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双边投资协定:意义深远

2016-11-28杨盼盼编辑张美思

中国外汇 2016年12期
关键词:来源国外商双边

文/杨盼盼 编辑/张美思

中美双边投资协定:意义深远

文/杨盼盼 编辑/张美思

图1 中美BIT谈判历

图2 全球前十大对外直接投资来源国(地区)(百万美元,2014)

图3 全球前十大外商直接投资接受国(地区)(百万美元,2014)

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于2016 年6月7日落下帷幕,中美双边投资协定(BIT)仍然是对话的重要内容。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对话开幕式发表的题为《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而不懈努力》的重要讲话中提出,应全力争取早日达成互利共赢的中美双边投资协定。中美BIT在6月中旬完成第三次负面清单交换,中美两国在BIT谈判中将再进一步。

回溯历史,中美BIT的谈判历程并非一帆风顺(见图1)。中美BIT谈判已经历时8年,共进行了24轮谈判,但实质上重启谈判至今仅有四年。目前,谈判的关键在于中美双方能否就负面清单达成一致。从2015年6月进行负面清单谈判开始,至2016年1月的八个月时间里,中美共举行了六轮谈判。这表明,双方谈判的节奏正在加快。对比两国负面清单样本,多个行业(特别是服务业)在开放数量、强度和透明度等方面仍有较大差异,需要进一步磨合,找到符合两国利益的最佳平衡点。除了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国家安全审查、国有企业、劳工保护等也是中美BIT谈判的重要内容。

中美BIT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直接原因是中美两国在投资领域的绝对规模巨大。中国和美国分别是全球第三和第一大对外直接投资经济体(见图2),两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约占世界总规模的三分之一;中、美还是全球第一和第三大外商直接投资目的地(见图3),两国接受的外商直接投资占世界的比重为18%(中国的数据只包括内地,不含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由此可见,中美BIT对应的是两国直接投资的大体量和对世界经济的大影响。

中美BIT对于中美两国而言均十分重要,这体现在两国紧密的投资往来上。根据2016年1—4月的最新数据,美国是中国第四大直接投资来源国(见图4);根据2014年末数据,美国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第二大目的地(见图5)。这意味着,中国同美国的双边投资关系已经逐渐从此前的作为美国直接投资的接收方,转变成为更加密切的双向投资流动。

图4 中国主要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国(地区)(亿美元,2016年1-4月)

图5 中国主要对外直接投资目的国(地区)(百万美元,2014年)

图6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实际使用外资演变(2009-2016)

图7 中国参与全球经贸规则

对于中国而言,中美BIT谈判具有战略意义。人们常用“WTO2.0”、“二次入世”来形容中美BIT谈判,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中美BIT之所以重要,现实的原因在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格局的演变:中国已经从外商直接投资的接受国变成了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来源国。从2016年1—4月的数据来看,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已经超过了外商对华直接投资规模(见图6)。伴随着更多企业和资金走出去,中国有了参与投资规则制定的诉求。谈判正是了解、改变、接纳、创造规则的过程。目前,全球经贸规则正在“贸易-投资-服务”三个方面发生改变,中美BIT谈判是中国全面参与全球经贸规则的重要一环(见图7)。有美国学者甚至认为,从中美BIT到跨太平洋战略伙伴协定(TPP)再到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是中国在亚太区域经贸治理领域的发展路径。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全球宏观经济研究室

猜你喜欢

来源国外商双边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隧道内超短边多公共转点双边角交会测量技术探讨
医疗器械产业在中国专利申请趋势的分析
全球医疗器械产业专利申请趋势分析
双边投资协定与外商直接投资
聚焦《欧盟外商直接投资审查条例》
与2018年全国卷l理数21题相关的双边不等式
基于不确定性严格得分下双边匹配决策方法
基于不确定性严格得分下双边匹配决策方法
来源国相关理论国内外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