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护理应用效果分析

2016-11-28卢延娟顾建侠韩自华

医学信息 2016年29期
关键词:急性脑出血护理效果

卢延娟++顾建侠++韩自华

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急救中心2013年10月1日~2015年10月1日就诊的12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资料进行分析,依据不同护理方法将12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急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77%,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3.87%,两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抢救死亡率为11.29%,观察组患者抢救死亡率为3.23%,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护理路径能够提高急性脑出血患者抢救效率,降低其死亡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安全性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急诊护理路径;急性脑出血;护理效果

脑出血诱发原因较多,高血压、颅内血管畸形以及脑动脉硬化等都可能引起脑出血[1]。脑出血是急诊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常见于中老年患者,尤其是一些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脑出血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等特点,对患者生命造成极大的威胁。为了探讨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急诊护理的临床效果,本文对我院急救中心就诊的12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急诊护理路径,并对两种护理方法的疗效进行对比,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急救中心2013年10月1日~2015年10月1日就诊的12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资料进行分析,依据不同护理方法将12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急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对照组中男36例,女26例,男女比例为1.4:1;年龄为29~82岁,平均(52.6±6.2)岁;病程20 min~6 h,平均病程(1.1±0.2) h;格拉斯哥昏迷评分6~12分,平均评分(8.2±1.6)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在10分及以上和10分以下的患者分别有30例和32例;其中脑出血的位置位于大脑半球的4例(占6.45%)、基底节区的30例(占48.39)、丘脑的22例(占35.48)和脑室的6例(占9.68)。观察组中男34例,女28例,男女比例为1.2:1;年龄为28~84岁,平均(54.2±6.6)岁;病程25 min~7 h,平均病程(1.3±0.4)h;格拉斯哥昏迷评分6~12分,平均评分(8.0±1.4)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在10分及以上和10分以下的患者分别有32例和30例;其中脑出血的位置位于大脑半球的6例(占9.68%)、基底节区的32例(占51.61%)、丘脑的18例(占29.03%)和脑室的6例(占9.68%)。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到入院时间、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脑出血位置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患者为急性脑出血,排除头部各种外伤致引发的急性脑出血。

1.3方法

1.3.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给予患者吸氧、心电监护、心电图检查、建立静脉通道、抽血化验,监测其各项生命指标变化的同时,对患者病情进行常规病情评估。

1.3.2观察组 观察组给予急诊护理路径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3.2.1常规护理 患者到达急诊科后医师实施边询问病情、边抢救,迅速询问患者的既往史、服药史等,检查患者意识、生命体征、肢体活动情况等,护士给予患者吸氧、心电监护、心电图检查、建立静脉通道、抽血化验,依据格拉斯哥评分结果,按照定人、定位模式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急救,同时为患者提供一切急救绿色通道。

1.3.2.2加强病情的观察 当患者进入急诊科后,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动态观察,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呼吸深度、言语、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呼吸、心律、心率、肢体功能等。

1.3.2.3呼吸道护理 脑出血患者常常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容易阻塞呼吸道,引起患者窒息,威胁到患者的生命。为此,护士要做好口腔护理,发现呕吐物及时清理。

1.3.2.4心理护理 由于急性脑出血患者家属大多存在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心理,护士应注意观察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加强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及时给予心理疏导,从而消除患者家属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问题。另外护士还应主动向家属讲解急性脑出血相关知识,帮助患者家属建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提高家属配合治疗的积极性。

1.3.2.5健康宣教 平时按时服药,避免劳累、生气,戒烟限酒;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出院以后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1.3.2.6转运风险 需要立即手术的,做好手术安排,并尽快行手术治疗,在送往住院部时要求医师护士各一名,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避免出现呕吐并引起窒息的情况,要确保患者静脉通道通畅,监测患者各项生命指标变化的同时,对患者病情进行常规评估。同时协带监护仪、氧气袋、病历、护理记录单等抢救仪器及相关资料送患者至住院部,详细交接病情、目前用药等情况。

1.4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两组患者抢救结局,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或者百分比(%)表示,并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83.87%;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6.77%。

2.2两组患者抢救结局比较 对照组患者死亡7例,存活55例;观察组患者死亡2例,存活60例。

3 讨论

脑出血致残率和致死率均比较高,对此对于脑出血昏迷患者及时进行有效的急救也变得尤为重要[2]。另外,在脑出血昏迷患者中进行急诊护理程序,有助于降低死亡率,促进患者的健康[3]。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急诊抢救死亡率为11.29%,观察组患者抢救死亡率为3.23%,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行急诊护理途径护理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急性脑出血发病后患者死亡率较高,部分患者治疗过程中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护理,使得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本研究分别通过急诊常规护理和急诊护理路径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护理效果比较。急诊护理路径能够使急性脑出血患者得到有效及时的抢救,护士能够主动为患者及时护理,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能够大大提高护理安全性。相对于常规护理来说,急诊护理路径具有更显著的临床护理效果,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护理依从性,降低了患者死亡率。

本研究分别通过急诊常规护理和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护理效果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6.77%,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83.87%,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临床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从而能够有效的降低临床死亡率,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急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丁永和.脑出血急性发病期规范化急救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17):2683-2684.

[2]刘惠勤,魏万梅.程序化护理干预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9(2):282-284.

[3]周染云,范燕娜,王国权,等.系统性急救护理程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治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3):51-54.

编辑/金昊天

猜你喜欢

急性脑出血护理效果
细节护理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龙胆草清泻活血汤在痰火瘀闭证急性脑出血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对急性脑出血的治疗效果观察
活血化瘀法在急性脑出血治疗中的地位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