢痕[7]。

研究发现,调Q激光对大部分色素增加性皮肤病的治疗效果较好,其中雀斑、脂溢性角化病及文眉的有效率高达100.00%,文身的治疗有效率也超过90%。雀斑及脂溢性角化病的色素颗粒位于表皮部位,病理学研究显示雀斑患者皮肤基底层黑素含量增加,但黑素细胞数目并不增加,532nm的黄绿色可见光可以在表皮组织发生较强的散射,仅作用于皮肤表面,而不累及真皮[8]。患者经治疗后随着表皮鳞屑的脱落,病情明显好转。文身及文眉选择1 064nm波长能够有效穿透皮肤深层,皮肤色素病变细胞可以选择性吸收激光能量,色素颗粒受热分解、破裂,便于清除。由于激光产生的能量在瞬间释放完成,新产生的热量不会传输到周围组织及表皮。调Q激光治疗文身及文眉的痛苦小,组织损伤少,具有治愈效果好、省时的优点[7]。本次研究中,不同疾病治疗有效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色素痣治疗有效率显著低于其他患者,且患者瘢痕的发生率较高,这可能由于与交界痣痣细胞位于表皮及真皮交界处,治疗较为困难,本次研究中,色素痣患者治疗次数高于其他疾病,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多因不同患者不能耐受反复治疗而放弃;同时,治疗频率过高可能导致患者真皮受损,存在遗留瘢痕的风险[9]。调Q激光治疗雀斑、脂溢性角化病、文身及文眉的安全性较可靠,患者色素加重、色素缺失及色素沉着的发生率均较低,其原因为调Q激光主要作用于皮肤色素颗粒,而较少累及皮肤细胞,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10]。

所有患者治疗后均接受半年的随访,文身、文眉主要为人工色素,故清除后未发生色素沉着及复发。126例患者色素沉着的发生率为5.55%,其原因可能是本地区处于戈壁,紫外线强且照射时间久,损伤部位色素合成较强,容易发生色素沉着。患者色素复发发生率为15.08%,其中17例色素痣患者中复发者多达9例(52.94%),其主要原因为调Q激光治疗只能减少痣细胞中的色素而不能清除细胞,有复发的可能;多次刺激色素痣可能导致病变,并增加瘢痕的发生风险,故不推荐调Q激光应用于色素痣的治疗[11]。

综上所述,调Q激光在多种色素增加性皮肤病的治疗中具有较为可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但在色素痣治疗中的疗效不理想。本项目填补了此项技术在哈密地区的空白,为广大的哈密各族患者及爱美人士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1]郝玉玲.光子嫩肤技术治疗面部色素性皮肤病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3,7∶1161-1162.

[2]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2003年修订稿)[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 37(7)∶ 4401.

[3]刘春利,苑凯华,张颍洲,等.Q开关激光去除皮肤细胞色素机理探讨[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1999, 5(1)∶ 4.

[4]马彦,冯文莉,杨静,等.调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治疗282例色素性皮肤病临床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13(3)∶301-304.

[5]闫丽英.面部皮损的组织病理对其美容治疗及效果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疗美容,2015,5∶75-76.

[6]黄长先.浅析5例高频电刀致皮肤烫伤的原因及预防[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 16(9)∶2068-2069.

[7]张蓉,谢骅.强脉冲光和调Q倍频Nd-YAG激光治疗面部雀斑的疗效比较[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4,43(3)∶176-178.

[8]崔诗悦,牛军州,李慧琼,等.长脉冲800nm半导体激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5,24(5)∶62-64.

[9]贾瑜,吴音.面部色素痣手术治疗300例临床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1,40(9)∶577-578.

[10]黄自莲,杨晶,高玉雪,等.低能量1 064nm调Q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面部继发性色素沉着的疗效观察[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5,21(3)∶155-157.

[11]刘文芳,王菲,宋哲,等.调Q激光治疗色素性皮肤病的原理与疗效[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15)∶141-142.

编辑/李阳利

The effect of Q-switched laser and in treatment of 126 patients with differenthyperpigmented skin diseases

HU Xin-hua1,WANG Jin-long2,WEI Juan1,ZHANG Xin1,LI Lei1,YANG Li1,RESALAT·Abibul1
(1.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Xinjiang Hami District Central Hospital,Hami 839000,Xinjiang,China; 2.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Xinjiang Hami City People's Hospital,Hami 839000,Xinjiang, 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and safety of Q-switched laser in treatment of hyperpigmented skin disease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5, 126 patients were chosen as study objects∶17 patients with pigmented moles, 42 patients with freckles, 47 patients seborrheic keratosis, 14 patients with tattooing eyebrow and 6 patients with tattoo.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Q-switched laser. The effect rate, rate of side reactions and pigment recurrence were compared among different patients. Results Pigmented moles∶ effect rate was 82.35%, rate of side reactions was 23.53% and rate of pigment recurrence was 52.94%; these of freckles were respectively 100.00%,7.14%and 7.14%; these of seborrheic keratosis were respectively 100.00%,6.38% and 10.64%;these of tattooing eyebrow were respectively 92.86%,7.14% and 0.00%, and these of tattoo were respectively 100.00%,16.67% and 0.00%,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and safety of Q-switched laser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pigmented skin diseases are reliable.

hyperpigmented skin diseases; Q-switched laser; clinical effect; side reactions; pigment recurrence

R364.2+3

A

1008-6455(2016)10-0080-03

2016-08-16

2016-10-12

猜你喜欢

色素痣激光治疗皮肤病
关注色素痣的变化
他克莫司联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措施
痣癌变引起的症状
别忽视身上的痣
你想不到的“椎”魁祸首:皮肤病可能与脊椎有关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Q-开关1064nm激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分析
大光斑1064nmQ开关Nd:YAG激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
探讨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中医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