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Q4情景互动式康复训练系统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平衡和步行功能的影响

2016-11-28陈政王洁万勇

医学信息 2016年29期
关键词:脑性瘫痪

陈政++王洁++万勇

摘要:目的 观察Q4情景互动式康复训练系统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平衡和步行功能的疗效。方法 选取痉挛型脑瘫患儿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Q4情境互动式康复训练系统进行治疗。治疗前与治疗12 w后都使用Berg量表(BBS)、改良Ashworth量表(MAS)和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之D区(站立)和E区(走跑跳)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12 w后两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或0.01),且观察组BBS评分、腓肠肌肌张力和GMFM-88之D区和E区评分均比对照组改善(P<0.05)。结论 Q4情景互动式康复训练系统能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平衡功能和步行功能。

关键词:脑性瘫痪;痉挛型;情景互动式康复训练系统;平衡功能;步行功能

Effect of Q4 Scene Interactive Training System on Stability and Walking 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Spastic Cerebral Palsy

CHEN Zheng,WANG Jie,WAN Yong

(Jingzho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Jingzhou 434000,Hubei,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Q4 scene interactive training system on stability and walking 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spastic cerebral palsy (CP). Methods Fourty spastic CP childre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20 cases in each group. All children were treated with regular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received Q4 scene interactive training system for 40min once a day, 5d per week, 12 weeks in total. Berg Balance Scale (BBS), Modified Ashworth Scale (MAS) and D and E domains of 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 (GMFM-88) were evaluated at the beginning and at the end of the 12th week of treatment course respectively. Results The outcomes were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e ones of pre-treatment (P<0.05 or 0.01), and improved mor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P<0.05). Conclusion Q4 scene interactive training system in the treatment for children with spastic hemiplegic CP can improve stability and walking function.

Key words:Cerebral palsy; Spastic; Scene interactive training system;Stability;Walking function

痉挛型脑瘫患儿常因下肢痉挛而引起站立、平衡和步行问题[1],从而直接影响患儿的下肢运动功能发育和造成康复训练过程中下肢关节损伤[2]。故有效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下肢运动功能是其回归家庭社会的关键。本文采用Q4情景互动训练系统以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平衡和步行功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9月~2015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痉挛型脑瘫患儿4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3~6岁。纳入标准:①符合全国(长沙)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制定的分型及诊断标准[3],诊断为痉挛型脑瘫;②患儿无认知障碍;③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的评定分为Ⅰ~Ⅲ级;④下肢痉挛状态基本保持在改良Ashworth评级(MAS)3级或以下。排除标准:①排除智力存在障碍的以及癫痫较为严重的,对治疗不配合的;②患有全身性疾病以及严重心血管疾病,无法进行康复训练者。

将符合入选条件的40例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0)。两组性别、年龄和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等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

1.2方法

1.2.1运动训练 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康复训练,以神经发育学疗法为主,包括牵拉痉挛肌群、肌力及耐力训练、核心稳定性训练、步态行走功能训练、平衡训练以及促进粗大运动功能发育的训练等,同时还进行一定的言语治疗训练和作业训练治疗。进行1次/d运动训练,训练的时间为40 min/次,每周训练5 d,训练周期为12 w。

1.2.2 Q4情景互动训练系统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Q4情景互动训练系统(奥普迈公司生产,型号为Q4)进行治疗。训练的整个过程中,首先进入主程序界面指引页面,其分为墙面和地面训练系统。墙面训练系统针对的主要是患者的下肢站立的情况下,上肢运动功能训练、上肢协调性和四肢的配合度训练;地面训练系统主要针对患儿下肢平衡控制和行走功能进行训练。该系统共68个训练项目,地面与墙面各34项,通过遥控器进入地面界面训练系统。主要训练方法:患儿下肢通过与投影仪中的九色撞球、跳飞机等游戏运动相关联,应用巧妙的画面、声音刺激患儿的身体运动反应,从而训练患儿患腿的运动能力,双腿的协调能力和患腿的控制能力。该训练1次/d,40 min/次,每周5 d,共12 w。

1.3评定方法 对两组患儿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2 w时的评定。①应用Berg平衡量表(BBS)[5]来对患者的平衡功能进行测定。评定的内容涵盖14项,每项的评分为0~4分,分值最高为56分。患者所得的分越高,代表其平衡能力越强;②采用MAS评分[6]来衡量患儿腓肠肌肌张力,评分等级为0、1、1+

、2、3和4级,每级对应的分数分别为1、2、3、4、5和6分;③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7](GMFM-88)中的D区(站立)及E区(走跑跳)来评定患儿站立等功能以及走跑跳的功能。站立功能分值最高为39分,走跑跳功能最高分值为72分。

1.4统计学分析 所得数据都是用(x±s)来表示,所有数据的统计分析都使用SPSS 17.0软件包,且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比较配对t来对组内计量资料进行检验,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计量资料比较,P<0.05为差异,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研究相关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组患儿的BBS、MAS和GMFM-88之D区、E区评分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治疗完成12 w后,两组患者的四个功能区均明显改善,(P<0.05或0.01),对比治疗前的评分,治疗后的评分改善更加明显(P<0.05)。

3 讨论

下肢痉挛是影响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踝关节背屈困难,下肢肌张力异常,下肢向前摆动时或是拖曳病足或是将该侧下肢举得较高,落地时总是足尖先触地面,致使身体重心转移不充分,影响平衡功能与行走步态[8-9]。这种步态严重制约了患儿的平衡功能和步行功能的恢复,阻碍了患儿下肢粗大运动功能发育。目前,作业疗法以及神经发育疗法是治疗脑瘫患儿主要的康复训练方法,但是这两种治疗方法相对简单且枯燥,患儿很容易失去兴趣,排斥治疗方案,治疗效果难以有保证[10]。

Q4情境互动训练系统可对下肢平衡功能和步行功能进行训练。其是通过营造了一个虚拟情境交互平台,并且可以随时切换地面或墙面的虚拟情境,患儿通过身体动作与不同的虚拟情境进行互动,精彩的画面、悦耳的音乐、无拘束的操作与患儿康复目标相融合,这能有效改善患儿平衡功能和步行功能[4]。近年来,国内外鲜有应用Q4情景互动训练系统治疗脑瘫患儿的报道。

本研究发现,通过画面和声音刺激患儿的本能反应能有效的训练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平衡功能和步行功能,从而使患儿下肢运动功能发育。可能的原因是:Q4情境互动训练系统能刺激了患儿,并使患儿主动进行上下肢的康复训练,提升下肢运动的控制能力,加强了双下肢的协调能力,维持和扩大关节的活动范围,改善了患儿下肢的平衡功能,降低了下肢的痉挛程度,提高了腿部肌肉的控制能力,改善步行功能,促使患儿下肢粗大运动功能发育。

参考文献:

[1]高晶,岳虹霓,毛红梅,等.肌电生物反馈综合治疗促进痉挛型双瘫型脑瘫患儿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1):42-45.

[2]励建安,孟殿怀.步态分析的临床应用[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6,28(7):500-504.

[3]陈秀洁,李树春.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分型和诊断条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7,29(5):309.

[4]陈修慧,李威,章荣,等.Q4情景互动式康复训练系统对痉挛型双瘫型脑瘫患儿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3,26(10):233-234.

[5]金冬梅,燕铁斌,曾海辉.Berg平衡量表的效度和信度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3,18(1):24-26.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主编.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59.

[7]史惟,杨红,廖元贵,等.1-6岁不同级别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发育的初步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9):815-818.

[8]刘绮,肖灵君,燕铁斌.肌电生物反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8):736-739.

[9]史玉泉.实用神经病学[M].上海:上海技术出版社,2004.49-54.

[10]陆敏,等.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6):411-413.

编辑/金昊天

猜你喜欢

脑性瘫痪
综合康复干预不同月龄脑性瘫痪患儿的效果比较分析
康复机器人在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脑瘫儿童的康复护理应用效果研究
学龄脑瘫儿童康教结合对其粗大运动发育和生活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