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教育 献关爱 留守儿童不孤单

2016-11-28青海省关工委

中国火炬 2016年1期
关键词:监护人家教关工委

青海省关工委

抓教育 献关爱 留守儿童不孤单

青海省关工委

青海省各级关工委组织发动广大“五老”,积极运用和创新有效载体,主动争取社会力量,坚持对青少年的精神引领与物质关爱并重,通过捐资助学、结对帮扶、走访慰问、心理疏导等方式,对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等青少年特殊群体给予特别关爱,尽己所能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开展农村留守儿童调研工作。省关工委组织“五老”到州县,深入一些乡村中小学校,调查了解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开展情况,对农村留守儿童做到“三个了解”:即了解留守儿童的个性、爱好、行为习惯和在校表现,了解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的情况,了解监护人的基本情况,掌握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做到心中有数、关爱有方。各级关工委积极组织“五老”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进行专题调研,掌握真实情况,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建言献策,协同有关部门不断推进关爱活动有力、有序、有效地发展。在有条件的地方,当地关工委还以村委会和村民小组为单位,就近就地参加结对帮扶,在留守儿童较集中的学校,设立联系点,派驻联络员参与结对帮扶。在帮扶活动中,“五老”努力当好辖区内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指导员,文化学习辅导员,安全保护督察员,着重在思想上教导、心理上疏导、生活上引导、学习上辅导,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由于留守儿童情况每年都会发生新的变化,“五老”进村入户、进校到班,坚持不懈地进行调查了解,随时掌握留守儿童的新情况,总结新经验、研究新问题,并协同有关部门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个人档案。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省关工委努力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的要求落到实处。各级关工委创新载体、突出特色,在农村留守流动儿童中广泛深入地开展了“老少共筑中国梦”、学雷锋、道德诚信、感恩励志、优良传统和红色经典文化传承等教育实践活动,培养留守儿童自尊、自强、自立的意识,树立崇德向上、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引导留守儿童弘扬艰苦奋斗和友善、孝敬、诚信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各地关工委利用寒暑假、节庆日,结合各自的实际,积极开展了趣味运动会、“孝亲敬老”评选表彰、“学会感恩,与爱同行”演讲比赛、“文明礼仪”普及教育、争做“五好小公民”等活动。这些活动贴近各地实际,贴近青少年的思想感情,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产生了较好的作用。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省关工委坚持组织心理学专业的老专家、老学者,到省内一些农村学校,通过报告会、亲情交流等方式,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联合省教育厅关工委组织青海师大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到农村、社区,通过游戏互动的形式,对农村留守流动儿童进行心理抚慰。各级关工委积极发动社会力量,通过组建“爱心家庭”,开展争当“代理妈妈”、“拉手结对”等特色活动,以特殊的关爱教育和真诚的情感抚慰,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西宁、海东一些县的关工委积极配合妇联,开展“代理家长”、“爱心妈妈”活动。这些“代理家长”、“爱心妈妈”经常与留守儿童联系,及时了解掌握、密切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情况,进行情感的交流和沟通,帮助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困难,及时弥补留守儿童缺失的亲情,做留守儿童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督促人、品德的引领人、成长的保护人。

开办家长学校。全省各地关工委配合有关部门在家长学校举办隔代教育培训班。农村留守儿童大多数是祖父母、外祖父母为临时监护人,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和常识。各地关工委在中小学、家长学校中举办“爷爷奶奶家教班”,在节假日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时举办家教讲座以更新家教观念,学习科学。全省各级关工委积极配合妇联,依托学校、农村党员活动室等阵地,聘请专家、教授,开办家长学校,加强留守儿童家长和第二监护人的家庭教育指导,普及科学教子的方法,帮助家长转变思想观念和教育方式,真正承担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省关工委关爱团组织人员,深入各州县部分学校,举办家教知识报告会近60场次,教育引导广大家长树立“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的理念,帮助外出务工家长和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提高家教水平。

开展关爱帮扶工作。全省各地关工委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配合妇联、教育等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共享蓝天”关爱留守流动儿童行动,协调解决留守流动儿童的学习问题,组织和引导广大“五老”与留守儿童建立联系制度,定期与留守儿童监护人或班主任老师联系,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教育工作,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加大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力度。全省各地关工委在有条件的村委会、村民小组开辟活动场所,成立有老干部、老教师、老文化工作者参加的“关爱留守儿童小组”,在放学后、双休日、节假日,特别是寒暑假期间,集中指导留守儿童做作业、看图书、绘画、唱歌、讲故事、说安全,以充实留守儿童的课余学习文化生活。各地关工委把帮助解决留守儿童生活、学习方面的困难作为开展关爱工作的重点,通过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发动社会力量捐助、为留守儿童寻找资助方等方式,积极为留守儿童解难事办好事。2013年,省关工委与我省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范示范县湟源县进行结对共建,先后为该县4个“留守儿童之家”捐赠了饮水机、消毒柜、摄像机等物品,价值约两万元。2012至2014年,省关工委与城北区大堡子小学和民和县峡门镇李家庄小学两所学校共建省级“留守儿童之家”,省关工委及时了解学校就读学生的基本情况,掌握留守儿童的真实需求,有针对性地协调、动员和借助社会力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3年内向两校留守儿童捐赠了价值8万元的学习和生活用品。2015年起,省关工委积极开展了第二轮共建“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和循化县红军小学、刚察县沙柳河镇中心幼儿园进行“一对二”帮扶。此外,省关工委领导每年都在全省选取10所农村学校开展关爱活动,并为部分学校留守儿童捐助现金,每年均在两万元左右。

青海省关工委通过广泛宣传,多方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关爱,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留守儿童成长成才的良好氛围初现端倪了。

猜你喜欢

监护人家教关工委
选择意定监护人,为养老未雨绸缪
石狮市妇联依职权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
受欢迎的“三心牌”关工委
蒙牛有个关工委
中国关工委成立二十五周年有怀(二首)
关工委为我圆了老有所为梦——为纪念中国关工委成立25周年而作
家教短评
家教短评
家教短评
School Admission择校