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终身体育教育思想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①

2016-11-28胡金平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36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体育教师技能

胡金平

(齐鲁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山东济南 250013)

论终身体育教育思想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①

胡金平

(齐鲁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山东济南 250013)

通过对我国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问题的研究,提出适宜的体育教学调整措施。对高校体育教学不合理问题的调查,结合终身体育教育思想对教学工作进行改革。针对高校体育教学模式问题应用体育兴趣化运动方式教学进行调整;针对教学与学生学习需求契合问题应用培育终身体育精神措施进行调整。应用上述措施之后,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显著提升,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使得体育教学目标实现难度显著降低。

终身体育教学思想 高校体育教学 改革

1 研究背景

在我国传统的高校体育教育中,体育教师对教学重视程度不足,在实际教学中,通常只重视学生是否掌握其所教授相关体育技能。这种教学模式通常无法起到相应的效果。相比之下,终身体育教育思想更加符合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学需求。这种思想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在重新定位体育教学意义的基础上,对原本的教学观念和思路进行调整,使得学生形成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

2 研究目的意义

终身体育教学思想是指,个体将接受体育教育和完成体育锻炼转化为一种终身性行为。这种思想的内涵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个体在终身体育思想的引导下完成体育活动机会在不同时期的实践行为。第二,将体育锻炼和学习作为整个生命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1]。体育教学作为高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不合理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最终教学质量。因此有必要通过终身体育教育思想的融入,对高校体育教学进行合理改革。

3 研究对象

这里将高校体育教学作为研究对象。从以往经验来看,该研究对象存在的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3.1 教学与实际需求契合度问题

纵观我国以往的高校体育教学,教学与实际需求之间的契合度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教学安排方面。就该方面而言,教师将体育教学课程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竞技类体育项目,如篮球、足球等。这种设计方式使得其他类型的体育项目学习时间严重减少,因此学生很难完全掌握上述项目的各种技能。第二,体育课程设计方面。目前我国仍然存在部分高校随意选用体育教材的现象。这种没有针对性的教材选用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学习特点等不够契合。对此,应该在应用终身体育教学理念的情况下,提升对学生之间差异、学生实际学习需求等因素的重视,提升体育课程设计的合理性[2]。

3.2 体育教学目标问题

无论是哪一种学科,教学目标的作用都十分重要。而就我国以往的体育教学而言,体育教师通常不会针对学生的特点及整个学期制定一个整体教学目标。在实际的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更倾向于一种随意模式。例如,教师在课堂开始之前,可能只是将该次课程的教学内容确定出来,并没有选择具体的教学策略。当学生学习情况较差,没有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时,体育教师可能并不加以处理,而是直接按照这种状态延后,进而使得整个体育教学的进度受到影响。

3.3 体育教学模式问题

在我国高校的传统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模式为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单方向体育技能教授。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较少,学生的疑问、兴趣倾向等要素无法得到有效满足,使得学生对体育学习形成不恰当的态度,进而影响最终学习质量。

4 研究方法

针对高校体育教学这一研究对象,其改革目的可以通过基于终身体育教育理论思想的应用来实现。

4.1 体育锻炼积极性方面

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大学生在体育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积极性不高。对此,基于终身体育教育思想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可以将提升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作为一种目标,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兴趣、倾向的基础上,向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策略。例如,在开展健美操训练的过程中,如果学生不适应高强度的训练模式,教师可以将健美操技能的教学调整为间歇式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学生积极性的目的可以通过教学语言的趣味化调整以及奖励措施的应用来实现。就教学语言而言,体育教师在教授动作技能或纠正学生错误动作时,可以使用“双手举过头顶,脖子要像天鹅一样高贵地抬起来。对,男同学也一样,雌性天鹅与雄性天鹅都很高贵”这种方式进行教学。相对于命令或者批评式的教学语言而言,这种语言的应用能够使得学生更加积极地完成动作,并对后续技能的学习形成良好的期待。就奖励措施而言,当学生顺利完成健美操技能的学习之后,教师可以在参考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应用带领学生观看健美操类电影或者笔记本等物质形式的奖励措施提升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3]。

4.2 终身体育意识培养方面

终身体育教育思想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融入的主要体现是培养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方面。就我国当前大学生现状来看,大部分大学生并没有锻炼身体的习惯。由于大学环境较为轻松,当他们完成基础的素质教育课程学习之后,通常会将时间花费在逛街、玩游戏以及上网等方面,拥有跑步、排球等运动习惯的大学生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大学生整体身体素质表现出较差的状态,因此,体育教师有必要通过体育教学的调整,帮助大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例如,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太极、跑步等活动对人体发育的促进意义。根据学生的实际爱好教授给学生适宜的体育技能,并要求学生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用于该活动项目的锻炼。例如,当教师向学生教授太极拳技能之后,将学生的课外锻炼时间规定为每天晚上6点之后。应用这种教学方法之后,随着学生锻炼时间的延长,这种锻炼行为逐渐会形成一种习惯,并慢慢转化成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4]。

4.3 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方面

为了促进终身体育教育思想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高校体育教学应该注重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方面的改革主要为运动方式。就该内容而言,体育教师应该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一种切入点。例如,在定点篮球技能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用游戏教学法来完成。在基础动作技能学习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一定数量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定点投篮比赛。最终赢了的小组可以获得10min休息时间,而输了的小组则要为其他同学表演团体舞蹈。这种结合趣味惩罚和奖励方式的教学过程,能够更好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动力[5]。

4.4 课外体育锻炼方面

就该方面而言,在终身体育教育思想中,高校体育教师有必要将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锻炼结合起来。教师可以为学生在体育课堂以及课外的时间中提供统一的指导方案和思路,这种做法不仅能够保证学生体育锻炼的连续性,还能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进而促进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在体育课堂还是在课外时间段内,学生都会主动开展锻炼活动,在提升自身身体机能素质的同时,促进自身的良性发展[6]。

5 结语

我国高校传统体育教学中存在教学与实际需求不契合、教学模式不合理等问题。对此,高校体育教学应该基于终身体育教育思想,从课外体育锻炼方面、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方面以及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等方面入手,开展高校体育教学的合理改革,使得学生在形成良好体育运动习惯的同时,将体育锻炼转化成一种终身性行为。

[1]赵日萍.论终身体育教育思想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7(1):23-25.

[2]崔铁成,范清惠,王光军.从终身体育思想角度谈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93-95.

[3]袁俊.浅析终身体育教育思想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7):426-427.

[4]舒钧.基于终身体育教育思想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分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0):405,411.

[5]强巴班旦.简析终身体育教育思想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智能城市,2016(8):198.

[6]郭晓光.终身体育教育思想理念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8):134-135.

G806

A

2095-2813(2016)12(c)-0082-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6.082

胡金平(1958,10—),女,汉,山东淄博人,本科,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体育教师技能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劳动技能up up!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寻困而学之笃学常行——谈镇江市润州区青年体育教师自主成长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