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0后”高职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

2016-11-28陆阿丽

求知导刊 2016年28期
关键词:挫折心理健康心理

陆阿丽

摘 要:随着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加快,“90后”学生在接受高职教育时,有不少学生表现出异样的心理特征。这一现象极为普遍,因此学校需要有一定的危机意识,进一步思考如何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本文主要介绍了当下“90后”高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并进一步分析了加强“90后”高职学生心理教育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90后”;高职教育;心理特征;教育;对策

一、当下“90后”高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承受挫折能力弱

“90后”的高职学生人群中,其中大部分都属于独生子女,其成长的环境大多良好,在成长道路上没有遇到什么挫折,大部分都是在呵护与娇宠下成长起来的。这样的成长经历,使得他们在从家庭庇护走向自我独立的过程中,十分艰辛。尤其在大学阶段,他们的心理会变得异常脆弱,遇到一点困难或不如意就会心灰意冷,甚至会有人悲观厌世,从此一蹶不振。

2.无法正视心理问题

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的变化,给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模式都被现代化的进程所打破。尤其是成长在这一变革下的“90后”,他们的思想所受到的影响更大。目前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一些人已成为心理方面的弱势群体。他们一方面渴望了解一些心理健康的问题,想要拓宽自己的心理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却无法正视自己的内心问题,心理问题,在高职学生中成为一个普遍问题,会影响到其今后的发展。

二、加强“90后”高职学生心理教育的对策

1.将心理教育融入思想政治课堂当中

思想政治教育课堂重点在于育人,不断加强个人的思想观念、政治素养教育,以实现对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塑造。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对人们具体的生活问题进行沟通、疏导,从而培养人的心理素质。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者,在新时期背景下,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的发展与国家、社会、集体相统一,让学生深知服务于集体的乐趣,从中理解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与方式。所以,加强“90后”在人际关系、择业方面的心理问题处理,我们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充分地发挥其作用。例如,在大一新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中,教师在讲授这些课程期间,要一点一滴渗透思想教育工作,以此解决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作为思想政治课程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尽可能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学习目标相融合,组织一些可能引发学生共鸣的内容进行讨论,以此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开展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是刻意利用艰苦的条件,让青少年在困顿中斗争,受到相应的教育,以提高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与塑造勇敢向前的内心。在一线教育工作中,我们发现高职学生存在问题的心理根源主要是因为有些挫折没有得到化解,没有得到良好的调试,再加上这些学生缺乏求助的意识,没有第三方的积极介入,造成大量问题的累积,这样就会影响到学生对待生活的情绪。要如何让学生明白该如何学习、生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去战胜挫折,学校在挫折教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高职教师尤其是辅导员应主动展开教育,通过讲座、培训、户外活动、案例讨论、心理话剧等方式开展相关的教育。

应逐渐通过这些教育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能力与意识,让高职学生可以正视挫折,可以正确地处理一些情绪反应,建立完善的支持系统,逐渐培养学生自我调适、实现自我保护的意识。

教师要准确把握“90后”高职学生的心理状态,针对这一群体的心理特征,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得教育更具系统性和针对性。

随着社会转型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新时期的“90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会影响到个人的发展,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升,更关系到祖国对人才的培养。所以,加强“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实现其全面发展,有助于为祖国培养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丽娟,宋一栋.“90后”高职学生主要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以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新余学院学报,2013(2): 107-109.

[2]申惠芳.五年制高职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心理问题与对策初探[J].科技信息,2010(28):225.

猜你喜欢

挫折心理健康心理
Holism in Education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挫折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终身不遇
心理小测试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