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严重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

2016-11-28赵谦单浩飞许道宽

医学信息 2016年29期
关键词:闭合复位

赵谦 单浩飞 许道宽

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严重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严重移位肱骨髁上骨折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结果显示,41例患者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后,复位效果均满意;5例由于闭合复位失败转为开放性手术,其中有1例手术后出现尺神经损伤症状,3月内恢复;有3例出现针道感染,但不影响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跟踪随访1年,所有患者均骨折愈合,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严重移位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采用经皮克氏针进行固定,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切确。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最常见的肘部损伤。临床将伸直型的肱骨髁上骨折分为I、II、III型[1]。I型即未出现移位;II有移位,但侧位片后侧骨皮质仍旧与近端保持相连;III表示完全移位。I型骨折仅需屈肘,在前臂中立位石膏固定。而II与III型就需要进行复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严重移位肱骨髁上骨折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9例,女17例,患者年龄3~14岁,平均年龄为(8.7±2.7)岁。其中部分患者表现出正中神经损伤症状,肘前青淤斑。患者受伤至复位的时间为2~47 h。

1.2方法 在复位前,所有患者进行吸入全麻或臂丛联合静脉复合麻醉。患者保持仰卧位,促使患肢与躯干成90°。进行常规消毒,消毒操作期间应保持屈肘20°左右即可。将已经消毒好的绷带,双层绕过肘部,使两端沿床下垂,同时准备好电钻和等长的克氏针三根。操作者将患者的前臂进行纵向牵引,助手则对抗牵拉。在最初的时候屈肘30°,缓慢直至伸肘。牵拉的时候,感觉到骨块有所移动,需要注意观察外观和提携角。如果牵拉效果较为满意,患者将右脚套住已经下垂床沿的绷带,下肢缓慢的用力并与之产生垂直。直至屈肘120°。如果尺偏型前臂旋前位,若桡偏型前臂旋后位。整个的屈肘过程中,助手都应保持与纵向垂直的牵拉力。助手保持屈肘120°、前臂旋前或旋后位,术者右足维持向下的牵引力,透视证实骨折复位良好,扪及鹰嘴后,随后就可扪及肱骨外髁,使用直径为1.5~2.0 mm的克氏针在肱骨干的失状面上成角40°左右,在冠状面上向后成角10°。首先应使用电钻将克氏针转入外髁,角度保持不变,就可将克氏针推入至对侧坚硬的骨皮质,随后就可使用电钻钻透即可。如果在进针的时候有落空的感觉,就表示复位效果不佳或进针角度有问题。外侧进针结束后,可准备尺侧克氏针,与此同时还应略微放松下垂地绷带,触摸扪及内上髁的位置。按照同样的方法将克氏针钻入。在患者屈肘达到极致的情况下,肩关节应外展外旋,将鹰嘴顶点与屈肘上下臂皮纹交界保持一条横线,并分成三等分,但是穿刺点不可逾越前1/3,这样就可预防出现医源性尺神经损伤。在固定克氏针后,即可放松绷带,屈伸肘关节,观察肘外观与提携角。扪肘内外侧无台阶后,再次C-Arm机透视复位情况。克氏针交叉点最佳位置为鹰嘴窝顶上。确定复位效果满意后,就可将克氏针折弯后放置于皮肤外面,折弯的地方还应放置纱垫。屈肘保持60°~70°的石膏固定。在住院期间,观察神经与血管的情况,尤其是观察患者是否出现Volkmann缺血挛缩。手术15 d后进行复诊。年龄较小的儿童需要在术后三周拆石膏,拔出克氏针。学龄期与青少年可在术后4 w拆石膏,拔出克氏针。经过一段时间的功能锻炼,肘关节功能便可逐渐恢复。

2 结果

患者手术时间不等,治疗结果显示,41例患者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后,复位效果均满意;5例由于闭合复位失败转为开放性手术,其中有1例手术后出现尺神经损伤症状,3月内恢复;有3例出现针道感染,但不影响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跟踪随访1年,所有患者均骨折愈合,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3 讨论

过去临床固定骨折多采用传统方法复位与过屈位石膏固定,这种复位方法比较适合I型骨折[2]。如果II与III型骨折患者采用传统复位与石膏固定,不仅会造成受伤的肢体肿胀,过度屈位影响血供,引发前臂Volkmann缺血痉挛,还有可能会引发患者肘内翻[3]。针对传统复位与石膏固定方法存在的缺陷,经皮交叉克氏针进行固定,对患者产生的创伤非常小,固定比较稳定,手术后保持屈肘60°的石膏进行固定,并不会对血运产生严重的影响,同时,固定骨折再次发生移位的可能性非常小。

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现,患者手术前呈现明显S状的畸形,肘前存有瘀斑,复位操作非常困难[4]。治疗结果显示,在患者受伤的8 h内进行手术复位,成功率非常高。但是也有研究人员指出,受伤24 h内进行手术,并不会对复位结果与功能构成较大影响[5]。但为预防出现医源性损伤,提出使用外侧双枚平行克氏针固定。即使交叉克氏针固定,都要从桡侧,一根克氏针从外髁打入,另一根从肱骨近端由桡侧向内髁打入。有人建议从尺侧切开2.0 cm切口暴露,均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6]。基于此,临床治疗在此基础上,运用绷带产生由前向后的拉力,就可产生稳定的三点固定,有利于操作,预防骨折旋转和前后移位,创伤相对较小[7]。

综上所述,严重移位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采用经皮克氏针进行固定,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切确,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范广峰.双侧小切口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严重移位肱骨髁上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4,21(11):927-927.

[2]牛晓锋,胡军,易建华,等.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移位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4,27(9):847-848.

[3]郑锋,郑祖高,张怀志,等.急诊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完全移位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7(4):535-537.

[4]杨勇,任一,胡建山,等.经皮交叉克氏针置入并石膏外固定结合地龙膏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28例的疗效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5):303-304.

[5]范洲.闭合性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完全移位肱骨髁上骨折(附15例报告)[J].黑龙江医学,2014,29(5):327-328.

[6]解平锋,牛和明,叶元,等.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移位型儿童股骨髁上骨折的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4(21):4844-4846.

[7]褚衍来.关于急诊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后延期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探讨[J].中国伤残医学,2015,14(10):578-579. 编辑/罗茗柯

猜你喜欢

闭合复位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和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研究
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和安全性比较
手法整复闭合穿针内固定术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闭合复位结合Ilizarov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闭合性跟骨骨折的临床应用
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分析
不同手术方法在跟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闭合复位扇形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